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2009年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大猜想”系列,我們從對新生活的暢想轉向當下的進程,關注這個新興產業的每一個角色、每一場博弈,以及每一個進步。
歲末年初,正是各類數據和報告紛紛出爐之時。作為新興產業代表之一的移動互聯網,在為人們承諾了種種激動人心的愿景后,其發展究竟如何?
關鍵之年
“我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十分迅猛。”2009年12月8日,在第三屆移動互聯網研討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奚國華稱:截至去年9月,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1.92億,比2008年增長了62.7%;手機在線聊天、手機視頻等得到廣泛應用;移動支付等新的增長點和發展模式不斷涌現。
不久前艾瑞咨詢分析師劉亮發布報告,2009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147.8億,同比增長25.8%;2009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將達到1.96億,同比增長66.7%。這些數據顯示,移動互聯網是一個處于高成長期的產業。
從2009年1月20日到12月5日,《互聯網周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大猜想”系列專題中,對這個朝陽產業進行了連續22期特別報道,從手機銀行到移動辦公,從移動搜索到手機博客,從智能終端到無線城市,對這個產業可能改變的各領域進行展望和分析,并以“世界是流動的”作為這個新時代的總結。
一年過去了,移動互聯網在縱深的過程中,衍生更多懸念和猜想。比起概念初興時那些充滿未來感的暢想,這些新的問號更關注產業本身的進程以及對利益格局的改變——最初的激動過去后,該捋起袖子讓概念落地了。畢竟,2010年,對于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產業將是一個關鍵年。當三大運營商為3G投了1609億元時,當眾多IT和互聯網企業擠到移動互聯網門口時,當無數中小CP和SP在寒風中等待春風時,這個產業也到了必須證明夢想的時候了。
正如讀完了一本懸疑小說的書評,現在進入真正的推理分析時間。未來誰受益誰受損?各方力量誰主沉浮?
體驗王道下的猜想
“移動互聯網用戶快速增長主要取決于兩方面因素,”艾瑞劉亮分析道,“一方面,電信運營商大幅下調手機上網資費和實施積極市場營銷策略,增強了用戶手機上網的意愿,提高了手機上網用戶的活躍度和使用黏性;另一方面,手機應用服務快速發展更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和個性化服務需求,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戶體驗。”
如何讓用戶黏上自己的服務,對于已經投入巨大的移動互聯網企業來說,正是2010年的主要命題。而制造這種吸引力的關鍵則是用戶體驗。圍繞這一復雜而籠統的關鍵詞,則衍生出種種猜想。
WLAN與WiMax陣營的命運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將推動移動通信網絡向寬帶低成本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中國移動副總裁沙躍家認為。而在寬帶、低成本方面,WiMax和WLAN分別有著自己的優勢,其命運是否會迎來新機,值得關注。
Pyramid Research的最新報告顯示,盡管未來五年長期演進技術(LTE)必然會主導4G網絡部署,但對某些市場和應用而言,WiMax仍會作為一個強大的技術方案繼續得到蓬勃發展。
在WLAN方面,盡管中國電信很早就提出的“CDMA+Wi-Fi”戰略實施得并不順利,但電信運營商利用3G和WLAN技術混合組網的消息還是屢見報端。在去年的TD聯合研發終端新品發布會上,人們還看到眾多品牌的TD定制手機都支持國產WLAN標準WAPI。因為事實上,運營商對WLAN的熱衷不僅是因為其成本較3G網絡更低,更重要的是通過熱點來保證用戶對移動互聯網體驗的連續性。
三網融合之后的廣電
三網融合也許是實現寬帶低成本移動互聯網的另一種途徑。1月13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2010年至2012年重點開展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進入試點,探索形成保障三網融合規范有序開展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In-stat預計,中廣傳播運營的CMMB在2010年底將擁有超過1200萬用戶,南非世界杯無疑是一個催化劑。廣電作為中國未來可能的第四大電信運營商,能否抓住機會帶給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良好的體驗?
終端廠商的消費市場冒險
“推動下一波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將是操作系統和芯片平臺解決方案帶來的進入門檻降低。”仿佛為了證明In-stat的預測,國際手機芯片龍頭企業高通在1月6日推出了新的手機操作平臺Brew MP。據高通稱,Brew MP能推動新興市場低成本智能手機的普及,助力運營商和開發商推出差異化的服務。但伴隨門檻的降低和差異化手機的誕生,終端廠商將面對一個需求五花八門、競爭四面八方的消費市場。它們能否離開運營商定制和高額補貼的拐杖,在消費市場上摸索出自己的門路?看起來這將是一場新的冒險,尤其是對那些曾經離最終消費者較遠的設備廠商。
渠道商應對新挑戰
當移動互聯網終端變得五花八門時,渠道商也將面對挑戰。這已經不是一個只考慮如何把柜臺里的手機賣出去的年代,對于消費者和電信運營商來說,都需要一個更專業的終端銷售團隊。他們懂得因人而異和量身推薦,并能有針對性地介紹各種增值業務,以及實現各種應用的優化組合。正如MySpace CEO德沃爾夫所說: “每當新款手機面世,你就不得不考慮推出何種程序。”渠道商扮演的角色更像傳道士、科普工作者或咨詢顧問。
應用商店,誰是主宰
當人們用iPhone吹頭發和遙控直升機時,揭示了iPhone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有著十萬應用程序的在線商店。你能在里面找到幾乎各種你能想得到的應用程序,然后花上一點錢買下來。對于眾口難調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來說,這種各取所需的模式能很好滿足其用戶體驗。如今,除了諾基亞、中移動以外,聯想也要打造自己的應用商店了。據聯想集團CTO賀志強透露,聯想擬在今年5月正式對外推出“聯想應用商城”。2010年的在線應用商店,誰是主宰?是否還會迎來新競爭者?
中小SP、CP的生存
萬蝶網的關閉和復生,可以說是中國移動互聯網中小SP、CP生存狀況的一個縮影。商業模式的不明和產業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來自巨頭們的擠壓,讓它們的生存空間變得狹小。是在移動互聯網上再造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那樣的淘金傳奇,還是再次遭遇全面清查事件,抑或是黯然關閉或被收購,這個問題背后有著太多值得深思之處。
那些新貴們
盡管很多人不指望移動互聯網出現大小通吃的“殺手級應用”,但手機支付、手機游戲、手機電視、手機動漫、手機社區等業務還是被普遍看好。這些領域的企業能否成為這一年的贏者和資本市場的新貴?同樣興起的還有伴隨著物聯網概念大熱的智能卡產業。中國智能卡產業能否在來自國際的競爭壓力下成長和崛起?
消費者的覺醒
當終端、應用都可以實現消費者定制化時,當面對成千上萬的選項可以用腳投票時,消費者對于這個產業也將擁有越來越深的影響力。覺醒的消費者無疑將為移動互聯網帶來更多懸念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