2009年9月,我的人生履歷翻開了新的一頁,經過自己的努力,告別了奮斗十幾年的農村教學,來到了合肥市第三十四中學。在校領導的信任下,我擔任了高三四個班的政治課教學和高三(四)班的班主任工作。
平心而論,第一次來到城市,面對全新的環境,陌生的教學對象,且是學習和生活習慣都已成型的高三學生,真的有點茫然,無任何經驗可以參考,但事已至此,唯有勇敢正視,用自己十四年的農村班主任的歷練來應對。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首先從前任班主任汪婧老師那里了解高三(四)班的基本情況,聽取了校政教處林先紅主任的介紹,同一個學生的名字,從她們的口中說出:楊俊。該生性格暴躁,叛逆心理強,義氣重,愛沖動,曾經因打架受到學校的處分。對他的管理,將直接影響高三(四)班的穩定。默默地我記下了這個學生的名字。
第一次走進高三(四)班,第一件事把教室打掃了一遍,并詢問了其它同學楊俊的位置。一位女生說:“他不會這么早來班的”。就在上課鈴響起第二遍的時候,一個高高的個子,染著淡黃發的男生,沖進了教室,沒有喊報告。我笑了笑。心想:他應該就是楊俊吧。我沒有開始上課,而是給學生朗讀了一段話:誰都渴望成為英雄豪杰、偉人巨匠,但受自身條件、社會環境等制約,真正成為藝術家、文學家、企業家的,只是少數。“人比人,氣死人”,因為你比的人,處于人類文明的金字塔尖,當然越比越覺得自己無能。但是,請別忘了,雖然也許你永遠成不了“家”,但通過努力,你卻完全可以成為最好的你。
有人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的確,我們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喬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參天的白楊,有的人是婆娑的楊柳。你即將畢業,可能升入大學,可能參加工作,但志愿與職業的選擇現在還不能取決于你自己。你以前的理想都是很好的,但現實并非可以隨心所欲。因此,問題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要成為最好的。
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是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最高明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的教師;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個體戶”,也要當最受顧客稱道的勞動者!你也許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為同行業中千千萬萬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個!
在讀的過程中,我特別留意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的楊俊,一開始,他動來動去,目光游離,慢慢的,我發現他靜下來,用眼睛的余光掃了我幾眼,托著腮,弓著背,若有所思。我在心里想:這個學生有救!我有信心。
下了課,我走到他的座位旁邊,輕聲問:“你戴著眼睛,坐這么遠,影響上課的效果嗎?”他沒有回答我,也沒有抬頭看我。
我想了想,“今晚有空嗎?我想找你聊一聊,可以嗎?”,這一次,他輕輕地點了點頭。
下午五點十五分,我準時等候在班門口,與他一起來到了學校的田徑場上,“你看,楊俊。這里的風景多美,藍藍的天,綠綠的小草,為什么呢?因為它們是自身的本色,天然的,才是最美的。現在不是最流行純天然的嗎?”,“騰”的一下,他的臉紅了,他立刻明白我的意圖,低下頭。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年輕人崇尚時尚,愛美很正常,說明你有一顆上進的心,這一點與我年輕的時候特別相像,說明我們有緣啊,真是相見恨晚啊!”,“真的嗎?老師。”,楊俊睜大了眼睛,羞愧之情已有所緩解。“是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在這個追星的時代。但你們畢竟是學生,衣著、服飾要符合學生的身份,不能過于標新立異,反之,則失去了學生應有的清純、朝氣和活力。”“老師,我明白了,我今晚就去理發屋。”我高興地握了握他的手,“楊俊,你的悟性很好,你會找到屬于自己的一條道路的。另外,你的視力較弱,明天請把你的座位調到第一排。”我特意把“請”字講得很重。
第二天早讀,在我到班之前,楊俊已經來到了,他一頭烏黑的頭發,閃著光澤。我對他會心一笑,“同學們,現在我們都真正是黑頭發,黃皮膚的龍的傳人了!”全班爆發出善意的笑聲。
又一個黃昏,我再一次將楊俊約到校田徑場。“你知道為什么我又一次將你帶到這里嗎?”“不知道,老師。”楊俊不好意思的低下頭。“你看這筆直的跑道,寬寬的沙池,它們正等著人們將它們征服。”其實,我一直在觀察楊俊的體形:修長的雙腿,勻稱的雙臂,一米七八的個頭,正是練體育的好苗子,同時,我又咨詢了我班的體育老師,證實了我的判斷,楊俊具有報考體院的天賦。
“你不想證明你的價值嗎?給自己一個挑戰嗎?”我試探性地問。
“老師,其實,我從小學就很喜歡體育,特別上高中后,酷愛打籃球,踢足球。但由于與別人打了幾次架,加之別人對練體育的誤解,我爸爸堅決不讓我學體育,我也挺矛盾的。所以,就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我終于找到了楊俊的心結所在。
“請你放心,你爸爸的工作我來做,你安心學習。”
一個周日的下午,我騎著自行車來到位于大溪地的楊俊的家。楊俊非常的興奮,熱情,給我倒水,拿瓜子,他爸爸像不認識自己的兒子,吃驚地看著他。我說明了來意,“蔡老師,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我擔心啊!這孩子,性格暴躁,愛沖動。如果練了體育,有了更好的身體,不是更麻煩嗎?”我笑了笑,“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為什么不去想好的方面呢?體育是他的興趣,愛好所在,況且他具備這樣的素質,同時他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有了希望,就會脫胎換骨。就像一艘船,失去了航向,就會失去自我。你們不能因為怕出事,而耽誤了孩子的前途啊!”終于,楊俊的爸爸同意了。這天下午,楊俊把我送了很遠很遠。
經過幾個月的刻苦訓練,在我校第40屆秋季田徑運動會上,楊俊同學大放異彩,一人獨得男子甲組100米,200米的冠軍,并與其他三位同學同心協力,頑強拼搏,獲得男子4×200米冠軍,而且打破了校記錄,為我班奪得甲組團體總分第一名立下了汗馬功勞。在班級的慶功會上,我朗讀了寫給他的贈言:你是三十四中的博爾特,不要停留,一路走下去,定會鮮花遍地!
回首這段歷程,感慨萬千。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絕不是一塊處女地,而是一片已經或正在生長著美好幼苗的肥沃田地。教師的責任,在于發現,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棵幼苗,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雜草。因此。教育工作者面對學生,首先不是“灌輸”,而是“發現”;同時也教會學生自己“發現”,自己克服缺點。
教會學生自己發現,認識自己的優勢,并保持,發展這優勢,不斷自覺地戰勝自己的弱點。在素質教育的原野上,每一粒種子都能破土發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壯成長,每一朵鮮花都能自由開放,每一個果實都能散發芬芳!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