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椎間植骨融合與橫突間植骨融合對腰椎滑脫的治療效果,以積累經驗、指導臨床工作。方法 收集96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8例,應用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結合椎間植骨融合治療,對照組48例,應用RSS釘棒系統加橫突間植骨融合治療,比較兩組的療效。結果 術后隨訪,觀察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融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 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椎間植骨融合治療腰椎滑脫療效好,臨床可以應用。
[關鍵詞] 腰椎滑脫; 后路; 螺釘內固定; 椎間植骨融合
[中圖分類號] 27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5-55-02
腰椎滑脫是臨床的常見病,占腰腿痛患者總數的4%[1],其治療的關鍵是確保滑脫椎體間的融合[2]。本文關注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椎間植骨融合治療腰椎滑脫的療效,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理論支持。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確診并手術治療的腰椎滑脫患者96例。其中男46例,女50例。病程3~13年,平均6.5年。按Newman分型,I度滑脫58例,II度滑脫35例,III度滑脫3例。滑脫節段L4-5 65例,L5~S131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8例,觀察組男26例,女22例。對照組男20例,女28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構成、分型及滑脫節段等基礎因素的比較中,差別無明顯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硬膜外麻醉,俯臥位,以滑脫椎節為中心,做后正中切口,上下各兩個椎節,剝離兩側骶棘肌,顯露椎板、小關節及兩側橫突,切開取出椎間盤髓核組織,用刮匙刮除椎體間的髓核組織,打入定位針,C型臂X線協助定位,無誤后擰入SF或GSS椎弓釘,然后安裝撐開棒,適當撐開復位,椎間植入碎骨塊,并用預留的一塊大小適當骨塊封閉該窗口,將撐開的螺絲帽后退1~2周,使椎體間稍加壓,防止骨碎塊脫出,檢查神經根、硬膜囊無受壓后閉合傷口[3]。對照組應用RSS釘棒系統加橫突間植骨融合治療。
1.3 效果評價標準
優:椎體融合良好,無腰痛和神經損害體征,腰部活動功能正常,恢復原工作。良:椎體融合良好,腰或腿疼痛輕微,無神經損害體征,腰部活動輕微受限,能從事原工作。可:椎體融合良好,有輕微腰痛或輕度神經損害體征,腰部活動輕度受限,能堅持一般輕工作。差:椎體未融合,腰部活動明顯受限,不能從事任何工作[4]。
1.4 統計學分析
兩組間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應用SPSS軟件分析,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療效的比較
兩組患者進行8~60個月隨訪,觀察組3例失訪,對照組2例失訪。觀察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觀察組與對照組融合率的比較
觀察組融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腰椎滑脫癥是臨床上中老年人常見的臨床疾患,主要由于椎體滑脫而引起椎間孔狹窄、椎間不穩定,黃韌帶及關節囊肥厚,神經根及脊髓受壓,臨床表現為腰背伴神經根及馬尾神經壓迫癥狀[5]。理想的治療是解除神經根壓迫、滑脫椎體復位和恢復脊柱的穩定結構[6]。良好的椎體骨融合是保持脊柱長期穩定的關鍵,也是保證手術遠期療效的基礎。椎間植骨融合和橫突間植骨融合是臨床治療的兩種方法。但是椎間植骨融合因其能夠恢復椎間高度、腰椎生理前凸及腰椎生物力學特性,提供椎間縱向支撐,因此臨床應用較為廣泛。本組患者應用后路椎弓根釘椎間植骨融合與黃突間植骨融合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療效明顯,且融合率高,提示臨床對腰椎滑脫患者應首選后路椎弓根釘椎間植骨融合進行治療。錐弓根釘系統應用時既可以使滑脫錐體復位又能提供節段穩定性,可大大提高融合率。椎體間植骨融合具有明顯的優點:①椎體間植骨穩定性最大,且椎體間接觸面積大,可恢復椎間隙高度,擴大椎間孔,因而有利于神經根減壓;②因重力產生的縱向壓應力可以促進植骨后椎體間發生骨性融合[4]。但是在臨床中我們也觀察到椎間植骨融合對手術者的要求較高,且手術時間較長,出血量多,組織破壞相對多,因此臨床應根據適應證適時選擇。
綜上所述,腰椎后路錐弓根釘內固定椎間植骨融合治療腰椎滑脫療效好,優良率高,臨床可以積極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東弟. 不同植骨融合方式治療腰椎滑脫癥療效比較[J]. 河北醫藥,2009,31(14):1771-1772.
[2] 潘良春,黃彰,江華. 腰椎滑脫癥的治療進展[J]. 創傷外科雜志,2009, 11(3):278-279.
[3] 李志光,呂鼎福,朱汝新. 椎弓根釘固定椎間植骨融合治療重度腰椎滑脫癥15例報告[J]. 廣西醫學,2009,31(1):142-143.
[4] 馬麗杰. 腰椎融合加椎弓根固定治療腰椎滑脫[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13):86-87.
[5] 汪志舉,馬迅. 腰椎滑脫治療進展[J]. 國際骨科學雜志,2009,30(2):101-103.
[6] 于長忠. 后路椎間植骨融合與橫突間植骨融合治療腰椎滑脫的對比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2009,16(8):152-153.
(收稿日期:200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