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里有行業暴利,哪里就有革命。
渠道的暴利正在助長越來越多的“高端神話”。
“在傳統的市場上,一瓶賣800元的酒,其成本只有10塊錢,其中的200塊錢用于電視廣告,300塊錢用于渠道,還有100~200元給了回饋和包裝。消費者為什么要買只有lO元價值的酒,卻要花800元?”在去年的廣州網交會上,馬云如是說。
VANCL的總裁陳年也曾有過類似的表述: “一件售價在700元左右的T恤衫,其成本價不會超過100元,一件售價在2000元左右的T恤衫,其成本價同樣不會超過150元;而且這50元更多還是檢驗等后期整理的成本?!?/p>
對誕生過中國首富、大宗產品利潤率超過20%的家電銷售市場而言,正在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求變者。此前備受矚目的三洋電視從國美、蘇寧等撤柜事件,也從側面反映出家電業對于多元化渠道的迫切需求。
這種傳統渠道暴利的存在,對制造商和消費者來說都不公平。未來,電子商務將向傳統渠道開戰,消除暴利, “打掉”這些渠道。
而要打破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阻礙、重構渠道的核心,就在“網貨”。
把暴利還給消費者
什么是網貨?馬云的解釋是,“網貨的概念來自它的渠道,而渠道的優越性讓網貨把暴利還給消費者,還給制造業;網貨的本質就是貨真價實,這是我們的革命,消費生產模式的革命,它是財富的重新劃分,網貨的核心就是反對暴利?!?/p>
“有個朋友從香港購買了玩游戲的籌碼,1.3萬元一套,也有1.5萬元一套和9000元一套的。我在淘寶上查了一下是350元。所有的人就想一定是假的,不可能是真的。我發現生產籌碼的工廠是在浙江金華,將籌碼出口到美國,香港從美國進口,中國大陸的人再從香港購買,價格自然就高了。現在的情況是金華的工廠直接在淘寶上賣,也就是賣350元?!瘪R云曾舉例說。
網貨的核心是要把暴利還給消費者。專業機構的測算表明,在線下渠道,食品、日化用品的銷售成本是15%~20%,數碼產品的銷售成本是20%~35%,百貨、家居用品的銷售成本是30%~35%,奢侈品的銷售成本在40%以上。而在C2C電子商務平臺,這些商品的銷售成本都低于10%。另一份淘寶的數據顯示,網上開店和傳統物流對比,店主可以節省60%的運輸成本和30%的運輸時間,營銷成本比傳統的線下商店降低55%,渠道成本可以降低47%。
阿里巴巴的思路是,通過網貨徹底打通CBBS的電子商務生態鏈——C(消費者)、小B(渠道商)、大B(制造商)、S(服務),消費者和渠道商在淘寶上交易,由B2B不斷為渠道商供貨,然后渠道商再把消費者個性需求反饋至制造商,并加以引導。同時,S是一種服務,即對B的服務或者對C的服務。而所有的交易模式均離不開支付寶,這樣整個阿里巴巴集團就形成了CBBS。
“一旦真正打通CBBS生態鏈,無疑將使中國制造企業實現渠道與成本的最優化,消費者則將通過網貨交易會體驗到實實在在的物美價廉的網貨?!卑⒗锇桶图瘓F首席戰略官曾鳴表示。
重構產業鏈
創建網貨的方式多種多樣。一類是代工制造企業轉而創立網上自主品牌,淘寶網上的化妝品網貨品牌“植物語”的前身,就是為為國內外眾多知名化妝品牌做OEM代工,通過電子商務渠道,“植物語”成功轉建自主品牌,另一類是傳統公司是轉型,或為網絡渠道打造專供網貨的副品牌,如華潤集團香榭里家紡打造的網貨品牌“luxlulu”;還有一類則是完全從電子商務起家,打造獨立網貨品牌的商家,例如VANCL。
鼓勵網貨是緩解制造大國轉型之痛的有效途徑。網貨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種內銷渠道,渠道建設、品牌建設門檻降低,使得中小企業打造品牌的“長尾”被開發出來。對此,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認為, “網貨,體現了品種經濟和范圍經濟的特點, ‘中國制造’轉型‘自有品牌’是我國經濟從出口型轉向內需型最現實的出路。”
當然,銷售渠道的變化只是“網貨化”的開端,隨著網貨化的深入,互聯網將為傳統商品注入越來越多的互聯網服務的價值——互聯網將對商品的“生產方式、銷售渠道、流通過程、產品形態、價格構成”等屬性產生持續深度影響。
類似的變革已經開始在家電行業醞釀。近日有消息稱,淘寶網內部已計劃,最快將在今年春節前后,推出名為“淘寶電器城”的3c家電垂直網站,其銷售商品將不限于白色家電和小家電,也包括手機數碼、電腦及零配件等。
與此同時,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淘寶網正在上?;I備建造一個家電配送中心,來向淘寶眾多賣家提供倉儲、理/揀/配/發貨,并面向全國范圍配送。目前該配送中心已經在進行前期運營,主要客戶是來自3C家電領域。
事實上,這只是淘寶網在上海的一個“試點”。未來淘寶電器城的賣家將可以直接把貨品存儲在倉庫內,淘寶網、倉儲配送中心和賣家三家實現無縫對接。
淘寶做的這件事,在該公司內部稱之為“淘寶合作伙伴計劃”:淘寶將召集眾多電子商務外包供應商,在IT、渠道、服務、營銷、倉儲物流等電子商務生態鏈的各個環節中,為淘寶賣家、企業提供個性化產品與服務。如果這一試點被證明可行,將意味著淘寶這一網上交易平臺將晉升為“電子商務全套解決方案提供商”。
一位接近淘寶的人士透露,這一電器商城被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如果經營得好,未來甚至有可能以獨立的形式存在。
暴利之后
當摒棄了N級批發代理環節,逐步掃除暴利之后,表面上越來越“同質化”的網貨之間將如何競爭?
網貨產品的趨勢之一是服務的異質性。網貨一方面是經銷有形的商品,一方面是提供商品的無形的服務。以服裝為例,購買之前無法試穿一直是困擾不少網購族的一大難題。當不少電子商務還在為貨到付款VANCL率先推出開箱試穿服務,貨物送到家后,顧客可以像在傳統服裝實體店一樣,試好了再付錢,不滿意可拒收。
另一趨勢則是加速品牌化,這類似于線下的品牌專賣店。建立自己的品牌影響力,意味著同樣的商品,使用價值相同,交換價值不同。目前在淘寶上,專門針對網絡打造的品牌不斷涌現,如“美億家”、 “麥包包”、 “JUSTYLE”等,這些品牌主要針對網民的消費趨向而設計推廣,依賴淘寶巨大的流量進行快速的市場拓張和客戶開發。
第三種趨勢,是按需定制、柔性生產為特征的網絡銷售方式將取代傳統方式而成為主流。網貨除了傳統商品所具備的使用價值(自然屬性)、交換價值(社會屬性)外,更多地體現出一種“意義價值(多元化異質性價值,對應海量個性中的“個性”)”。在個性化的視角下不難發現,網貨更真切地傳遞和表達了每個人情感,它是一種從屬于“人”的“活”的商品。這也就是為什么會有大量中小企業被市場淘汰掉,而整體利潤卻在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網貨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如果說電子商務發展的前十年崛起了網商群體,進入了“網商時代”,那么接下來的十年,將是“網貨時代”。而在網貨現象背后,正是網絡時代生產方式日漸明朗的一種圖景:“電子商務生態圈+大規模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