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方案治療晚期大腸癌的療效與毒副反應。方法 30例晚期大腸癌患者均采用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治療,治療方案為: 奧沙利鉑130mg/m2,第1天靜滴,持續靜點>2h,卡培他濱2500mg/m2,分早晚2次口服,第1~14天,21d為1個周期,每例患者至少4個周期及以上治療。結果 30例患者均可評價療效:CR 0例,PR 12例,SD 10例,PD 8例,總有效率(CR+PR)為40.0%。毒副反應:主要表現為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感覺神經毒性、手足綜合征、腹瀉、口腔黏膜炎為主,對癥處置后病人均可耐受。結論 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方案治療晚期大腸癌療效肯定,毒副反應小,患者易耐受,生活質量提高。
[關鍵詞] 奧沙利鉑;卡培他濱;化療;大腸癌
[中圖分類號] R73-36+1;R735.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6-122-02
晚期大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幾年大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手術是大腸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但大腸癌根治術后仍有50%病例復發和轉移[1]。化療為治療晚期大腸癌的主要手段。近年來,國外有多中心臨床研究,觀察應用兩種單藥對腸癌有效的新藥卡培他濱聯合草酸鉑治療晚期復發或轉移性大腸癌的療效,取得了33%~65%的有效率。2008直腸癌臨床指南推薦XELOX(CapeOX)方案用于晚期結腸直腸癌的化療[2]。為觀察該方案的療效及病人的耐受性,我科于2005年12月~2008年6月采用奧沙利鉑加卡培他濱(XELOX)方案聯合化療治療晚期大腸癌30例,觀察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觀察病例30例,年齡33~74歲,中位年齡53.5歲。其中直腸癌8例,結腸癌22例,全部為晚期病例。術后復發者18例,因局部浸潤或遠處轉移而不能手術者12例。有可測量病灶,病人KPS評分>60分,停用任何其他抗腫瘤治療。病人化療前簽化療同意書。
1.2治療方法
奧沙利鉑130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緩慢靜滴,>2h,第1天,卡培他濱2500mg/m2,分早晚2次口服,第1~14天,21d為1個周期,每例患者至少3個周期及以上治療。每3個周期評價療效1次,若出現病灶進展則停藥,病人體質下降不能承受化療或出現嚴重毒副反應停藥。
1.3評價標準
所有病例均采用CT、腸鏡等方法判定療效,按RECIST標準評價腫瘤治療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疾病穩定(SD)和疾病進展(PD),毒副作用按WHO毒性反應分級標準評定分為0~Ⅳ度。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按奧沙利鉑專用分級標準評定。
1.4近期療效
入組30例均完成3個周期以上化療,所有患者連續3個周期評價療效,無一例完全緩解,部分緩解12例(40.0%),穩定10例(33.3%),進展8例(26.7%),總有效率40.0%。
1.5不良反應
主要表現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感覺神經毒性、手足綜合征、腹瀉、口腔黏膜炎,對癥處置后病人均可耐受,無喉痙攣病例發生。30例患者白細胞下降Ⅰ~Ⅱ度發生46.7%(14/30),Ⅲ度發生率6.67%(2/30),無Ⅳ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主要為惡心、嘔吐Ⅰ~Ⅲ度,發生率為56.7%(17/30);周圍神經毒性Ⅰ~Ⅱ度73.3%(22/30),均為可逆性,通過保暖,避免受涼,同時使用維生素B1、B12營養神經治療后患者可耐受;手足綜合征33.3%(10/30),其中有2例出現雙下肢皮膚潰瘍、水皰和疼痛,經停用化療,同時口服維生素B6及外用藥后逐漸恢復。腹瀉30%(9/30)。口腔黏膜炎Ⅰ~Ⅱ度43.3%(13/30)。不良反應經相應對癥處理后均在短期內恢復,沒有不可逆的嚴重反應及治療相關性死亡病例出現。
2討論
奧沙利鉑是繼順鉑和卡鉑之后的第三代鉑類化療藥物,屬于新一代鉑類衍生物,具有水溶性高、毒性低和抗癌譜廣等特點,與5-FU有明顯的協調作用,奧沙利鉑通過烷化復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鏈內和鏈間交聯從而抑制DNA的合成和復制,進而誘導細胞凋亡[3]。奧沙利鉑的腎毒副作用、骨髓毒副作用均較卡鉑及順鉑為輕,它特有的毒性反應,主要是神經毒性,表現為外周感覺神經的異常,指(趾)端或口周麻木及遇冷后加重[4]。其發生率隨奧沙利鉑的累積劑量增加而增加。應用奧沙利鉑化療期間避免進冷飲、冷食,避免用涼水洗手洗腳,避免觸摸冷的物品,注意手腳保暖。卡培他濱(cap,xeloda,希羅達)是新一代口服氟尿嘧啶類藥物,屬嘧啶類抗代謝藥物,是5-Fu前體,只有在腫瘤細胞內經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激活變為氟尿嘧啶才具有抗腫瘤活性,腫瘤組織的胸腺嘧啶磷酸化酶濃度遠高于正常組織,所以正常組織活化的5-Fu 濃度較低,受到的損傷少;獨特的腫瘤細胞內酶激活機制,這一點使卡培他濱具有了高度的選擇性或靶向性,可以在提高療效的同時減少毒副作用。國際大規模臨床數據試驗顯示卡培他濱單藥治療結直腸癌的有效率達26%,較傳統的5-Fu單藥有效率20%有所提高。體外實驗[5]表明卡培他濱與奧沙利鉑聯合可較這兩種單藥更有效的抑制cxf280人結腸癌細胞株的生長,奧沙利鉑可特異性上調腫瘤中的tp酶,因此在增加卡培他濱效能的同時并沒有增加毒性反應。
本組結果顯示,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方案治療晚期大腸癌療效肯定,毒副反應小,患者易耐受,生活質量提高。
[參考文獻]
[1] 羅忠芬,陳世耀. 大腸癌[M]. /見陳灝珠主編.實用內科學. 第1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793.
[2] 李玉升. 直腸癌輔助治療新進展[J]. 癌癥進展雜志,2009,7(4):409.
[3] Scheeff ED,briggs JM,howell SB. molecular modeling of the intrastrand guanine-guanine dna adducts produced by cisplatin and oxaliplatin[J]. Mol Pharmacol,1999,56:633.
[4] 林萬隆. 奧沙利鉑的藥理作用及臨床作用[J]. 中國腫瘤臨床,2000, 27(11):872-874.
[5] Cassidy J,Twelves C,van Cutsem E,et al. first-line oralcapecitabine therapy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a favorable safety profile compared with intravenous 5-fluorouracil/leucovorin[J]. Annoncol,2002, 13:566.
(收稿日期: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