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兩種三聯療法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分析我院采用兩種三聯方法治療的消化性潰瘍患者92例臨床資料,并進行比較。結果 治療組有效率91.3%,Hp根除率84.8%;對照組有效率78.3%,Hp根除率54.3%,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消化性潰瘍對Hp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同時可抑制胃酸,增強抗生素活性,并且具有療程短、副作用小、患者依從性好的優點,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消化性潰瘍;質子泵抑制劑;比較
[中圖分類號] R573.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6-50-02
近年來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PU)在臨床上呈上升的趨勢,具有病程長,發病率高,合并癥廣的特點,其致病因素多樣,病因主要為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 pylori,Hp)感染,此外飲食衛生差、無規律及藥物濫用等也是其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1]。我們采用三聯療法治療PU患者92例,并對其療效和Hp根除率進行臨床觀察,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住院或門診2006年6月~2009年6月接受治療的活動期消化性潰瘍并Hp陽性患者92例,其中男59例,女33例,年齡17~67歲,其中胃潰瘍(GU)25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DU)67例。入選標準:內鏡確診為PU活動期,且所有病例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試驗或者C呼氣試驗均陽性,且所有病例l周內均未接受其他抗潰瘍藥物的治療。所有病例均經病理檢查排除惡變,潰瘍大小在0.3~2.0cm,潰瘍個數不超過3個。排除標準:有胃、十二指腸手術史;有嚴重心、肝、腎、血液系統疾病患者及不能按醫囑服藥的患者。根據就診順序隨機分成兩組,兩組間潰瘍發生部位、并發癥情況、年齡、病程等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臨床表現上腹痛,性質多為灼痛,慢性過程,周期性發作,發作時上腹痛呈節律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無刺激性飲食,減輕精神壓力,兩組患者均予以阿莫西林50mg/(kg·d)和甲硝唑15mg(kg·d),均分為3次口服。在此基礎上,治療組加用奧美拉唑0.8mg/(kg·d),頓服;對照組加用膠體枸櫞酸鉍8mg/(kg·d),每日3次口服。兩周用藥結束后兩組分別繼續使用奧美拉唑及膠體枸櫞酸鉍治療4周,停藥4周后復查胃鏡及呼氣試驗,觀察患兒潰瘍愈合及幽門螺桿菌根除情況。服藥期間囑患者記錄癥狀緩解情況及其藥物不良反應。
1.3療效判定[2]
療程結束后,復查胃鏡觀察潰瘍愈合的情況,其判斷標準采用日本內鏡判斷良性潰瘍的三期六段標準來評估。治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胃鏡復查潰瘍完全愈合,慢性胃炎無典型的黏膜斑、充血、水腫及糜爛出血。好轉: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減輕,胃鏡檢查消化性潰瘍潰瘍面基本愈合,慢性胃炎胃黏膜黏膜斑、充血水腫明顯減輕,潰瘍達愈合過程期(H2)。無效:臨床癥狀無緩解或加重。
腹痛按0~3級分度[2],0級:無疼痛癥狀;1級:輕度疼痛,但未影響到工作、生活;2級:中等度疼痛,可影響到工作、生活;3級:重度疼痛,需休息。Hp根除:停藥4周后快速尿素酶試驗及呼氣試驗均轉陰。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兩組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具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
見表1。
2.2兩組Hp的根除率及腹痛緩解情況比較
治療組Hp根除39例,占84.8%;對照組Hp根除25例,占54.3%,兩組率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1周后治療組腹痛緩解率100%、反酸緩解率95.7%,明顯高于對照組80.4%、84.8%(P<0.05)。
2.3不良反應
對照組惡心1例,胃部不適2例,腹瀉2例,治療組患者無明顯藥物不良反應,兩組均未影響用藥,均未對癥用藥。
3討論
消化性潰瘍是人類常見疾病之一,有報道消化性潰瘍的患病率高達5%~10%,Hp感染、胃酸過多等因素是引起胃十二腸指腸潰瘍的最主要原因[3]。在正常生理情況下,胃、十二指腸黏膜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復機制,只有當某些因素損害了胃、十二指腸的防御和修復機制才可能發生胃酸/胃蛋白酶侵蝕黏膜而導致潰瘍的形成。
鉍劑于體外和體內均可殺滅胃幽門螺桿菌(Hp),但其副作用大,患者依從性差,在服藥后部分患者可出現消化道癥狀、惡心、胃部不適、舌苔發黑,長期服用還可能造成重金屬蓄積中毒,而抑酸劑中的H+受體拮抗劑不僅潰瘍治愈率低,并且可以誘導耐藥,導致潰瘍復發。而奧美拉唑為質子泵抑制劑,是一種更有效的H+-K+-ATP酶及泌酸抑制藥,可快速抑酸使胃內pH快速而持久地維持在較高水平,可創造適合抗生素發揮殺滅Hp作用的條件,能特異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通過抑制壁細胞膜上的H+-K+-ATP酶的活性達到抑酸的作用,可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環節,能迅速有效地抑制基礎和餐后胃酸分泌,腹部疼痛癥狀緩解快。而胃壁細胞的泌酸功能的恢復依靠24h后重新合成質子泵,一次性足量給奧美拉唑可持續作用24h,有利于潰瘍的愈合。此外大量資料表明,根除Hp能顯著降低潰瘍的復發,并能顯著改善慢性胃炎的黏膜糜爛,已成為防治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結果表明,以奧美拉唑為基礎用藥的三聯治療方法無論是療效還是Hp的根治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的三聯療法,且在治療期間未觀察到不良反應。
奧美拉唑聯合甲硝唑、阿莫西林膠囊三聯療法治療Hp感染的消化性潰瘍起效迅速,具有胃內穩定性較高,潰瘍愈合率高、耐藥性產生低、療效好的特點,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胡林,劉苓. 幽門螺桿菌耐藥性的研究進展[J]. 貴州醫藥,2009,33(10):952-956.
[2] 陳曦,張明,金偉華. 三種方案緩解消化性潰瘍引起疼痛的成本效果分析[J]. 西南國防醫藥,2009,19(11):1085-1087.
[3] 桂少清. 奧美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58例臨床觀察[J]. 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9,7(9):62.
(收稿日期:200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