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境隨俗”這一句古老的諺語。卻是現代跨國企業進行全球業務擴展必須奉為圭臬的箴言。
最近在網上看了一部日劇叫做《上海潮》。劇集一開始,女主角被她在日本工作的知名內衣品牌公司,派到上海出差,與當地的合資商針對即將在上海推出的該品牌的產品及專門店,進行開幕前的最后確認。沒想到一到上海,她就發現當地的合資商,未經溝通即擅自將其中一款原本應該是粉紅色的內衣,改成紅色大花的款式,原因是中國人喜歡紅色,紅色才能大賣,粉紅色是賣不出去的。為此,雙方發生各執己見的爭吵,當然,其中還有許多因為觀念及看法不同的爭執。最后,合資商給了這位日本女孩一句話:“在中國人的地方,就要照中國人的方法辦事。”結果,這位日本女孩回到日本后,不僅對中國留下厭惡的印象,并憤而向公司辭職。但在日本幾經求職碰壁之下,她反而來到上海找工作創事業,幾經挫折之后,從討厭上海變成了將上海當作第二故鄉,不僅成功創業,并與當初那位合資商結婚生子。這一部日劇的內容令我好生感觸。劇中的日本女主角,從因為中目的文化背景差異與中國格格不入,到入境隨俗、完全融入中國的文化與價值體系,并因此在上海自行開創了一個服飾品牌。“在中國人的地方,就要照中國人的方法辦事”,這句話是劇中的臺詞,卻也是現實的寫照。
許多來自西方的國際企業,進入到東方來,并在東方的各個國家獲得成功的發展,大抵都會依照當國的文化,價值觀及風土民情,進行合適的“在地化”調整,包含策略、經營方式以及產品設計等等。互聯網產業也不例外,即便我們說網絡無疆界,即便我們說地球村的時代來臨,但,一個產業一個公司要在當國當地發展,就必須發展出符合當地文化、價值觀與風俗的營運方式,不論是搞互聯網媒體、網絡購物或者是網絡營銷,都應如此。很多跨國性的網絡企業,動不動就將Global Policy掛在嘴上,而無法確實配合當地情況做營運方法上的調整。結果鎩羽而歸的大有所在。
eBay憑著當年在美國的輝煌成就,很早就進入亞洲各地,但最后,陸續退出了中國大陸、臺灣、日本等各地市場;韓國最大的門戶網站以及最大的搜索引擎,不是Yahoo也不是Google,是Naver,在日本,Yahoo若不是當初與Softbank合資經營,要成為日本最大的門戶網站,相信也是非常困難;在臺灣,Yahoo當初進入的時候,也是經營得相當辛苦,直到并購了當時臺灣最大的奇摩站,并且采取“在地化”的經營方針,才有今日傲人的成績。“入境隨俗”這一句古老的諺語,卻是現代跨國企業進行全球業務擴展必須奉為圭臬的箴言。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代表著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會環境、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的消費習慣,尤其到了中國幅員如此廣大、種族如此眾多、城市與鄉村間經濟發展與各項基礎建設還有相當大落差的地方,如何能用一套標準與方法,通行于天下?不管是互聯網的媒體內容也好,廣告業務的營銷方法也好,代理商與經銷商的業務合作與管理方法也好,唯有靈活應付當地的環境進行合適的調整,才能有機會成功發展在當地的事業。
“在中國人的地方,就要照中國人的方法辦事”,這句話,同時可以換成“在日本人的地方,就要照日本人的方法辦事”、“在美國人的地方,就要照美國人的方法辦事”,不只是這些西方互聯網企業積極進軍中國及亞洲各地,絕對需要奉為圭臬的箴言,也是中國的互聯網產業準備走向國際化的路途上,必須永記在心的老祖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