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急性期腦出血患者的空腹血糖(GLU)、乳酸脫氫酶(LDH)和C反應蛋白(CRP)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方法 選取本院2006~2008年104例患者為腦出血組,檢測其三因素水平,同期48例健康者為對照組,對比兩組間GLU、LDH和CRP與病情、預后的關系。結果 兩組指標均存在明顯性差異,中型與重型患者的GLU、LDH和CRP水平與輕型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死亡組患者三指標水平與存活組比較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結論 GLU、LDH和CRP的臨床水平與急性腦出血的發生、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預后有密切關系。
[關鍵詞] 腦出血; 空腹血糖; 乳酸脫氫酶; C反應蛋白
[中圖分類號] R74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5-60-02
腦出血是臨床常見病,急性期常出現高血糖,加重腦損傷。在我國出血性疾病急性期病死率約30%~40%,存活者超過30%存在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健康[1]。本研究通過關注并測定本院收治的104例腦出血患者急性期GLU、LDH及CRP的表達情況及變化,探討其與不同臨床特征的關系,旨在為腦出血的臨床診治及判斷預后提供支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神經內科于2006年4月~2008年9月收治急性期腦出血住院患者104例為腦出血組,男72例,女32例;45~76歲,平均57.6歲。患者均無糖尿病、心臟、肝、腎疾病史。
依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輕型(0~15)53例,占51.0%;中型(16~30)8例,占7.7%;重型(31~45)43例,占41.3%。
對照組:同期48例健康者男31例,女17例;44~79歲,平均56.4歲。1個月內無感染性疾病發生。兩組間的性別、年齡無統計學差異。
1.2 檢測儀器與方法
腦出血組患者均于病發后1天內取晨起空腹靜脈血進行測量。血糖測量采用美國強生公司ONE TOUCH穩捷型血糖儀,血糖參考值低于8.3mg/L;LDH檢測采用日本歐林巴斯公司生化分析儀,健康人參考值約為150mg/L;CRP則選用多功能全定量金標檢測儀測定,參考值<8mg/L。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計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以(χ±s)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
2 結果
兩組患者間空腹血糖值和CRP水平存在統計學差異如表1;腦出血組患者不同病程間GLU、LDH及CRP量如表2,重度腦出血患者GLU及LDH表達與輕、中度腦出血患者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腦出血患者按不同預后情況分為存活組與死亡組,GLU、LDH及CRP的表現如表3,由其可見腦出血組死亡患者的GLU、LDH及CRP表達均明顯高于存活患者,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1)。詳見討論結果分析。
3 討論
腦出血會伴隨有GLU的驟升,病理學解釋為腦部損傷致使顱內壓升高,影響了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系統,破壞了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的水平,導致應激型高血糖癥狀[2],加重了細胞內酸中毒,損傷患者神經細胞提升顱內壓水平,進一步加重了患者腦部損傷的嚴重程度[3]。研究結果顯示腦出血死亡組急性期GLU高于存活組;中型、重型腦出血患者的GLU明顯高于輕型腦出血患者,而重型腦出血患者的GLU也高于中型患者。這驗證了腦出血后GLU與病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相影響,GLU越高病情越重、預后存活率越低。對腦出血急性期患者應控制血糖水平,對血糖超過11.1mmol/L的患者應給予胰島素治療并保持血糖低于8.3mmol/L。
乳酸脫氫酶主要存在于心、腎、肝等組織,組織受到破壞會造成LDH升高[4]。研究表明腦組織損傷越重,其LDH表達越高。本研究中也得以驗證,腦出血組LDH水平明顯高于正常組,且不同腦出血嚴重程度的患者其LDH水平也與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性且存在差異。
正常人CRP參考值不大于10mg/L。其是反映組織損傷后發生炎癥反應與修復的因子,可能具顯著促炎效應[5]。人體循環中CRP濃度與腦卒中等許多不同病理嚴重程度、病情進展有明顯關聯[6]。本研究重型患者血漿CRP水平與中型患者相比存在顯著性差異,而中型腦出血患者的CRP水平也高于輕型腦出血患者。由此認為CRP水平的高低與腦出血的嚴重程度直接相關,嚴重者具有較高的CRP水平。進一步觀察腦出血存活者的CRP水平較死亡患者明顯偏低,也證明了文獻中所提到的腦出血患者血液CRP水平可以預示預后狀況。
綜上所述,GLU、LDH和CRP的表達均與腦出血急性腦損傷密切相關,其表達可初步判斷出血損傷的程度,為腦出血早期判斷患者預后及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重要幫助。搶救腦出血患者的過程中,及時聯合GLU、LDH和CRP水平對判斷病情嚴重程度、指導治療和估計預后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方法簡便、易行、有效,值得臨床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沈壯虹. 急性腦出血伴血糖升高的臨床分析[J].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6,23(6):743-744.
[2] 牛亞利. 腦梗死后血糖升高的原因及其不利影響[J]. 疑難病雜志,2004,3(1):52.
[3] 蔣鈺,李春明. 急性腦出血血糖監測及臨床意義[J]. 陜西醫學雜志,2008,37(1):102-104.
[4] 王可宏,林廷塔,金勵前. 急性危重患者血清乳酸濃度測定的臨床意義[J]. 中國急救醫學雜志,2003,20(8):356.
[5] 劉柏輝. 老年腦卒中患者C反應蛋白水平變化與預后的關系[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8):1492-1493.
[6] 白書玲,李建軍. C反應蛋白與動脈粥樣化[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8):765-768.
(收稿日期: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