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為什么要重新考量其在中國的商業運作?日前,Google高級副總裁和首席法律官大衛·杜魯蒙透過博文稱,Google不再愿意繼續對谷歌中國的搜索結果進行審查。未來幾周,谷歌將與中國政府就在法律框架下如何運營一個不過濾搜索結果的引擎網站進行討論,如果不能成功,谷歌可能關閉google.cn站點和在中國的辦公室。
這個消息不論對于中國還是美國,對于用戶以及業界乃至于谷歌中國的合作伙伴,都非常出乎意料。正當國外企業都大舉進入中國之際,Google為何言退?此消息發布后,當日,Google股價下跌了1.3%。在種種原因的猜測之后,回顧一下Google作為商業公司這4年來在中國的戰略進展,或許能找到一些端倪。
商業坎坷路
谷歌正式進入中國4年來,在這個被其他外資企業看做“金礦”的市場上,走得并不坦蕩。
2006年,谷歌在同意審查其搜索結果的情況下正式推出中文搜索引擎Google.cn,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隨后,在中國開始發布其一系列戰略計劃,并試圖逐步在中國市場上打敗其競爭對手一百度。但事實并不如意。
進入中國不久,谷歌在領導層就發生了巨變。三位副總裁中的周韶寧、王懷南先后離去,剩下李開復一人獨掌大局。谷歌的中國之路陷入更加撲朔迷離,人們對于谷歌在中國的前景也不敢樂觀。
隨后,谷歌原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憑借其個人在商界、學界的影響力,以及極強的政府公關能力,帶領谷歌做出了本地化方面的多項努力。陸續推出了本地化公交搜索、整合搜索、正版音樂搜索及下載服務、搜索百寶箱、生活信息搜索等服務。這其中,整合搜索被認為是谷歌中國最重要的本地化步驟。但自其實施以來,仍然沒有在與百度的競爭中獲得優勢。
因此,谷歌又在整合搜索之后,推出了另一個被其看做可能會搶眼的產品——個性化首頁。2009年4月,谷歌又發布了其個性化首頁iGoogle,并在其中加入多項中國元素。這也是谷歌中國推出整合搜索產品方向后,提出的另一中文搜索發展方向。就在前不久,谷歌還對其個性化首頁增添了10項新功能,聲稱為中國用戶提供更加本土化的服務。谷歌希望這個產品能在本地化方面取得新一步的進展。不過,目前為止,中國網民認為谷歌中國仍然沒能研發出能讓其眼前一亮的產品,其本地化還需要努力。
在此期間,谷歌也遭遇了不少波折。經歷過網站牌照不全被封停、搜狐狀告谷歌拼音抄襲、網友曝光李開復偷漏個人所得稅等危機;2009年6月,谷歌因網站涉黃,被要求內容過濾。而目前,谷歌中國還陷入了谷歌圖書館賠償問題的糾紛中,相關方案還沒有取得最終定論。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谷歌在中國網民中的品牌形象,為其本土化道路增設了障礙。
事實上,在近4年的發展中,谷歌在中國的表現并未像其在全球市場上那樣風光。來自艾瑞最新的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規模達69.5億元,其中百度占據了63.1%的市場營收份額,谷歌中國占33.2%。至今,谷歌中國對其全球收入的貢獻還不到2%。大衛·杜魯蒙在聲明里也承認,“我們中國業務的收入確實不算什么。”
戰略動蕩
四年來,沒有看到谷歌商業上的成功,Google在戰略層面也做出了一些影響谷歌發展的抉擇。迄今為止,這樣的抉擇為其中國之路增添更多的懸疑。
2009年9月,谷歌中國管理層再次發生劇烈動蕩,李開復離職,劉允和楊文洛分別接任運營和研發方面的工作,其管理結構再次與全球同步,兩架馬車并駕齊驅。
在谷歌四年的發展中,李開復可謂功不可沒。其在技術、產品特別是品牌影響力和政府公關方面都在為谷歌的發展極力爭取良好的環境。所以,李開復的離職,被認為是“谷歌中國”的結束,以及“谷歌在中國”時代的到來。在戰略層面,谷歌已然從全球市場整體來考慮中國市場,而不是從中國市場實際環境出發。這為其谷歌前景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擅長產品推廣的劉允在接任之后,立即啟動了一項5000萬元人民幣的中小企業激勵計劃,開始了在商業方面的大幅推廣。然而,與李開復在高校中的強大個人品牌和政府公關能力相比,劉允在接任后依然面臨著諸多方面的挑戰。
最近,谷歌數字圖書館陷入與中國著作權協會的官司,接連被央視等媒體曝光等事件,都被分析認為是劉允在公關方面的不力。這更加證明了網民關于谷歌高層調整戰略的失敗,其對中國市場的不重視、不熟悉,被認為是Google中國戰略的一大失誤。
中國互聯網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也是潛力最大的市場。在中國市場上,雖然谷歌的搜索沒有占據優勢,但在移動互聯網等其他方面,谷歌還是有很大發展潛力的。其中,谷歌手機終端和移動互聯網的結合被認為是谷歌在中國市場上發展的優勢。據悉,中國聯通與谷歌公司攜手推出的首批GPhone手機將于本月正式在湖南上市。
而目前Google對中國市場的態度,將對其在中國市場上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這將在更大程度上影響到其中國戰略甚至關系到其今后在全球市場的發展。
摩根大通預測如果谷歌退出中國市場,2010年將減少6億美元的損失。同時,華爾街分析師估計,2010年谷歌中國營收將約占到谷歌總營收的2%。不過,整個華爾街分析師對谷歌退出中國的共識是:退出中國對谷歌2010年的收入影響甚微,但影響到長期戰略問題。
谷歌中國的前途被牢牢掌握在Google的中國戰略之中,戰略層面的抉擇可以說是谷歌言退的原因之一,也關系到谷歌中國未來的發展。
一走工之?
目前,中國網民、谷歌中國的員工、客戶、合作伙伴對谷歌考慮撤出中國的消息都感到震驚,而谷歌也受到了各方在社會責任方面的考量,甚至受到了來自輿論的譴責。
從網友的評論和聚集在谷歌大樓前的G粉那里可以看到,他們對于谷歌中國離去的悲痛和無奈。如果谷歌撤出中國市場,利益受到最大損失的將是其中國用戶。谷歌離開之后,其中國用戶的服務怎么辦?由此可見,數億網民利益和權益沒有得到最基本的尊重。
另外,谷歌中國員工在事先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告知將考慮撤出,很多員工感到沒有被重視。谷歌在中國近700名員工將何去何從?他們在中國四年來所做的努力,豈不等于白費?
同時,根據業內的估計,如果谷歌退出中國市場,估計5萬以上從事谷歌廣告代理及搜索引擎優化的人員將失業、20萬以上的個人站長將失去網絡賺錢的渠道、100萬以上的企業網絡推廣將受影響。
安徽互聯網聯盟站長管鵬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谷歌如果真的退出中國,將對中國互聯網產業產生很大影響。“谷歌廣告聯盟已經是很多站長的生存之本了。”管鵬預計,中國目前有50%以上的站長依靠谷歌帶來收入流量。他表示:從IDC的角度來說,個人站長的生存危機越來越加重,IDC企業也會損失大批用戶。
在事先沒有得到通知的情況下,谷歌中國的代理商們正忙于應付不斷打來電話甚至登門造訪的廣告客戶,他們與廣告客戶的合同,以及他們自己在代理谷歌廣告的投入都將是未知數。谷歌在中國的客戶以及其在國外的客戶,都在密切關注谷歌中國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