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手術室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應對策略。方法 綜合分析手術室護理中各個環節存在的安全隱患,并針對各種隱患采取相應對策。結果 有效杜絕了差錯事故的發生,保證了病人的生命安全及手術的順利實施。結論 手術室護理工作每一個護理細節的安全隱患的防范,對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至關重要。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 安全隱患;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 R47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5-69-03
Potential Nursing Safety Problems of Operating Room and Countermeasures
WEN Chuanfeng LI Ling MENG Zenghong LI Faxia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you City,Jiangyou 621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nursing safety problems of operating room and countermeasures. Methods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as made of all aspects of potential nursing safety problems of operating room and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against the hidden danger were taken. ResultsThe accidents were effectively avoided and the patient safety and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surgery were ensured. ConclusionCareful precaution of all potential nursing safety problems of operating room is very important to avoid the accidents.
[Key words]Operation room nursing;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手術室是醫院對病人實施手術治療、檢查、診斷,并擔負搶救工作的重要場所,其基本職能是保證病人手術安全。手術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尤為重要,護理工作稍有不慎,將可能給病人造成不應有的病痛和損失,直接影響病人的治療效果和醫院的社會經濟效益。針對手術室護理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我們采取了相應的對策,有效地杜絕了差錯事故的發生,保證了病人的生命安全及手術的順利實施。
1 手術室護理中常見的安全隱患
1.1 接送患者時存在的安全隱患
1.1.1 接錯患者或錯放手術間 特別是手術前緊張及應用鎮靜劑者以及小兒、老人及神志不清的病人,易發生接錯或者錯放手術間[1]。
1.1.2 患者護送不當及患者的物品遺失 護送途中易發生引流管脫落,未加床欄約束因患者煩躁不安致墜床、摔傷和碰傷等,患者X線片、CT片、手術衣褲等用物遺漏。
1.2 語言使用不當
部分患者手術時處于清醒狀態,醫務人員在術中高聲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或談論病情時語氣改變,病人會認為醫務人員對其手術不認真負責,或認為病情有變化而情緒發生波動,可能影響患者疾病的預后和轉歸。
1.3 手術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1.3.1 體位安置不當 術中患者體位安置不當,使局部長期受壓或使用約束帶過緊或肢體過度外展導致壓瘡,造成血管、神經、肌肉的損傷,襯墊不當影響病人的呼吸循環等。
1.3.2 物品清點有誤 術前、關閉體腔前后物品清點、核對有誤,導致器械、敷料等遺留體腔。
1.3.3 器械準備不全或有誤 用物與手術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陳舊,鉗端夾持不緊,刀、剪、針不銳,吸引管道不通,均影響手術進程,損害病人利益。
1.3.4 儀器使用不當 準備時未試機,未定期維修保養,臨時出現故障,電刀的電極粘性不好,固定不穩,造成脫落、污染或灼傷;病人身上有金屬物或病人皮膚直接與升降臺或手術臺接觸,造成電灼傷。
1.3.5 輸血用藥有誤 外用藥與靜脈藥標識不清,輸血輸液查對不嚴,執行口頭醫囑有誤,給藥種類或劑量不準確。
1.3.6 消毒隔離、無菌原則執行不嚴 術前洗手不認真,手套刺破未及時更換,污染器械再使用,無菌、非無菌以及特殊感染手術未分開手術間,對急診手術生化檢查不全時未按傳染性手術處理,空氣及物品的消毒制度執行不到位。
1.3.7 病理標本保存不當或丟失 術中標本未分類固定、保存,登記不清,標本未放固定地點,造成標本丟失。
1.3.8 手術護理記錄單 記錄不及時、涂改,與醫療記錄不一致。
2 手術室護理中常見安全隱患的應對策略
2.1 加強手術室工作人員的護理安全教育,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
手術室護理中的安全隱患事關手術質量和醫療安全,與每個工作人員及每個護理環節有關[2]。手術室的很多護理工作都是護士獨立完成,高度的自律性是保證手術正常運轉、提高工作質量、杜絕差錯發生的基礎。將手術室的各項規章制度、操作常規、崗位職責、工作質量標準裝訂成冊以后,每人一冊,要求護理人員認真學習并嚴格執行。對每一個工作環節都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茍。成立護理技術操作、消毒隔離、護理文件書寫三個質量控制小組,不定期地進行質量檢查,每月通報一次,提出整改措施并詢問每位護理人員在工作中遇到何安全問題,讓大家注意防范,引以為戒。
2.2 防止接送患者失誤
接診病人時,根據手術通知單及病歷認真核對病人的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診斷、手術名稱和手術部位。將病人和病歷、CT片、X線片等接入指定的手術間,交與分管護士。操作前由分管護士、麻醉師、手術醫生再次核對,尤其對有雙側器官的手術注意分清左右側,并于手術部位確認書上簽名。接送病人入出手術室要用推車并加護欄,病人的頭部、肢體不能放在推車邊緣外,防止進出門時碰傷,對意識不清、急危重病人、小兒病人可采用約束帶固定,防止發生意外,同時將病人物品一并送回。
2.3 防止體位安置不當
安置手術體位時,要充分考慮到手術野是否暴露良好,是否影響病人的呼吸循環功能,病人感受是否舒適安全,避免血管、神經、肌肉的損傷。術前了解病員的生理情況、體態特點,進行壓瘡風險評估,排除術中壓瘡的發生[3]。備齊體位所屬用具,固定松緊適宜,骨突處襯墊海綿墊,以防受壓。安置體位的操作務必做到輕柔緩慢、協調一致,切實注重負重點和支點是否正確[4],不能影響麻醉、治療和手術操作。
另外要注意手術用的升降臺的調節螺絲一定要擰緊、穩固,以免托盤掉落患者身上造成損傷。手術人員不要把身體的重力壓在患者身上,尤其截石位時助手往往將身體靠在病人腿上,尤其要注意提醒。
2.4 規范醫務人員語言
手術室護士在接待患者時態度和藹,語言要誠懇并且有問必答,并簡單介紹手術人員和手術步驟,以消除患者的疑慮,取得患者的信任,讓患者在最佳心理狀態中接受手術。在手術過程中,醫務人員切勿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要給予患者以安慰性的語言。如因病情需術中送病檢時,說話語氣不要突然改變,有關病情匯報要回避患者,以免惡性結果刺激而產生不良應激。
2.5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防止用物遺留體腔
2.5.1 手術前、中、后做到六查、十二對、四到位 六查:接病人查(科別、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診斷、術前準備、術前用藥、藥物過敏試驗結果及配血報告)、病人入手術間查、麻醉前查、皮膚消毒前查、執刀時查、關閉體腔前后查;十二對:科別、床號、姓名、性別、年齡、手術間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所需藥品和物品、藥物過敏情況、滅菌器械和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齊全、適用;四到位:急救藥品、吸引器、氧氣、電刀電凝止血器。
2.5.2 手術物品查對把好四關 即手術開始前、關閉體腔前、體腔完全關閉后、皮膚完全縫合后清點數目要相符。清點內容:體腔或深部組織手術使用的器械、縫針、紗布、紗墊、棉片、棉球、紗球等,清點器械時尤其注意器械是否完整,有多個軸節的器械檢查銜接螺釘有無松動和脫落。清點責任人:洗手護士、巡回護士、主刀醫生。清點時,洗手護士和巡回護士應對每件物品唱點兩遍并由巡回護士準確記錄于手術護理記錄單上,術前清點清楚是基礎,否則無法核對清楚。清點紗布時注意將紗布的對折面打開清點,使用帶鋇絲線的紗布紗墊。
2.5.3 洗手護士保持術野整潔,手術器械放置有序 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對器械、敷料等的去向做到心中有數,術中需臨時增加物品時必須清點清楚并及時記錄。術中如遇縫針脫落或者折斷,應及時將縫針及斷針找到。
2.5.4 執行三不交接制度 即洗手護士手術未完不交接,巡回護士器械敷料未點清不交接,值班護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2.6 防止器械準備不全或錯誤
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手術室護士的素質,鼓勵支持護理人員參加各類繼教培訓。對新進的護士要求每上一臺不同的手術均寫筆記,內容包括:該手術器械物品的準備及配合步驟,由指定老師修改。洗手護士術中發現器械性能不佳,用縫線在器械上作標記,術后通知護士長及時更換。熟悉手術醫生的習慣和要求,備齊手術所需的用物,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2.7 防止電燒傷電灼傷
使用高頻電刀前常規檢查儀器性能是否良好,負極板置于病人肌肉豐滿處,與皮膚完全接觸,避免貼在骨突、體毛過多和有傷口的部位。選購粘性好的一次性負極板,防術中松脫、移位。術中電刀在正常使用一段時間后如出現不能切、凝時,不要一味地增加功率,應仔細檢查負極板有無松脫,避免灼傷病人。術前擺體位時,巡回護士要常規檢查病人有無接觸導電物體,如手術床、輸液架、體位架等金屬部分,病人與手術床之間有絕緣床墊,手術床上套床罩,病人肢體用布單包裹,特殊體位時肢體需墊海綿墊,保證肢體不接觸金屬物[5]。管理好手術臺上的電刀筆,把電刀筆固定于安全位置,避免電刀筆在非正常使用時灼傷病人。高頻電刀在使用時會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時會著火[6],因此使用電刀的局部應避免有易燃物,如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膚以后,應待酒精揮發干后方可使用電刀,防止使用電刀時著火。
2.8 防止用藥輸血錯誤
使用任何藥物都應認真核對藥名、劑量、濃度、用法、有效期,術中口頭醫囑巡回護士必須復誦一遍無誤后方可執行,并保留空安瓿于手術結束后方可丟棄。靜脈藥與外用藥物分開放置,避免某些規格相同、標簽相似的靜脈與外用藥用錯的情況發生。術中需要輸血時,巡回護士與麻醉醫師共同核對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科別、床號、住院號、受血者與供血者的血型、儲血號、交叉配血結果和血液保存期等,檢查血袋有無破損,血漿有無渾濁,無誤后方可輸入。并于術中臨時醫囑單上雙簽名。輸血后的血袋應保留送回輸血科,密切觀察輸血后的反應。
2.9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及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術前嚴格按《消毒技術規范》的要求洗手,選用高效的消毒劑。護士履行職責,監督手術人員的無菌操作,凡有違反立即指出并改正。手套刺破立即更換。洗手護士保持器械臺的干燥整潔,必要時加蓋無菌巾。無菌手術與非無菌手術應分室進行,特殊感染手術間應遠離其他手術間分開設置。急診手術生化檢查不全時全部按傳染性手術處理。選用人機共存動態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程控時間設定為下夜4到7時,定期檢修及清洗更換消毒機濾網,以保證消毒效果。對手術所用的物品選用壓力蒸汽滅菌,不能耐高溫高壓的物品,如腹腔鏡、膀胱鏡等選用2%的堿性戊二醛浸泡10h。凡壓力蒸汽滅菌的物品包內必須放3M指示卡,包外貼3M指示帶。指定人員每日清理各種滅菌包,按滅菌日期的先后順序擺放,標識清楚,依次取用,超過有效期必須重新滅菌,并注意更換包內指示卡。控制參觀人數,禁止實習、參觀人員穿行手術間和在手術間內隨意來回走動,巡回護士要特別注意實習生和進修生的無菌觀念[7]。
2.10 防止標本保管不當或丟失
手術中取出的任何組織均要詢問醫生是否留取送檢,不可自行處理或弄丟。術中需送冰凍切片標本時,由巡回護士用合適的自封袋裝好,用口取紙寫清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科別、住院號、標本名稱貼于袋上,并于術中標本登記本上登記簽名,交專人送至病理科,病理科電話通知病檢結果時,接電話者核實清楚并于術中標本登記本上簽名,寫清接電話的時間、報告的結果,并通知手術醫生。一般標本由洗手護士妥善保管,術畢由手術醫生給家屬看完標本后交與巡回護士,用合適自封袋裝好,貼上口取紙,寫清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科別、住院號、標本名稱,用10%甲醛液固定,放于固定地點,并登記于手術標本登記本上簽名,由專人將標本連同病理檢查單送至病理科,與病理科工作人員核對無誤后,于登記本上雙簽名。
2.11 及時完成手術護理記錄
醫療護理記錄常常是支持醫院醫生與護士最關鍵的證據[8],手術護理記錄單包括病人姓名、性別、年齡、科別、床號、住院號、手術日期、時間、手術名稱、術中護理情況、所用各種器械敷料的名稱、數量的清點核對情況,手術器械護士和巡回護士的簽名等。書寫必須遵照科學性、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的原則,認真進行書寫,且與醫療記錄一致,不得隨意涂改。記錄單的背面設滅菌指示卡粘貼處及手術植入物合格證粘貼處,用于粘貼滅菌指示卡和合格證。手術護理記錄單全部采用復寫,便于發現問題。
3 討論
通過綜合分析手術室護理中各個環節存在的安全隱患,從細微處入手,針對各隱患采取相應的對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院年手術量5000多臺,多年無一例發生護理重大差錯事故。手術室工作具有環節多、操作多、技術性強、服務要求高、時間連續性強等特點,如何避免和及時發現、有效處理手術室護理過程中的各類風險已成為保障和提高護理質量管理甚至是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課題[9]。因此杜絕手術室的安全隱患必須抓好這一系統工程的每一個環節。只有加強手術室的安全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遵守操作規程,加強業務學習,做好手術器械的保養和管理,經常檢查各設備的運行情況,高度認識手術室護理中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問題,針對每項問題采取具體的護理方法,才能保證每臺手術的順利完成。既減少了病人的痛苦,又提高了護士的護理安全意識,有效地杜絕了差錯事故的發生,確保了護理安全,提高了醫院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姜云. 淺談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J]. 中國新醫藥,2003,8(2):99-100.
[2] 王銀蓮,游暢. 手術室護理中的安全隱患與防范[J]. 臨床醫學研究,2006,23(8):1317-1319.
[3] 何曉珍,樊翌明. 術中褥瘡的研究進展[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1):7-9.
[4] 劉潔,蔣素英. 手術體位的擺放與并發癥的預防[J]. 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6,28(1):42-43.
[5] 宋烽,張金鳳,蔡小光. 手術中高頻電刀外科損傷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中華護理雜志,2003,38(8):653.
[6] 魏革,劉蘇君. 手術室護理學[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48.
[7] 閆文英,常樹玲. 手術室護理帶教中差錯事故的防范[J]. 實用醫技雜志,2003,10(4):364.
[8] 糜麗梅,張貴榮,羅玲軍. 手術室護理隱患與對策探討[J]. 護士進修雜志,2004,19(10):899-900.
[9] 賴蘭萍,鄒曉清. 實行風險管理,提高護理質量[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3):77-78.
(收稿日期:200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