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應用護理觀察量表對青春型分裂癥患者進行評定,以便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和措施。方法 隨機抽取住院青春型精神分裂癥患者85例,在住院不同時期用護理觀察量表進行評定。結果 青春型精神分裂癥患者在入院時、治療2周和4周后各因子3次評分間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 護理觀察量表有助于了解青春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的演變過程,為護理問題、護理診斷及制定護理計劃和護理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護理觀察量表; 青春型精神分裂癥; 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5-72-02
為了更好地觀察住院青春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情變化,筆者自2006年開始應用護理觀察量表對住院青春型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研究,現對85例精神病人護理觀察量表評估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在湖南省株洲市三醫院精神科住院患者中隨機抽取自2006年12月1日~2008年11月30日的青春型精神分裂癥患者85例,其中16~21歲患者45例(56%),男25例,女20例;22~26歲患者40例(44%),男21例,女19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51例(60%),小學及初中34例(40%);婚姻狀況:未婚80例(99.4%),已婚5例(0.6%)。
1.2 方法
在湖南省株洲市三醫院精神科住院患者中隨機抽取自2006年12月1日~2008年11月30日的青春型精神分裂癥患者85例,采用住院患者用的護理觀察量表(NOSIE-30),NOSIE所評定的主要是病人的行為障礙,為頻度量表。按照具體現象或癥狀出現的頻度,分0~4分共5級進行評分。量表評定均由本科護士進行,評定前進行量表一致性測驗[1]。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和分析,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方差分析[2]。
2 結果
見表1。由上可見在入院時,2周、4周各因子評分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隨著精神癥狀的緩解,青春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各方面均有改善,入院4周時社會能力、個人整潔、社會興趣和積極分均明顯提高;抑郁、遲緩和消極分明顯下降。
3 討論
護理觀察量表作為一種評價精神疾病患者行為障礙的工具,有較好的校度和信度;該量表是由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病情縱向觀察進行評定,根據不同時間因子分的評定結果,能夠反映治療效果及病情變化,臨床應用較廣泛,更有利于病情觀察,為護理計劃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據[3]。
應用護理觀察量表對85例住院青春型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評定,結果顯示,護理觀察量表評分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與臨床癥狀表現相一致,隨著病情的好轉、精神癥狀的逐漸減輕或消失,社會能力和興趣、個人整潔等因子分均提高,抑郁.遲緩因子分降低;但22~26歲患者消極分明顯高于16~21歲患者,這與青春型精神分裂癥始發年齡越早,起病就越緩慢,病情發展呈陣發性加劇;始發年齡越晚,起病就越急驟,病程在短期內就能達到高潮的特點一致。
青春型精神分裂癥臨床癥狀的特點是:以思維聯想障礙為主的整個精神活動的異常,出現不協調的精神運動性興奮。其精神癥狀內容變化莫測。如情緒波動大、喜樂無常,時而大哭,時而大笑,轉瞬又變得大怒,令人難以捉摸;動作幼稚、愚蠢、作鬼臉、玩弄糞便、吞食蒼蠅、傻笑,使人無法接受[4]。
4 針對患者以上病情特點制定相應護理對策
4.1 注意安全
由于青春型患者發病時大多興奮躁動,常會發生傷人、傷己的行為,因此要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防止傷人傷己。早期治療:由于青春型精神分裂癥大多發病急.興奮躁動,所以此類患者應及早住院治療。此型患者得到積極治療后,癥狀可以緩解得很好,幾乎能恢復到病前水平。督促患者堅持服藥,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修養環境和作息制度,勞逸結合,保證充分的睡眠時間。
4.2 積極開展康復訓練護理
首先從簡單勞動做起,逐項訓練,按時間順序安排具體的訓練內容,同時加強生活護理,防止其吃不潔食物和臟物。如夜班護士7:00督促患者起床,整理床單位,洗臉刷牙,保持清潔干凈;并組織病人排隊進餐,飯后再洗刷。四人互為一組,并相互檢查監督。巡班護士于治療前組織患者進行娛樂活動,治療后開始康復技能訓練,其主要內容包括社會技能訓練,保持個人衛生,提高社交能力等。
4.3 開展工娛療法及護理
開展工娛療法,不但可以促進患者的自理能力,還能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改善人際關系,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消極情緒和行為。具體護理措施:每天9:00~11:00由娛療室的護理人員組織患者分組活動,可將患者分成4組,即打球為一組;閱讀、欣賞、講故事為一組;健身器材訓練為一組;棋類、牌類為一組;每半小時互換。工娛治療是通過工作、學習、娛樂和文體活動,緩解精神癥狀,促進疾病康復,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治療方法[5]。
總之,臨床上無論是發病年齡早晚,都應采取全程的軀體、心理、康復三位一體的綜合性治療和護理,而且所有的護理對策的制定和實施都應在抗精神病藥物使病人的癥狀得到較好的控制的前提下進行。
[參考文獻]
[1] 張明園. 精神科量表評定手冊[M]. 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216- 219.
[2] 胡景榮,張金橋,聞會英,等. 應用護理觀察量表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評定分析[J]. 河北職工醫學院學報,2007,24(3):44-46.
[3] 張倬秋,張強. 護士觀察量表在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應用與探討[J]. 上海精神醫學,2006,18(5):291-293.
[4] 沈玉邨. 精神病學[M]. 第4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740.
[5] 陳彥方. CCMD-3相關精神障礙的治療及護理[M].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79.
(收稿日期:200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