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水滸傳》中的“天罡地煞”

2010-01-01 00:00:00孫嬋玉
群文天地 2010年3期

《水滸傳》中的“天罡地煞”一說,在研究《水滸傳》的相關資料、著作中,前人提到的并不多,有關的深入研究更是寥寥可數,而且它們大多是非體系化的,主要涉及以下三點:

一、有關《水滸傳》中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人物的演變情況

《水滸傳》成書以前,最初,在宋代的相關史料記載中,大多出現的都只是一些零散的人物,主要包括:宋江、楊志和史斌(史進)。而有關三十六人的描述,確有記載的,僅有(宋)王偁的《東都事略·候蒙傳》:“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宋江等三十六人的起義,確實是北宋末年的真人真事。然而在這一史料中只說了人數,并沒有具體的人物描述。之后周密在《癸辛雜識續集》中以《東都事略·候蒙傳》為據,載龔圣與《宋江三十六贊》,第一次提出了關于三十六人的具體描述,這些描述并非全都是沒有根據的,但應該已有不少敷衍的成分。到了元朝,無名氏撰《大宋宣和遺事》,第一次提出了“三十六天罡”的說法,宋江等人的故事由此開始帶上了一絲神秘的色彩。在之后的一些雜劇中,譬如高文秀的《黑旋風雙獻功雜劇》、康進之的《梁山泊黑旋風負荊雜劇》等作品中,才開始頻繁地出現“聚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的文詞。在此基礎上,水滸傳的作者添加了七十二地煞之名,寫出了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個人物的具體故事。明代郎瑛在《七修類稿·辨正類·宋江原數》中寫道:“但貫中欲成其書,以三十六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 同樣的論述,清代俞樾的《小浮梅閑話》、近代錢靜方的《小說叢考·水滸演義考》等作品中也都有所表達。

從零散的人物到三十二天罡再到天罡地煞,這一連串的演變情況,清代梁玉繩的《瞥記·雜事》、焦循的《劇說·卷五》、俞樾的《小浮梅閑話》以及近代葉德輝的《乾嘉詩壇點將錄》等作品中都曾有過一定的描述。

二、有關“天罡地煞”這一名詞的星象學解釋

清人程衡穆在《水滸傳注略·第七十卷》中注釋天罡星三十六員、地煞星七十二員時,認為:“《隋書·天文志》引《京房集·星章》所載妖星三十六,與此三十六名互異。其地煞星無考。”《宋史·天文志》中也記載有三十六妖星。王同舟在此基礎上,認為:《水滸傳》中的三十六天罡可能是從三十六妖星處得到啟發而創造出來的,與民間盛行的星辰崇拜有關。而天罡地煞的具體名稱則可能是作者根據人物的性格、地位等命名的。

三、有關天罡地煞產生的原因

王同舟在《地煞天罡:<水滸傳>與民俗文化》一書的第十二章中,運用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識,對天罡地煞的來歷比較有體系的做了一些分析,概括了包括成書、流傳的民間方式,數字崇拜,星辰崇拜等在內的一些原因。本文將在后文中對此作進一步的理解和分析。

從以上三點中可以看出,前人所做的研究更側重于對產生“天罡地煞”的考證及其民俗原因的探究,本文意在此基礎上做進一步的研究,從著重探討“天罡地煞”對《水滸傳》文本本身的影響入手,來探討這個問題。

涉入正題之前,先做一點說明:《水滸傳》有很多版本,本文所采用、依據的版本,是一百回本,“人民文學出版社以容與堂本為底本,參照天都外臣序本、楊定見序本等整理出版此書,出版于1975年,1981年修訂重印,在社會上和學界都產生了很好的影響?!?/p>

(一)

與《水滸傳》中的“天罡地煞”相似的是,中國的古典章回小說,往往都有一種特定的結構形式——榜?!八^‘榜’,就是公布的名單,它意味著某種范圍的劃定和秩序的排列?!逼┤纭段饔斡洝分械木啪虐耸浑y,《封神演義》中的封神榜,《花月痕》中的花榜,《儒林外史》中的幽榜,《紅樓夢》中的情榜……《水滸傳》中自天而降的石碣上所刻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不妨可以看作是一張天榜。

“通過公榜、張榜或揭榜,把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按某一范圍和標準作一歸類,或在小說開始作一總結,或在小說中間作一提示,或在小說結尾作一收束,目的是將眾多的人物與事件統領起來,給讀者一個總體的把握和印象。”這是榜的主要作用。

然而,如果對榜的形式運用不得當,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十分嚴重的。《水滸傳》便是如此,“天罡地煞”一說影響到了整部書結構的嚴密性,故事不再完全是由它本身的力量推動,一些人物、情節缺乏邏輯性地盲目附和此一說,“生搬硬湊”的痕跡十分明顯;同時,它又成了書中的“萬金油”,許多不合理的情節,在它的簡單粉飾下輕易就得到了認證,從而使得全書生命力大打折扣。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征方臘”為界,前后傷亡情況大相徑庭

《水滸傳》一書中,大大小小,有過多次的激戰。倘以“征方臘”為界,對照前后激戰中的傷亡情況,可以發現實在是有很多矛盾,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征方臘”之前,梁山泊好漢中,除了晁蓋(不屬于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將)以外,未折一員;然而到了“征方臘”時,卻是場場皆有陣亡,到最后“止有二十七人見存”。

書中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宋江計點大小頭領共有一百八員時曾有一段話說:“……自從晁蓋哥哥歸天之后,但引兵馬下山,公然保全,此是上天護佑,非人之能??v有被擒之人,陷于縲紲,或是中傷回來,且都無事。被擒捉者,俱得天佑,非我等眾人之能也。今者一百八人,皆在面前聚會,端的古往今來,實為罕有!……”正如宋江所言,“征方臘”之前,那么多次的爭戰,一百八人中卻一員未失,這不能不說已經是一種神奇。書中有兩回突出地證實了這一點。

第五十二回“李逵打死殷天錫,柴進失陷高唐州”中,爭戰異常的激烈,情況非常不利,書中寫道:“宋江撇了劍,撥回馬先走,眾頭領簇捧著盡都逃命。大小軍校,你我不能相顧,奪路而走。……宋江人馬,大敗虧輸?!?在如此一面倒的情況下,梁山一方卻仍然能“雖是損折了些軍卒,卻喜眾頭領都有。”

同樣的,在第五十五回“高太尉大興三路兵,呼延灼擺布連環馬”中,呼延灼利用連環馬軍大敗宋江軍馬。在連環馬軍漫山遍野直沖而來的陣勢下,宋江軍馬簡直可以說是潰敗。然而即便如此,梁山好漢們仍是有驚無險,書中對于這一次潰敗之后的傷亡情況,有這樣一段描述:“就水寨里整點人馬,折其大半。卻喜眾頭領都全,雖然折了些馬匹,都救得性命?!屑吡恕D啰中傷帶箭者,不計其數?!?/p>

然而到了“征方臘”以后,梁山好漢的命運中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神奇了,相反的,簡直可以說是厄運連連。書中自第九十一回起開始進入“征方臘”階段:九十一回折了三員將佐,九十二回折了五員,九十三、九十四回各折了三員,九十五回折了九員,九十六、九十七回各折了六員,九十八回折了二十四員,共計五十九員。回回損兵折將,相比“征方臘”之前,死亡率實在是高得驚人。

在戰斗激烈程度并沒有明顯差異的情況下,前后傷亡情況相差如此之大,這實在是不合邏輯。

2、更牽強的是,在“征方臘”之前就算是多危險的情況,梁山好漢都可以化險為夷;到了“征方臘”時,卻連一點小病小痛都可以要了好漢的命,一百零八將的戰斗力、防御力明顯大幅下降,前后簡直判若兩班人馬。生編硬造的痕跡也未免太重了。

在“征方臘”之前,梁山好漢們的命運中也曾出現過多次的險情。但是,他們在陣前受傷后往往會被死命救回;被活捉后能夠毫發無損的歸來;受了傷后,不管輕重,也盡能得到醫治。譬如在書中第六十八回“宋公明夜打曾頭市,盧俊義活捉史文恭”中寫道“陣前受傷后被救回”一事:“史文恭奮勇趕來,神槍到處,秦明后腿股上早著,倒攧下馬來。呂方、郭盛、馬麟、鄧飛四將齊出,死命來救。雖然救得秦明,軍兵折了一陣,……”又如書中第八十八回“顏統軍陣列混天象,宋公明夢授玄女法”中,有一段關于“李逵活捉后被換回”的描述。同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在這么多次的險情之中,最驚險的一幕出現在第八十四回“宋公明兵打薊州城,盧俊義大戰玉田縣”中,這一回中說道張清被射一事:“……張清叫聲‘阿也’,急躲時,射中咽喉,翻身落馬?!睆埱灞簧洌耸窃凇罢鞣脚D”之前,當喉一箭,尚能不死,算是全書最驚險的一次死里逃生了。

然而到了“征方臘”之時,梁山好漢們的生命就再也沒有那么多保障了,他們的死亡簡直可以說是輕易至極:陣前受傷后不一定會被救回;被活捉后可能會被就地解決;毒箭出場了,神醫也離開了,受傷后會得不到醫治,輕易死掉。在折損的五十九人中,死于兩將對壘的(未被及時救回,尚算正常死亡的)僅有二十人,其余三十九人或死于意外,或俘虜后被殺,花樣齊出,無所不有:二十人死于亂軍之中,或被箭射死、被炮轟死,或被馬踏死、被槍戳死;三人中藥箭而死;四人落水淹死;二人被俘虜后殺死;三人被砸死;二人從高處墜下而死;三人受重傷醫治不痊而死;阮小二自刎而死;最可笑的是丁得孫,竟然是被路邊一毒蛇毒死的。

何以前后相差如此之大?簡直有一點匪夷所思。然而,倘若究其原因,細細思來,不過是“天罡地煞”之說在作祟。書中第九十三回“混江龍太湖小結義,宋公明蘇州大會垓”中,吳用對宋江曾有一段勸導之言,說道:“……當初破大遼之時,大小完全回京,皆是天數。今番折了兄弟們,此是個人壽數?!庇秩珪┗赜性姙樽C:“百八英雄聚義間,東征西討日無閑。甫能待得功成后,死別生離意莫還?!本痛艘饬x而言,《水滸傳》不過是一個英雄聚義又離散的故事,是一個“天罡地煞”由散而聚、由聚而散的傳奇。為了與這一主線吻合,以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為中界,之前為聚,之后為散。“征方臘”正是這散的第一步。(百回本《水滸傳》七十一回之后包括有兩次征戰:征遼和征方臘。征遼時天罡地煞未損一員。之所以從征方臘開始散起,這可能是因為最早的原型故事本來只有征方臘,而征遼部分是后來加上的。)至于如何散,英雄人數如此之多,本領如此之高,作者也是黔驢技窮,出此下策,損害點英雄形象,違背點邏輯常識,實在是無奈之舉。

二、朝廷武將投誠梁山的原因

梁山一百零八將中,大約有十五人來自被俘后投誠的朝廷武官。其被俘后有的隨即俯首稱臣,有的稍受禮待就改旗換幟了。他們并非小卒,而是堂堂武將,戰前威風凜凜,大義凜然,被俘后卻像換了個人似的。變臉之快,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譬如書中第六十七回“宋江賞馬步三軍,關勝降水火二軍”說道圣水將軍單廷圭被俘一事:“……單廷圭落馬。關勝下馬,向前扶起,叫道:‘將軍恕罪?!瘑瓮⒐缁炭址Y,乞命受降。關勝道:‘某與宋公明哥哥面前,多曾舉你。特來相招二位將軍,同聚大義?!瘑瓮⒐绱鸬?‘不才愿施犬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眴瓮⒐缱児澞嗽趦绍娊粦鹬畷r,前為武官,幾招之間,已成賊子。其變臉之快,即使在《水滸傳》中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又如書中第六十四回“呼延灼夜月賺關勝,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中,堂堂關勝,一代武將關羽的嫡派子孫,依然重蹈單廷圭等人的覆轍。戰前,他曾向宋江等人大喝道:“水泊草寇,汝等怎敢背負朝廷!”被俘后,堂堂關勝,也不過是在宋江的一拜之下,便即“愿在帳下為一小卒”。 其余十三人投誠的情節基本上也都與之類似。

對于這些朝廷武將投誠梁山的原因,書中大致給出了四種理由:

1、朝廷昏庸,替天行道

譬如書中第六十五回“托塔天王夢中顯圣,浪里白條水上報冤”中寫道:“宋江見了(索超)大喜,……用好言撫慰道:‘你看我眾兄弟們,一大半都是朝廷軍官。蓋為朝廷不明,縱容濫官當道,污吏專權,酷害良民,都情愿協助宋江,替天行道。……”

2、乞命

書中對此未有明說,卻每每暗示。譬如第六十四回中關勝為報不殺之恩,愿為前部。又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單廷圭乞命受降”。為命投誠,實際上可以說是一個最根本的理由,十五人中恐怕無人不是如此。

3、宋江義氣無雙

《水滸傳》中,及時雨宋江在江湖上以義聞名。投誠之十五人中,除了呼延灼,另有三人受他一拜:彭玘、關勝、董平。其余人等,或好言撫慰,或以禮陪話,以義盡收囊中。譬如第七十回中說道張清受降一事:“……魯智深,使手帕包著頭,拿著鐵禪杖,徑奔來要打張清。宋江隔住,連聲喝道:‘怎肯教你下手!’張清見宋江如此義氣,叩頭下拜受降?!笨梢娝谓牧x氣確實是眾武將投誠的一個重要原因。

4、天罡地煞之數

與前三個原因十分不同的是,這是一個從現實角度來看十分牽強、十分不切實際的原因。然而,在《水滸傳》中,它卻是眾武將投誠時最常用的解釋。全書大致有五員將領投誠梁山泊時都提到了這個原因,具體描述如下表:

誠然,在《水滸傳》中,前三個理由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朝廷武將的投誠,然而如此過快過容易過模式化的投誠,僅僅用前三者來解釋,顯然是不夠的。毫無疑問,天罡地煞之數似乎是最足以說服讀者和作者自身的理由,一切的牽強,不合理,都可以輕易地在這里得到解釋。然而也正是這樣,留給了我們更多的牽強,更多的不可思議。反過來說,也許也正是為了湊天罡地煞之數,作者才會讓那么多的武將投誠梁山,從而可能造成了這樣一個客觀存在:天罡地煞之數與武將的投誠梁山,兩者在一定程度上互為因果,互相牽制。

三、模式化的人物,模式化的情節

水滸好漢全數有一百零八之多(不加上晁蓋),要想各個描摹,各具特色,實在可以說是一件太過龐大的工程,即使對于施耐庵、羅貫中這樣的大家,恐怕也是一件天大的難事。一百零八將中,普通讀者能記住多少個呢?不僅僅是記住一個名字,而是記住一個人物,能憑文字本身在心中描摹,恐怕不會太多吧。近代人眷秋在《小說雜評》中有一段關于《紅樓夢》和《水滸傳》的比較,寫道:“《水滸》寫人物,各有面目,絕不相混;《石頭記》寫諸人,亦各有不同之處。然《水滸》所述一百八人,不外乎奇杰之士,雖其人之賦性或有特殊,善惡剛柔,妍蚩文野不同,然其大致,皆懷抱憤恨不平之氣,思得一逞,遂不惜流為盜賊,故雖謂為一流人可也。如地煞七十二人中,則有特長者更少,益無從分別?!妒^記》則包羅萬象,無所不有,自名士閨媛,以至卜巫仆媼之流,數百馀人,莫不有其特長,一人之事,斷不能易為他人所作,此真千古小說中之大觀,迥非《水滸》之囿于一部分者所可及矣。”正如眷秋所言,單就總體上對于人物的描摹而言,《水滸傳》誠不及《紅樓夢》。而這種無從分別的人物的模式化,很大程度上緣自作者對一百零八天罡地煞的堅持。一百零八將中,有多少人物是作者真正花了筆墨用心去描述的,恐怕超不過半數:宋江、吳用、盧俊義、林沖、花榮、柴進、魯智深、武松、楊志、李逵、阮氏三兄弟、楊雄、燕青……他們確實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永遠奕奕生光。然而如彭玘、鄧飛、呂方、蔣敬、鮑旭、鄒淵、李云、焦挺、楊春之流呢?他們在一百零八人中占了多數,但是他們在書中的份量卻是極少極少,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在點將中反反復復地出現。我們根本無法了解他們是怎樣的好漢??赐辍端疂G傳》后,再來看這些似曾相識的名字,我們甚至會有一點懷疑,他們如此眾多,然而他們真的存在于這本書嗎?他們的出現確實壯大了梁山的聲勢,壯大了《水滸傳》的聲勢,然而他們帶給讀者印象最深的也許就只有那無數次的點兵,無數次人物名單的簡單羅列,實在是有著太過明顯的湊人數之嫌了。

這種模式化的人物設置,同時還必然會帶來《水滸傳》中情節的模式化。譬如上文中所提到的“投誠”。一百零八將的投入梁山,總體上看來,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有著模式化的問題,這一問題是與人物的模式化緊密聯系的。那些作者花了心思描摹的人物往往有著一個隆重的登場,譬如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之類的,他們加入梁山的歷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然而那些被一筆帶過的好漢們,他們的登場卻是乏味的、缺乏故事性的,不是激戰中俘虜的敵方,就是主動前來投靠的綠林?!端疂G傳》看到后來,無須多加思考,每有一次激戰,便知敵方好手必然收入囊內,每過一座山寨,便知山寨強人必投梁山門下。

然而,《水滸傳》中的這種模式化問題,并不完全是“天罡地煞一百零八之數”造成的,它還可能受到了“古代說書”的一些影響。(《水滸傳》一書是在民間傳說與市井說書的基礎上產生的,帶有深厚的說書人特色。)但是“說書”所帶來的影響是無法與“天罡地煞之數”相比擬的?!疤祛傅厣分當怠痹谄渲兴鸬淖饔檬亲顬楦镜?,是它限制了《水滸傳》。

四、內部團結性地一筆帶過

梁山一百零八將,忠義兩全,尤以“義”字當先。書中第九十四回中有詩贊曰:“……梁山結義堅如石,此別難忘手足情?!北砻嫔峡矗荷絻炔克坪醪]有不團結的問題。好漢們親如兄弟,生死與共。他們是作者筆下的“天罡地煞”,是命里注定的伙伴,誰會懷疑他們之間的情誼,誰又能呢?他們的團結是必定的。然而事實并非那么理想。梁山內部,依然有著不少摩擦,這不是用“天罡地煞”一說就可以輕輕帶過的。

梁山內部并不全如表面上說的那么團結。一則好漢中有一部分是被梁山人逼上梁山的。譬如朱仝,梁山人為逼朱仝上山,故意叫李逵殺害了小衙內,先絕了他的歸路。正如書中第五十一回中朱仝所言:“是則是你們弟兄好情意,只是忒毒些個!”且從此與李逵結下了梁子,每每見了便要拼命。又譬如楊志,如果不是晁蓋、吳用等人劫了生辰綱,楊志又怎會上梁山。書中第五十八回寫道楊志新到梁山時有這樣一段話:“……晁蓋說起黃泥崗劫取生辰綱一事,眾皆大笑?!蔽从忻髡f楊、晁之矛盾,但已在不言之中。相同的事還發生在秦明、盧俊義等人的身上。二則水滸一書中,多有好漢爭搶戰功之說,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梁山內部的問題,畢竟這是一群綠林豪杰,人人都不甘下風。書中第六十四回中說道:“……水寨內頭領船火兒張橫,與兄弟浪里白條張順當時議定:‘我和你兄弟兩個,自來寨中,不曾建功,只看著別人夸能說會,倒受他氣。……’”由此看來,梁山內部的關系問題,決沒有書中表面說得那么簡單。

然而這些矛盾,到后來卻都煙消云散了,不再被提起。留下的只有“天罡地煞”一說下牢不可破的生死情誼。書中第七十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說道“一百零八將對天盟誓”一事:“宋江對眾道:‘……今日既是天罡地煞相會,必須對天盟誓,各無異心,死生相托,吉兇相救,患難相扶,一同保國安民。’眾皆大喜。各人拈香已罷,一齊跪在堂上。宋江為首誓曰:‘……共一百八人,上符天數,下合人心?!漠叄娊酝暪苍福干鄷?,世世相逢,永無阻斷。……”梁山內部的種種矛盾,種種不和諧,就這樣被“天罡地煞”一說輕易地抹去了。

(二)

然而,《水滸傳》中的“天罡地煞”,自有它存在的理由。它確實造成了《水滸傳》一定的缺陷,卻是對《水滸傳》而言至關重要的缺陷。它帶給《水滸傳》的影響是兩方面的:一方面,它給《水滸傳》帶來一些缺憾;一方面,它在《水滸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從小說結構上看,“天罡地煞”作為《水滸傳》的大框架,起到了總綰全書人物情節,使之變得清晰有序的積極作用,是構成《水滸傳》這一長篇巨著的必須。

作為我國最早的長篇章回小說之一,《水滸傳》中人物眾多,事情繁雜,具有與以往的短篇小說截然不同的特點。“句曲外史”在他的《<水滸傳>敘》中這樣寫道:“……間嘗取稗史論之,《武皇》、《方朔》、《飛燕》、《靈蕓》、《虬髯》、《柳毅》諸傳……然而指事擒詞,人則一人,事則一事,各盡其技而止。孰若施耐庵《水滸》一書,取一百八人而傳之,分之而人各為一人,合之而事則為一事……”

面對如此頭緒繁多的人物和事件,如何才能恰當地組織起來,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水滸傳》的作者們選擇了“天罡地煞”作為故事的大框架,選擇了榜這一特殊的結構形式。這樣,《水滸傳》就能將一百零八好漢統一到天罡地煞的群體中,將眾好漢傳奇故事的片斷融合成完整的鴻篇巨制,將“分之而人各為一人”的零散故事變成“合之而事則為一事”的長篇故事。這樣,才會有金圣嘆“如《水滸傳》七十回,只用一目俱下,便知其二千余紙,只是一篇文字。中間許多事體,便是文字起承轉合之法” 的妙論。

不僅如此,《水滸傳》中的“天罡地煞”,還使其結構上具有了前后關合、回環兜鎖的特點。就這一點而言,《水滸傳》是榜這一結構形式運用得較為成功的作品。書中開篇寫洪太尉搬倒石碣,誤走一百零八妖魔;后文第七十一回,再次寫道天上掉下一塊石碣,上書一百零八天罡地煞姓名:兩者前后關合。除此之外,全書“天罡”、“地煞”之說每每出現,每每起到連接人物、結構全書的作用。

二、從小說內容上看,天罡地煞兩榜奠定了了梁山泊好漢不容置疑的正義性(天意的安排),牢固了一百零八將的職務分派,強化了梁山泊好漢的集團意識。

其一,奠定了梁山泊好漢不容置疑的正義性。

關于《水滸傳》中梁山泊好漢的“忠義”問題,歷來評價不一。大體上可以說有兩大傾向:一是貶,一是褒。持貶態度的人往往更著重于梁山泊好漢的綠林本性:“其幼,皆豺狼虎豹之姿也;其壯,皆殺人奪貨之行也;其后,皆敲樸劓刖之余也;其卒,皆揭竿斬木之賊也?!?認為如果《水滸傳》冠上“忠義”之名,就將可能會是誨盜之書。如王仕云在《〈第五才子水滸〉序》中所說:“試問此百八人者,始而奪貨,繼而殺人,為王法所必誅,為天理所不貸,所謂‘忠義’者如是,天下之人不盡為盜不止……” 而持褒態度的人更看重的則是梁山泊好漢的除強扶弱、伸張正義,尤其是最末的招安一事。余象斗在《題〈水滸傳〉敘》這樣評價他們:“有為國之忠!有濟民之義!”

事實上,這兩種傾向在《水滸傳》中都有一定的依據。梁山泊一百零八將,確實有過為國為民之舉,前者如書中后半部的招安、征遼、征方臘等,后者如魯智深的拳打鎮關西等;但同時也不能忽略他們在書中的種種綠林行為:殺人者如武松,“張都監血濺鴛鴦樓”那一回中,陷害武松的張都監一家,多少條人命,有關的無關的,凡是他見到的通通殺光,怎一個淋漓了得?吃人者如李逵,“假李逵剪徑劫單人”那一回中,李逵殺了李鬼后,只因沒菜蔬下飯,便順手割了李鬼腿上兩塊肉,吃得興起。手段更殘忍的還有十字坡孫二娘的人肉饅頭……若細細看《水滸傳》一書,殘忍之處可說是比比皆是。

然而,單就文本而言,忠義的傾向明顯蓋過所謂的綠林行為,在讀者中造成的影響也明顯占到上風。談到水滸眾人,人們更多的還是傾向于把他們看作英雄好漢,而對他們的種種殘忍行為往往都不是很重視。造成《水滸傳》這樣的一種基調,“天罡地煞”一說在其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在書中,“天罡地煞”一說和其它幾段神魔故事,共同奠定了《水滸傳》整個故事的“天命”基調,從而從一個“天命”的高度,共同奠定了梁山泊好漢不容置疑的正義性。書中第一回,洪太尉不慎放走了鎮鎖在伏魔殿底的108個妖魔,這就預示著梁山泊一百零八將并不是普通的綠林,而是神靈轉世;第四十一回中,宋江被官兵發現而圍捕時,逃避入九天玄女廟中,睡夢中九天玄女授他三卷天書,勉勵他將來要“替天行道”,這就暗示著未來宋江造反叛亂是受天命而且有神相助的。……尤其是書中的第七十一回,一百零八人人聚齊梁山泊之后,宋江與吳用率眾頭領在忠義堂上建醮祈天贖罪,天上落下一塊天文石碣,刻有一百零八人名單都合天上星宿,乃是天罡地煞,從而成為宋江統御的梁山泊眾人替天行道的最不容置疑的依據。于是梁山泊好漢在世上的一切行為,包括那些殘忍的行徑,都成為了達成這最終神圣使命的需要。

其二,牢固了一百零八將的職務分派。

《水滸傳》中,宋江曾對梁山泊集團做過幾次職務分派,至全書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一百零八將第一次聚齊,在取得石碣天文“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兩榜名單之后,宋江以此為據,再依一百零八將各自的權力地位與專業本領,做了一次最為完整最具有決定性的職務分派。

至此,梁山泊已發展壯大到分屬各種不同專業本領的一百零八人,因而,這一次的職務分派具有規模大、情況復雜的特點。要完成這樣一次職務分派,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沒有怨言,即使威信如宋江,也不能不說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因而,在這一次的職務分派中,“天罡地煞”兩榜起到了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說是關鍵性的作用。職務分派的一百零八人名單借助“天罡地煞”兩榜中各人的星宿歸屬,最終無異議地得到確定。仔細觀察這兩份名單,就可以發現,兩者有諸多呼應之處。例如職務分派中的馬軍分三個作戰實力層次:五虎將、八驃騎、十六小彪將,前兩層在天罡榜上,后一層在地煞榜上;步軍兩個層次也是如此。

這樣,通過天意的安排,再加上宋江的忠義無雙,這一次的職務分派,最終獲得了牢固的確立。

其三,強化了梁山泊好漢的集團意識。

如前文所述,梁山泊內部決沒有表面上說的那么團結。這么大的集團,更何況是一個綠林集團,其中必然會免不了一些摩擦。

因而,“天罡地煞”兩榜,不僅僅在強化、牢固梁山泊的職務分派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且對于更重要的梁山泊一百零八人徹底永遠的融合凝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和影響。惟有如此,這批來自四面八方,彼此之間可能有矛盾甚至有仇恨(如李逵曾是扈三娘的殺父仇人)的龐雜群體,才能同心一志,共同英勇作戰,甚至在招安之后的戰斗中,打到凋零大半,也不生二心,不萌生退卻脫離之意。

三、從小說成書方式上看,《水滸傳》是一部民間世代累積型小說,受到成書前各種因素的影響

王同舟在《地煞天罡:<水滸傳>與民俗文化》一書的第十二章中提到:“……(《水滸傳》)它并非由某一個文人獨創的作品,而是在幾百年民間傳說和市井說書藝人創作、元代市民階層喜聞樂見的雜劇的基礎上產生的?!端疂G傳》包含著豐富的民俗內容,它的成書及流傳本身也是民俗的產物?!?可見,《水滸傳》一書并不是文人的獨立創作,而是一個集體創作的成果。成書之前,在民間早有流傳,大體情節都是既定的了。“天罡地煞”一說應是受到了民間的影響:民間的星辰崇拜帶來了“天罡地煞”,民間的數字崇拜產生了“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因而,到作者成書的時候,已經無法再改動這些說法了,甚至還要更多的借助這些說法來彌補因此而生的種種缺漏。在這漫長的流傳、成書過程中,“天罡地煞”一說與水滸故事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兩者緊密聯結不可分割。

(作者單位:昆山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国产日本一线在线观看免费| 四虎亚洲精品| 一个色综合久久|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在线免费看片a|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中文无码影院|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有专无码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区二区| 中文字幕资源站|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乱强伦|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亚洲三级影院|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精品三级网站|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偷拍久久网|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 日韩欧美国产区|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无码|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亚洲最新网址|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尤物视频网址导航|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国产尤物视频网址导航|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自拍偷拍一区|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第一页亚洲| 无码aaa视频| 国产精品va| 国产一二视频| 成人亚洲天堂| 91久久夜色精品|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全裸无码专区| 在线播放91|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国产毛片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呦女精品网站|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日本日韩欧美|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免费毛片|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