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與文化的沉思》出版座談會在石舉行
日前,鄭一民論文集《歷史與文化的沉思》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石家莊舉行出版座談會。
《歷史與文化的沉思》匯集了鄭一民多年學術研究成果,共收錄關于“民族民間文化”的論文45篇,共計50萬字,分為傳說故事研究、燕趙史實考論、民俗探究、地方特色文化建設、理論探索五個方面,著重就民間故事、耿村故事村、徐福千童百工集團東渡、趙三多與義和團、河北儺文化等進行了論述。專家評價他的文章多數是結合開掘河北的民間文化寫成的,其特點是“大、新、導、行”。“大”是指其文章多體現民族文化之大課題;“新”是指敢于標新立異,見解獨到;“導”是指他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高瞻遠矚,在河北民族文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數次發展高潮中,都起到了導向作用;“行”即“言以致行”,鄭一民的論文和他的工作作風一致:言必行,行必果,果必強。
此次出版座談會由河北省文聯、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省文史研究館主辦。原河北省政協副主席劉健生,河北省文聯黨組書記趙景之,河北省文史研究館黨組書記、館長詹文宏,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潘學聰,省政協文史委員會主任王玉樓等40多位領導、專家出席了會議,潘學聰主持會議。與會領導與專家學者對《歷史與文化的沉思》一書的學術價值與歷史價值給予充分肯定,并對鄭一民多年來對河北民間藝術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
鄭一民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致力于民族民間文化研究20多年。(劉賢文并圖)
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河北喜獲佳績
日前,第三屆蘭亭獎評獎結果已公布,河北省入展作品29件,在全國名列第五名,有6人獲獎,其中傅亞成獲得藝術創作一等獎。其他獲獎情況是:李江,教育三等獎;寇學臣,教育三等獎;仇必螯,教育提名獎;趙生泉,理論三等獎;吳占良,出版三等獎。
中國書法蘭亭獎是中宣部批準,中國文聯和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性書法專業獎,是中國書法藝術界的最高獎。中國書法蘭亭獎的評獎,不僅僅是評藝術獎,而且還要評出書法理論獎、教育獎、編輯出版獎、終身成就獎等。這些獎項,大體能夠涵蓋書法藝術的各個領域,不僅可以真正代表當今全國書法創作的水平,而且對于書法相關行業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此次蘭亭獎的舉辦,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書法界的大團結、大發展、大繁榮,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因此,河北省文聯黨組曾多次指示省書協要全力以赴做好蘭亭獎參展的各項工作,力爭河北省在此次大展上拿到好名次。
張家口市舉辦海內外燈謎大賽
為弘揚國粹,繁榮海內外燈謎創作,張家口市文聯和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辦了“‘長江地產杯’海內外燈謎創作大賽”。這項活動在網上引起較強的反響。自2009年8月初啟幕以來,得到了海內外謎友踴躍參與,兩個月的時間內共有420多位謎友參賽,收到燈謎作品12000余條,評出500條佳謎。
去年國慶節前后,活動主辦方又在《張家口晚報》上推出了50條燈謎有獎競猜大賽,大賽設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0名,紀念獎若干名。本次活動面向張家口全市群眾,賽題通俗簡單,趣味性強,謎底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河北省風物名詞、日常用語等。在活躍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時,也起到了宣傳河北、傳播知識的作用。(通訊員 艾葉)
“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叢書問世
日前,由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全面展示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的叢書——《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選》與廣大小讀者正式見面。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是我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到目前為止已經評選了七屆。為了全面展示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的風貌,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選》叢書。叢書主編由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高洪波擔綱,選取部分獲獎作品,分為六卷,其中小說兩卷,童話兩卷,散文一卷,紀實科幻一卷。
據了解,該叢書收錄獲獎作品的年限從1980年到2006年,這近三十年的時間正是我國百年兒童文學發展史上成就最大,出版數量最多,從題材、體裁到藝術手法最豐富多彩的時期,而獲得該獎的作品又是這一階段兒童文學創作中的佼佼者,可以代表新時期以來我國兒童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孫幼軍、金波、曹文軒、秦文君、張之路、梅子涵、楊紅櫻……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部部優秀的作品,足以見證我國兒童文學三十年來一路走過的輝煌。
臺西商代遺址有望建遺址公園
藁城市臺西商代遺址公園建設專家咨詢會上傳出消息,該市境內的臺西商代遺址有望建成遺址公園進行保護。
臺西商代遺址位于藁城市臺西、莊合、故城、內族四村交界處,以三個高大土臺(南臺、西臺、北臺)為中心,總面積10萬平方米,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73年6月至1974年,省文物局考古專家先后兩次對“西臺”進行發掘。研究表明,在這個商代中期遺址出土的麻織品、植物種仁、鐵渣和鐵礦石等文物,表明這里曾創造了鐵器、鐵礦渣、手術器械(砭鐮)、脫膠麻織品、保存最好且年代最早的釀酒作坊等七項“世界之最”,為研究我國商代中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提供了極其重要的考古資料。
經過省市考古界、規劃界專家十余人現場“支招”,臺西商代遺址公園的建設將以遺址保護、文物博覽和商代文化展示為主,并向東擴展。建成后將成為集考古教育、文化旅游、觀光休閑為一體,展示石家莊、藁城歷史文化特色的遺址公園。
隆堯招子鼓摘得“山花獎”
日前,在江西省婺源縣舉辦的第九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全國民間鼓舞鼓樂大賽上,河北省隆堯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隆堯招子鼓”一舉摘得“山花獎”桂冠。
據悉,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經中宣部批準,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綜合性民間文藝大獎。它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戲曲“梅花獎”、舞蹈“荷花獎”等同屬我國文藝界最高獎項,同時也是我國博大精深民間文藝的集中展示。
隆堯招子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因演員背后插有鼓招子而得名。“招子鼓”鼓點氣勢磅礴,韻律鏗鏘,其表演剛勁舒展、威武雄壯,多次在省市民間藝術賽事中獲獎,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隨著時代的發展,縣文化館專業人員對招子鼓不斷改革創新,剔除糟粕,使招子鼓更加充滿活力。2007年,隆堯招子鼓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在這次全國大賽中更好地展示招子鼓的魅力,隆堯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挑選最好的演員參加排練,并聘請石家莊市群藝館專家對演員進行強化輔導培訓。同時,出資12萬元,新購置了演出服裝、道具以及鑼、鼓、釵等樂器,使整體面貌煥然一新,為招子鼓摘取桂冠打下了基礎。
丁吉槐散文集《老井》獲“孫犁散文獎”
備受關注的全國“孫犁散文獎”評獎日前結束,河北省作家丁吉槐的散文集《老井》榮獲三等獎。全國“孫犁散文獎”由天津市文化局主辦,是文化部批準常設的以著名散文家孫犁命名的全國散文獎項。迄今,“孫犁散文獎”已經連續舉辦了18屆,社會影響廣泛而深遠。據悉,本次評獎活動自2009年5月啟動以來,吸引了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和海外華人的積極參與,參賽作品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為歷年之最。經過評委投票,33部散文集、82件單篇散文作品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