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應用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終止中期妊娠的臨床效果。方法 觀察組1000例給予米非司酮總量150mg,末次口服米非司酮24h后給予米索前列醇200μg,觀察孕婦流產情況及出血量;對照組200例行鉗刮術。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停經時間不具顯著性差異;對照組全部流產完全,觀察組完全流產率為70.4%,不完全流產率為29.6%;對照組較觀察組出血量明顯增多。結論 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終止中期妊娠臨床效果良好,適宜臨床廣泛推廣。
[關鍵詞]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中期妊娠
[中圖分類號] R71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5-120-02
米非司酮即Ru486又稱息隱,是新型的抗孕激素藥物,臨床用于終止早孕。20 世紀90 年代以前終止妊娠的方法通常采用鉗刮術、水囊引產等[1];米非司酮臨床上主要用于49d以內妊娠。隨著研究的深入,其應用已不僅限于早期妊娠終止,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產的臨床效果也較為肯定。本文對我院門診收治自愿要求行藥物終止中期妊娠孕婦1000例,探討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終止中期妊娠的臨床效果。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5年3月~2009年3月門診接受自愿行門診藥物終止妊娠中期孕婦1000例作為觀察組,孕周12~25周,年齡18~35歲,平均年齡24.9歲。所有孕婦均經婦科檢查及B超證實為正常宮內12~25周妊娠。中止妊娠孕婦在用藥前均常規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和白帶常規,均正常,排除前置胎盤,確認孕婦均無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藥物禁忌證。所有孕婦均愿意接受藥物流產且就診方便。另選同期行鉗刮術終止妊娠中期孕婦200例作為對照組。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給予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終止中期妊娠時,孕婦口服米非司酮,首次劑量為50 mg(第1日晚),以后每次劑量25 mg,每天兩次,連續2d,總劑量為150mg,服藥前后禁食2h。末次口服米非司酮后24h后加服米索前列醇200μg,同時于陰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100μg。服藥前后2h均空腹,根據宮縮情況可重復米索前列醇用量,無明顯宮縮可以每隔3小時一次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最多不超過3次,直至出現規律宮縮后停藥。對照組200例孕婦經常規消毒后,于宮頸內口置一次性導尿管,12h后行鉗刮術,由專人操作。門診觀察6h,記錄出血時間、出血量等情況。出血過多給予對癥處理,必要時行清宮術。
1.3 藥物流產效果評價
1.3.1 流產狀況 完全流產:用藥后自然排出胎囊和胎盤,并經B超證實已完全流產。不全流產:用藥后未見胎囊排出或者部分排出,經B超證實宮腔內尚存殘留物而刮宮。
1.3.2 出血量 少量出血為出血量少于月經量,中等量出血為出血量等于或稍高于月經量,多量出血為出血量多于正常月經量2倍以上。
1.4 數據處理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所有數據進行方差齊性檢驗,計數資料用相對數表示。
2 結果
2.1 妊娠終止情況
分別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停經時間、流產情況。兩組停經時間差別不具顯著性差異。流產情況比較,對照組流產完全,觀察組完全流產率為70.4%,不完全流產率為29.6%。詳細結果見表1。
2.2 出血量
對比1000例觀察組和200例對照組,出血量各個標準中,觀察組與對照組均具顯著性差異。觀察組中86.4%少量出血,4.9%多量;對照組49.0%少量出血,11.5%多量。詳細結果見表2。
3 討論
藥物流產是通過打針或服藥的方法達到妊娠終止目的,目前常用藥物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聯合。米非司酮主要使子宮蛻膜變性壞死、宮頸軟化,米索前列醇使子宮收縮,促使胚胎排出。米索前列醇因其副作用小、促宮縮及促宮頸成熟作用肯定,常作為配伍藥物用于藥物流產或用于減少產后出血[2]。妊娠終止過程簡便、有效、無創傷,避免刮宮術進入子宮操作可能造成的并發癥。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終止8周以內的妊娠,完全流產率已經達到90%~95%[3]。近年發現,對于中期妊娠終止效果也比較好。本研究發現中期妊娠完全流產率達70.4%。藥流過程中,要注意用藥前嚴格篩選,包括詢問病史,進行全身體檢和婦科檢查、B超檢查等實驗室檢查。詳細交待服藥方法、藥物療效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注意流產過程中監護,由專人檢查并記錄有無胎囊及其排出時間、胎囊大小和出血量。妊娠終止過程需在醫生監護和指導下進行。
[參考文獻]
[1] 樂杰. 婦產科學[M]. 第5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34.
[2] 徐紅,姚明霞,汪春英.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12~16周妊娠的臨床觀察[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5,13(8):482-484.
[3] 黃西戎.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早孕714例臨床觀察[J]. 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2005,3(21):87-88.
(收稿日期:200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