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咯血的療效。方法 急癥咯血患者64例隨機分為兩組,中西醫結合組36例,使用自擬秘血散加酚妥拉明;對照組28例,用酚妥拉明靜滴。結果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癥咯血比單純西藥有明顯的差異,平均止血時間有非常顯著性差異。結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癥咯血比單純西藥有明顯的優越性。
[關鍵詞] 咯血;自擬秘血散;酚妥拉明
[中圖分類號] R44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6-54-02
咯血是指血從肺、氣管而來,經咳嗽咯出,痰血相兼、痰中帶血絲或純血鮮紅間雜泡沫的病證,是呼吸系統常見的急癥,發生率20%~90%,多見于肺結核空洞、支氣管擴張、肺癌或二尖瓣狹窄、血液病等疾病,大咯血可造成窒息或嚴重失血性休克,其中窒息是造成咯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對大咯血患者的搶救是至關重要[1]。筆者近年使用自擬秘血散配合西藥治療咯血36例,并與單用西藥治療者28例對照。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64例均為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急診患者,全部經過血常規、血沉、痰培養或痰中找抗酸桿菌或癌細胞、胸片、胸CT、纖維支氣管鏡等檢查,確診為肺結核、支氣管擴張、肺癌、二尖瓣狹窄或血液病等疾病。其中肺結核9例,支氣管擴張34例,肺癌14例,二尖瓣狹窄5例,血液病2例。64例患者隨機分兩組,中西醫結合組36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齡21~76歲,平均43.2歲;對照組(西藥治療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齡23~79歲。經統計學處理,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 中西醫結合組使用自擬秘血散,主要成分有生大黃、仙鶴草(重用)、三七、白芨等,每次6g,每日2~3次,5~7d為一療程。同時采用酚妥拉明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靜滴,每日1次,用藥1~2次后,再根據病情使用1~3次。
1.2.2 對照組采用酚妥拉明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靜滴,每日1次。兩組均予以常規輸液、適量輸血、糾正電解質紊亂等對癥治療,1周后評估療效。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
2結果
中西醫結合治療組痊愈25例,顯效7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65%;對照組痊愈15例,顯效2例,有效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6.84%,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6.18,P<0.05)。治療組平均止血時間為(86.15±32.16)h,對照組平均止血時間為(119.78±29.19)h。經統計學處理,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顯著優于西藥對照組(χ2=6.18,P<0.05),平均止血時間顯著少于西藥對照組(t=4.9102,P<0.01)(表1)。
3討論
凡肺絡損傷,血經氣道咳嗽而出,或純血鮮紅,間夾泡或痰血相兼,或痰帶血絲,均稱為咳血,又稱嗽血、咯血。多因外邪犯肺、肺火上炎、陰虛火旺以以致肺絡損血液妄行,溢入氣道而成。外邪、飲食、情志、勞倦往往是咯血誘發或加重的因素[2]。咯血量每次少于100mL為小量咯血,100~300mL為中等量咯血,超過300mL為大咯血。咯血可引起窒息或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對本病的治療,按照急則治其標的原則,急救首要的原則是迅速止血、確保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與休克。使用自擬秘血散治療咯血,經驗證療效顯著,能縮短止血時間,優于西醫常規治療,且無不良反應。
血液流變學檢查顯示,咯血患者,尤其是病程較長者,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黏滯凝集性增高狀況。應用本方中藥可使各項異常升高指標明顯下降,西藥組無此作用。治療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急癥咯血比單純西藥有明顯的差異,平均止血時間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急癥咯血比單純西藥有明顯的優越性。
兩組均選用非止血藥的酚妥拉明,酚妥拉明有直接擴張血管平滑肌作用,它使肺血管阻力降低,血液從肺部流向周圍血管而起內放血作用,從而有效降低肺動、靜脈壓,減輕肺淤血而使咯血停止,尤其對肺動脈高壓、心功能不全者適宜[3,4]。另外,確保咯血病人的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與休克、治療原發病,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302-1305.
[2] 周仲瑛. 中醫內科學[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346-347.
[3] 程國玲,韓明鋒,吳敏. 垂體后葉素與酚妥拉明治療咯血的臨床對比觀察[J]. 臨床肺科雜志,2005,10(6):778.
[4] 李建民,關晶. 酚妥拉明對大咯血臨床療效觀察[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23(4):423.
(收稿日期:200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