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調查城鎮女性在婦產科門診進行人工流產的狀況,并對現狀進行分析,為本區婦女保健提出更切合實際的建議,對本區婦女的身體健康給予更全面和科學的指導。方法 對2009年1~5月在武漢市東西湖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門診進行人工流產的425名患者進行詳細的問卷調查,并對其有關方面的相關現狀進行描述性分析。結果 425名接受人流術的患者,最小年齡為17歲,最大年齡為44歲。其中未婚女性74人,有人流史19人,占25.68%;選擇無痛人流52人,占70.27%。已婚女性351人,有人流史100人,占28.49%;選擇無痛人流172人,占49.00%。結論 人工流產只能作為避孕失敗后的補救手段,應加大本區計劃生育技術的宣傳和指導,使更多的女性了解適合自己的避孕措施及預防性病傳播的知識,使更多的女性免于承受人流所帶來的身心的傷害。
[關鍵詞] 人工流產術; 生殖健康; 性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R71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5-131-02
人工流產術是避孕失敗的補救方法,是指妊娠14周以內、因意外妊娠、優生或疾病等原因而采用手術方法終止妊娠[1]。對于女性的生殖健康而言,人工流產可能會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危害,例如感染、出血、人流綜合反應,甚至因某種原因導致終生不孕。我區屬于武漢市城鎮居民區,為了了解我區婦女的人工流產情況,特做本次調查,以期為城鎮婦女的生殖健康及婦女保健做出應有的貢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09年1~5月在武漢市東西湖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門診進行人工流產的425名患者進行詳細的問卷調查,并對其有關方面的相關現狀進行描述性分析。
1.2 方法
對前來就診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相關信息,并采用EXCEL進行整理,用相關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人流患者的相關狀況
425名接受人流術的患者中未婚女性74人,其中有人流史19人,占25.68%;選擇無痛人流52人,占70.27%。已婚女性351人,其中有人流史100人,占28.49%;選擇無痛人流172人,占49.00%。
2.2 人流患者年齡狀況
425名接受人流術的患者,最小年齡為17歲,最大年齡為44歲;其中占比例較高的為17~24歲組和24~31歲組。17~24歲組占所有人流患者的30.59%;24~31歲組占所有人流患者的33.88%。見表1。
2.3 人流患者整體狀況
有過≥3次人流史的患者37例,占8.71%;此次接受人流術時懷孕≥2個月的患者28例,占6.95%;選擇無痛人流的患者224例,占52.94%。
3 討論
人工流產是大多數育齡期女性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它是避孕失敗后懷孕早期所采取的一種用人工方法終止妊娠的補救措施。近年來由于人們性意識的不斷改觀、性保健知識的匱乏以及羞于啟齒的心理,導致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女性日趨增多,且年齡亦有逐年減小的趨勢。
未婚女性在本次調查前已有過人流史的人數比例與已婚女性比例基本持平,未婚為25.68%,已婚為28.49%。這說明她們并未意識到人工流產可能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哪些危害,她們只把妊娠當作意外事件來對待,并未給予自己任何警示。
此外,本次調查顯示17~23歲組的人流患者所占比例位居第二,且未婚女性選擇無痛人流而回避普通人流的比例占70.27%,遠遠大于已婚女性,說明她們對于意外妊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體抵抗能力都較已婚女性弱,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無痛人流來安定自己的身體和心理。
有學者曾對中國的人工流產狀況做了研究,在對人工流產主要原因的研究結果中,人工流產首要原因同樣是未避孕或避孕失敗,未避孕或避孕失敗下的妊娠屬于非意愿妊娠,即本人并不想要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懷孕后選擇人工流產的可能性極大[1]。
24~30歲是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齡,但本次調查發現,我區婦女該年齡階段的人工流產率最高,為33.88%。這些都警示我們要加大我區女性生殖健康和性健康教育的力度,為各年齡階段的人群普及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識,建立對性的正確態度,樹立科學的性觀念,重視性道德,選擇健康的性行為,預防性傳播疾病和消除性犯罪[2]。
[參考文獻]
[1] 樂杰. 婦產科學[M]. 第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68-374.
[2] 徐山洪. 武漢市住院分娩產婦人工流產狀況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6,21(14):1990.
(收稿日期: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