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寄宿生;管理;問題;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7[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0463(2010)03(B)—0009—01
近幾年來,為了優化教育資源,我縣學校布局結構調整的步伐大幅加快。與此同時,寄宿制學校的寄宿生人數也在不斷增加。而學生“寄宿”過程中不僅僅是需要解決“住”的問題,更需要人性化、規范化的管理,以使學生在寄宿期間學有所長、人格逐步健全,從而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
一、寄宿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寄宿生拿起行囊來到學校,就意味著離開父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生活。但與此同時,一些學生出現了不適應狀況,為數不少的學生還暴露出許多不良行為習慣:有的舉止不雅,滿口臟話,行為粗魯,衛生習慣差;有的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常與別人發生沖突;有的有小偷小摸的惡習;有的就寢以后看小說、吃東西;有的晚上偷偷地溜出去上網、打游戲,或者去偷摘農戶的瓜果;有的甚至有缺、曠課行為。在高年級的一些學生中還存在著拉幫結伙欺負弱小的行為,甚至出現敲詐、收保護費等違法行為。所有這些問題,雖然存在于一部分學生中,但卻時刻影響著全體寄宿生的健康成長。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青春期心理矛盾凸顯。一是自豪感與自卑感交織。進入中學后,學生產生了長大了的自豪感,但是面對激烈的競爭,學生會感到不適應,在遭受挫折后會產生自卑感。二是輕松感與被動感交織。一些學生認為只要自己還像小學那樣學習就可以學好知識,但是思想上的放松往往會形成學業不理想的被動局面。
2.學生因人際交往能力的欠缺會產生多種不良情緒。學校經過合并、整合后,一些不善于人際交往的學生不多與新教師接觸,且師生問缺乏有效溝通,加之教師的教育方法不當,以及同學間的矛盾未能得到很好的處理等,都會使學生產生焦慮、厭學、自暴自棄等情緒。
3.家庭教育失當。調查表明,家庭教育缺失,以及父母對孩子管教太嚴、對孩子管教態度不一致等,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4.社會不良思想的影響。讀書無用論、拜金主義、哥們義氣等不良思想對正在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青少年影響較大。
二、強化寄宿生管理的對策
1.強化寄宿生管理,首先要有一套完善的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如寄宿生衛生值日制度、請假制度、就餐及休息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完善要有學生、教師及家長的共同參與和密切配合,以讓每一個學生在這些制度的約束下健康成長。同時,教師應結合平時的教育對這些制度加以滲透,努力營造和諧、安全的校園氛圍。
2.制度落實的關鍵是要有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一套好的管理制度,只有讓具有良好素質的人去操作和實施,才會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果。這支良好的管理隊伍應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去培育學生、引導學生。管理者對每一個學生負責,也是對每一個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為了使寄宿生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學校可以組成以政教處領導、年級組長、班主任、生活指導教師為主的寄宿生管理隊伍,并有針對性地開展一系列活動。如學校政教處、團委和學生會等可在每一學年的第一學期組織開展歷時一個月的寢室文化節活動,并精心策劃一些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主參與的德育活動。每當這樣的活動開展時,學生主動參與學校德育工作的積極性則會得到空前的發揮。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和創造,一大批文明寢室、個性寢室等就可涌現出來,一份份由學生自己編寫、制訂的寢室公約也會由此誕生,此時的寢室也才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家”,并成為學生鍛煉自我、完善自我的場所。寄宿生管理工作非常繁雜、辛苦,這也要求管理人員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并深入到學生中去。傾聽學生心聲。而當學生存在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后,管理人員的心中就不是苦而是甜了。
3.通過多種方式,豐富寄宿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為了豐富寄宿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學校可在課后開放學校閱覽室、多媒體室,讓學生在廣闊知識的海洋中遨游,還可把校園廣播電臺作為學生傳遞心聲、放松心情的平臺,而適時安排一些演出、講座等活動則既充實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又讓學生受到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