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著醉人的彝歌走進云南武定羅婺彝家山寨里,在千年傳唱的武定羅婺彝家動人歌謠中,最讓人心醉的是與火把盛節有關的那支古歌謠:
從前山上的歌啊,被風吹走了,
從前河邊的舞啊,被水淹沒了,
從前石頭里生出來的火啊,傳下來喲,阿依迭古(阿依迭古,彝族傳說中火神的名字)。
火塘連著彝家人的生命啊,
火把照亮彝家人的心喲,
最美是彝家的太陽,
最壯是彝家的月亮哥。
從前山上的歌喲,被風吹走了,
從前河邊的舞啊,被水淹沒了,
從前石頭里生出來的火啊,今天起舞又唱歌喲,
記下來喲,聽到的人看到客……
走進武定羅婺彝家山寨里,最先欣賞到的就是火塘文化的景觀,那一個又一個古老的火塘世代不熄,勤勞勇敢的武定羅婺彝人,認為太陽和火是同一樣東西。火塘是武定羅婺彝人的議事中心,婚嫁擇日、建造房屋擇日動工時必須聚在火塘邊,一邊眉飛色舞地擇著心目中最吉祥的日子,一邊歡歡樂樂地唱響最動人的火塘歌謠,一邊高高興興地商議著大事。因為火塘邊說過的話勝比海誓山盟,所以武定羅婺彝人商議大事和請客喝酒,必須坐在古老的火塘邊,一邊慢慢地喝著火塘酒,一邊悠悠地道出話題,一邊甜甜地唱響火塘歌謠:
自古火為貴,火為彝人命。
彝家火塘里,世代永不熄。
生在火塘邊,死在火塘邊。
火塘邊的話,句句是實話。
火塘來作證,火光來作證。
就因火是武定羅婺彝人生命中的一道音符,祖祖輩輩的武定羅婺彝人生在火塘邊,死在火塘邊,他們把火視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自從生下來就在古老的火塘邊過一輩子,當走完短暫的一生后用自家的火燒,這樣死者的靈魂才不會害怕,所以武定羅婺彝人是最早進行火葬的古老民族之一。武定羅婺彝人的火葬也有自己千年不變的習俗文化,每當男人們去世后,用九根九層檀木火葬,女人用七根七層檀木進行火葬。火葬之前,由畢摩念《指路經》,說死者可以隨著靈魂遷徙回家。當畢摩念完《指路經》后,才用火把點燃檀木,在火之舞的旋律之中,死者的靈魂將得到安生,安生的靈魂在火神的護送下來到了另一個極樂世界里。
火把節是武定羅婺彝人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所以火把節歷史悠久,其習俗在史書中多有記載,最早見于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六月二十四日通夕以高舉縛火炬照明。”萬歷《云南通志》、《南詔野史》及明清的一些筆記、方志均有詳略不同的記載。《祿勸縣志》上說:“六月二十四為火把節,亦謂星回節,夷人以此為度歲之日,猶漢人之星回于天而除夕也。會飲至旬余不息,猶漢人之春宴相聚也。”因武定一帶的彝族與祿勸一帶的彝族習俗一致,所以武定羅婺彝人的火把節與《祿勸縣志》上記載的習俗相同。
火把節在武定羅婺彝族的各支系中傳說不一樣,但大多數支系是說這一天是消除災難或戰勝敵人的大喜日子,武定羅婺彝族人民高舉火把,載歌載舞地狂歡三天三夜。據楚雄州彝文化研究所劉堯漢教授考證,火把節應為彝族古老的太陽歷的一個年節。彝族十月太陽歷把一年定為10個月,每月36天,余5至6天正是火把節。在這個日子里,北斗星柄正上指,為大暑節令,十月太陽歷以此為歲首或歲末。康熙《武定府志》中記載為星回節。
武定羅婺彝人的火把節為3天,農歷六月二十三日前,家家戶戶或村村寨寨就準備好松柴火把及“松香”,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晚飯后,寨子里的鑼聲、號聲一響,男女老少匯聚到寨中央的大場壩里,他們抬著米酒,點燃火把,并用松香粉撲撒火把,頓時光焰沖天,歡呼聲此起彼落。老人們舉杯暢飲,說古道今話年成。年輕人圍著火把翩翩起舞,縱情歌唱,盡興歡樂。武定羅婺彝族古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騰起一團絢麗的火光,并揚起一股香氣,表示一種美好心愿:后輩對老輩撒,是尊敬,祝福長壽;長輩對后輩撒,是愛撫,祝愿吉利;同輩互撒,是親密友愛;男女青年互撒,則是戀愛的開始。有的還要到各戶家中去撒,祝愿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幸福安康。家家戶戶門前要豎一個小火把,在寨中央的大場壩里要豎一個約13至16米的大火把(通常選一松柱),用松枝和干柴層層圍成巨大的寶塔,上面插花掛果,有的還插寫有“五谷豐登”、“人畜平安”字樣的紅綠彩旗。大火把共有10層,象征著一年10個月,表示十月太陽歷之意。從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晚點燃火把,夜夜通明,連續三夜之久。火把節期間,家家戶戶殺雞宰羊,飲酒對歌。
在歡樂的火把節里,武定羅婺彝人不僅相互往火把上撒松香粉祝福,而且跳跌腳舞,這是火把節里的又一道亮麗風景。從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晚開始,一直到二十六日深夜,在這三天三夜里,武定羅婺彝人樂得很瘋狂,在村村寨寨大場壩的火把樁四周,白天在太陽光下笛聲一響,彝人們的腳步就跳了起來,當跳得腳步沒勁時,喝上一碗辣醇芳香的苦蕎小鍋酒,臉兒被小鍋酒燒得發燙的時候,腳下的勁兒就更足了;彝家漢子們瘋狂地跳,猛吼著古老的酒歌;彝家女人們輕輕地踩著節拍,脆脆地唱著醉人的酒歌,從簡單的一邊一腳,跳到復雜而花樣多變的八腳穿花。當那半彎月亮掛在夜空中的時候,熊熊的大火把又在場壩里亮了起來,歡樂的彝人們圍著大火把跳起瘋狂的跌腳舞,那數不清的小火把,在一座座古老的彝寨里連成一片火海,三天三夜,通宵達旦,火龍飛舞,歌聲不落。
那數不清的火把,映紅了武定羅婺彝寨的夜空,映紅了武定羅婺彝人甜甜的笑臉,激情的酒歌聲、嘹亮的笛子聲、歡快的跌腳聲交織在一起,使武定羅婺大地沉浸在火把盛節的歡樂海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