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物理教學;快樂教學法興趣;情境;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0463(2010)03(B)—0036—02
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美化教學手段,讓學生帶著興趣快樂學習
教師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要有一個清晰、理性的預設,這樣才能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化解教學難點,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物理的快樂,使其能夠專心致志地學習物理,學懂物理。
1.以實驗為依托,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絕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規律都由實驗歸納得出。引導學生做好物理實驗,可以讓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愉悅,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例如,在講授“流體的流速與壓強大小變化的關系”時,教師可在做紙條如何運動、硬幣跳高、乒乓球會怎樣運動等實驗前,引導學生猜想可能出現的結果,繼而讓其親自實驗,對比想象的和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然后再逐步引導學生分析和總結實驗,并解釋“在火車站,人為什么要站在安全線以內”、“汽車駛過時,路面上的樹葉、灰塵怎樣運動”等與生活相關的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在親自動手、反復實踐中將產生極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他們的觀察能力、分析實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會逐步得到提高,并在終身難忘的小實驗中獲取和鞏固知識。
2.合理運用直觀教具,使抽象問題簡單化
物理學中有一些概念、規律很抽象,教師可收集或自制相關教具、學具,在授課時演示或讓學生操作,把抽象的概念或規律直觀形象地演示出來。例如,在講授“內燃機”時,由于常見的內燃機是不透明的,內部工作過程不易觀察。因此,教師可用內燃機模型來演示工作的物理過程,讓學生通過直觀現象清楚地看到活塞上下運動及兩個閥門的開閉情況,理解內燃機內部的體積、壓強、內能如何變化,以及它的工作原理。最后再由教師引導學生用簡單的數字“14221”總結它的工作過程,從而減輕學習困難,體驗了解知識的喜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使用現代教學手段構建快樂課堂,破解教學難點
在物理教學中,很多演示實驗由于器材和條件所限,實驗的可見度小,效果差。這時,教師可結合物理教學內容的需要,使用實物投影、計算機輔助、網絡課件等先進手段來輔助教學,以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做演示實驗“磁場”時,由于學生是坐在座位上的,只有前排學生能看清楚。有時又由于磁針太小,就連前排的學生也很難看清楚,為了增加效果,教師只能把實驗送到學生面前巡回展示。而使用了實物投影儀后,我將磁鐵和磁針全部放在投影儀上,整個現象清晰可見。又因為解釋實驗原理的多媒體頁面色彩鮮艷,圖像生動形象,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使枯燥的物理問題趣味化,讓學生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學習物理的樂趣。
4.插入風趣語言,活躍課堂氣氛
物理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很強,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準確、清晰為前提,但若完全拘泥于這種語言風格,則會使人產生呆板、沉悶的感覺。相反,若能適當使用一些活潑、形象、有趣的語言,則會活躍教學氣氛,給人一種輕松、愉快的體驗。例如,在講解“照相機成像”時,我給學生講了一個“照相”的笑話:某君照相時,頭頂地,腳朝天。大伙兒問他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機只能成倒立的像。學生聽到后,在發出陣陣笑聲的同時,也牢牢地記下了照相機成像的特點。此法的運用,不僅調節了學生的情緒,也有助于他們理解教學內容。
二、活化教學設計,創設各種學習情境
1.激發興趣,創設引發好奇心的情境
初中生的情緒容易波動,學習持久性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情境不斷地激發學生興趣,引發他們的好奇心,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例如,在“做功與內能的改變”這一課的演示實驗前,我讓學生猜測突然用力壓縮厚玻璃筒中的空氣時,會看到什么現象。在學生提出幾種不同的假設后,我再進行演示實驗。當棉花瞬間燃燒的現象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后,我及時引導學生歸納:壓縮空氣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空氣內能增大,溫度升高,使棉花達到著火點而燃燒。這樣的教學過程使學生感到學習物理是快樂的,知識也便自然而然地牢固掌握了。
2.巧妙設疑,創設引發思維活動的情境
在學習活動中,創設問題情境能有效地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的創造思維得到發揮。例如,在學過重力概念后,我引導學生考慮:“假如沒有重力,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將有什么不同?”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不論成績好壞,都積極思考,參與討論,表達自己的見解,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了。
三、優化師生關系,巧用情感激勵
快樂教學就是要創設一種愉悅、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從而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而若要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還要學會做一名“快樂教師”,用“快樂”的心情、“快樂”的情趣、“快樂”的方式來實施課堂教學,并用這種“快樂”的“磁性”去吸引學生、影響學生,使學生樂于接近教師、樂于接受教育,從而成為學習中的“快樂學生”。
此外,由于物理內容難度逐漸遞增,特別是在“力學”和“電學”后期的較難章節,學生極易出現成績滑坡和學習情緒低落的現象。對此,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及時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在發現他們學習中的不足時,不僅要給予適度的批評,也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使其在成績進步后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在物理教學中實施“快樂教學法”,不僅要求教師發揮自身優勢和學科優勢,還要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巧妙地設計教學程序。只有長期堅持,方能使學生由表面的感觀快樂轉化為內在的學習快樂,長期保持愉快的學習狀態。最終自覺地克服學習困難,維持學習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