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胸腺肽及炎琥寧聯合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療效。方法 128例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62 例給予炎琥寧治療;治療組66例在用炎琥寧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胸腺肽。結果 治療組退熱時間、口腔疼痛消失時間、皮疹消失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炎琥寧、胸腺肽聯合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療效確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關鍵詞] 胸腺肽; 炎琥寧; 小兒; 手足口病
[中圖分類號] R51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5-50-02
Combination of Thymopolypetide and P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for Children Hand-foot-mouth Disease
FANG Bangqian CHEN Huijie
The Long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Longan 532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of thymopolypetide combined with p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on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 MethodsWe divided 128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66 cases) and control group(62 cases).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p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and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Thymo- polypetide was add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 Results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ime of defervescence and disappearance time of oral pain and skin rash,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 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thymopolypetide and p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without obvious side effects.
[Key words]Thymopolypetide; P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Children; Hand-foot-mouth disease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多發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多種腸道病毒均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種。一年四季均可發病,5~7月為高發期。手足口病一般癥狀較輕,少數患兒病情較重,可并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時治療,少數病人可因此死亡。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因此積極探討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已引起醫學界的高度重視。我們用胸腺肽聯合炎琥寧治療小兒手足口病,可縮短病程、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8例均為2008年6月~2009年9月本院住院患兒,均符合第7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手足口病的診斷標準[1],其中男76例,女52例;年齡~1歲32例,1~3歲84例,3歲以上12例,病程1~3d。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66例,對照組62例。128例患兒均有皮疹,皮疹主要分布于手、足、口腔、肛周,皮疹形態特征為在患兒的舌、頰黏膜、硬腭、軟腭、齒齦等處可見散在的皰疹或潰瘍,大小約2~4mm,皰壁薄,內容澄清,周圍有紅暈;同時有口腔疼痛、厭食、流涎;102例伴發熱,其中體溫<38.5℃ 23例、38.5~39.0℃ 55例、>39.0℃ 24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體溫、皮疹程度經統計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75,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補液、退熱、口腔黏膜潰瘍或皰疹外涂蒙脫石等綜合治療,對照組予炎琥寧(重慶藥友制藥有限公司)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治療組在用炎琥寧基礎上加用胸腺肽(無錫凱夫藥業有限公司),1歲以下20mg/(kg·d),1~3歲30mg/(kg·d),3歲以上4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5d為1療程。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癥狀、體征消退時比較
兩組退熱、手足皰疹消退、口腔皰疹消退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均<0.01),治療組均短于對照組,見表1。
2.2 兩組療效及出現并發癥比較
見表2。1個療程內治療組總有效率100%,對照組總有效率83.9%,兩組總有效率對比有顯著性差異(χ2=11.5473,P<0.01)。經治療后兩組均有少數病例發生心肌炎、肺部感染、病毒性腦炎等并發癥,其中治療組出現并發癥3例、對照組出現并發癥12例,兩組對比有顯著性差異(χ2=6.7772,P <0.01)。
2.3 不良反應
除3例患兒出現輕度皮疹外,未見其他明顯不良反應,全部患兒均未因此而中斷本文的治療方案。
3 討論
手足口病的主要為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的柯薩奇病毒A 組和腸道病毒71 型(EV71)感染引起[2]。多見于學齡前兒童,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腔和臀部出現皰疹,口腔黏膜皰疹疼痛明顯,破潰后出現潰瘍、流涎、不愿進食等。該病為自限性疾病,多數預后良好,不留后遺癥。少數患兒可引起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弛緩性麻痹、肺水腫等嚴重并發癥。死亡病例大多為5歲以下的兒童,并發癥包括腦炎、無菌性腦膜炎、肺水腫或肺出血、急性軟癱和心肌炎等。由于手足口病的嚴重并發癥治療難度大、費用較高,少部分患兒還有可能死亡,存活者還可能留有后遺癥,因此,早期治療和防止并發癥的發病對治療手足口病尤為重要。炎琥寧因具有解熱、抗炎及鎮痛作用和明顯的抗病毒、抗菌雙重功效,用于手足口病已得到廣泛認可。鐘政武[3]、孫玲[4]以炎琥寧治療小兒手足口病取得較好療效。胸腺肽系從健康豬或小牛胸腺中提取的多肽,是一族有調節免疫功能的多肽。研究表明胸腺肽具有抗病毒及免疫調節作用[5]。應用胸腺肽能較好地提高患兒的細胞亞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強患兒抗感染能力[6]。由于胸腺肽具有增強細胞免疫功能及抗感染能力的作用,已在臨床上用于治療病毒性心肌炎[7]及乙肝[8]等,療效得到肯定。本文資料顯示,加用胸腺肽后,患兒退熱時間、口腔疼痛消失時間、皮疹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1),治療組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P<0.01),說明加用胸腺肽后,療效比單用炎琥寧明顯提高。胸腺肽與炎琥寧合用,具有抗感染及增強免疫雙重作用,可促進皮疹和潰瘍的痊愈,其抑菌作用可防止繼發細菌感染,在減少并發癥方面的作用尤為明顯(P<0.01)。胸腺肽在使用于成人發生過敏反應時有報道,但在本文的治療中,極少發生不良反應,可能與小兒免疫應答能力較成人低有關。胸腺肽與炎琥寧合用治療小兒手足口病,具有協同作用,療效比單用炎琥寧療效好,可明顯縮短病程、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未見明顯不良反應,而且價格較低廉,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亞美,江載芳.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 第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02-810.
[2] 王敬華,劉雙林. 腸道病毒71型與兒童手足口病[J]. 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3):3336-3338.
[3] 鐘政武,嚴小榮,周招美. 炎琥寧佐治小兒手足口病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熱帶醫學,2007,7(11):2048.
[4] 孫玲. 炎琥寧注射液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療效觀察[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28):6792.
[5] 馬素永,許松山,胸腺素α1的基礎研究與現狀[J]. 延邊大學醫學學報,2009,32(8):145-147.
[6] 尉國昌,董增義,張秋業,等. 胸腺肽對反復呼吸道感染病兒紅細胞C3b 受體活性影響[J]. 齊魯醫學雜志,1999,14(3):1621.
[7] 憨貞慧. 胸腺肽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分析[J]. 醫學訊息:內外科版,2009,22(5):424-425.
[8] 孫麗杰,齊德艷,袁冬梅,等. 阿德福韋酯聯合胸腺肽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J]. 當代醫學,2009,15(2):131.
(收稿日期:200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