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稀土的故事

2010-01-01 00:00:00張興勝
銀行家 2010年4期

稀土金屬(rare earth metals)又稱稀土元素、稀土,是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鈧、釔、鑭系17種元素的總稱(常用R或RE表示),這類特殊的稀有金屬因其用途廣泛、作用特殊,被譽為“萬能之土”、“工業維生素”、“戰爭金屬”,成為舉世公認的戰略性資源。

中國是世界上探明稀土儲量最大的國家,這一特殊的戰略資源本應給中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戰略優勢。富有戰略眼光的鄧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時就講過一句名言:“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國的稀土資源占全世界已知儲量的百分之八十,其地位可與中東的石油相比,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辦好。”遺憾的是,在無序的市場化、民營化浪潮中,中國寶貴的稀土資源卻被不斷涌現出來的地方企業掠奪性開采并向國際市場低價傾銷。在2003~2007年全球經濟同步繁榮、幾乎所有資源品價格都在持續飚升的情況下,中國稀土價格卻在持續下跌。氧化鈰價格由1960年的16萬~21萬元/噸降至3.6萬~3.7萬元/噸,氧化銪由1875萬~2095萬元/噸降至335萬~345萬元/噸,金屬釹由255萬元/噸降至38.5萬~39萬元/噸,僅1990~2005年間國際單一稀土價格就下降了30%~40%。在稀土價格持續下跌的同時,美、日大規模從中國進口稀土并逐步擁有了可使用20年以上的高質量單一稀土儲備,并推出了“只探不采”等戰略性資源管制政策,中國稀土儲量占全球儲量的比重則從接近90%迅速下降到了2008年的52%,在未來幾十年還可能出現中重稀土的嚴重短缺。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相對缺短的石油1990~2005年從15美元/桶左右漲至將近100美元/桶,鐵礦石基準價格累計漲幅超過300%。不同資源品價格變動軌跡的背后,是中國國家利益的巨大損失,也折射出國家戰略性資源管理方面的巨大缺憾及無序市場化的明顯偏差。

中國稀土的故事是一則沉重的故事。唯其沉重、觸目,才更值得在新時期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尋求“平衡和可持續增長”的人們認真傾聽。畢竟,歷史使人明智,未來抉擇的清晰思路應當來源于理性的反思和自我批判的勇氣。

“萬能之土”

稀土的歷史始于1794年。當年研究稀土的先驅、芬蘭化學家加多林從伊特必礦樣本中發現了未知“新土”,并從中分離出了后來命名為“釔”(Y,意為“氧化物”)的新元素。此后150多年中,各國化學家積極分離并發現了許多新的稀土元素:德國化學家希生格爾于1803年發現并命名了鈰(Ce),瑞典化學家莫桑德于1839年從鈰土中分離出鑭(La)并隨后發現了鐠元素(Pr)和鋱元素(Tb)。這些當時轟動科技界的大事件,掀起了稀土元素發現的第一輪高潮。

19世紀后半葉,由于光譜分析法的發現、元素周期表的發表和稀土元素電化學分離工藝的迅速發展,新的稀土元素被不斷發現。1878年,查爾斯和馬利格納克在“鉺”中發現了新的稀土元素鐿(Yb);1879年,瑞典人克利夫發現了鈥元素(Ho)和銩元素(Tm),同年瑞典化學教授尼爾森和克萊夫差不多同時在硅鈹釔礦和黑稀金礦中找到了鈧(Sc)。鈧就是門捷列夫當初所預言的“類硼”元素,他們的發現再次證明了元素周期律的正確性和門捷列夫的遠見卓識。1880年,瑞士化學家馬里格納克分離出了新元素釓(Gd),1885年奧地利人韋爾斯巴赫成功地從“鐠釹”中分離出了“釹”、“鐠”兩個元素,次年法國人波依斯包德萊成功地將鈥分離成鈥元素(Ho)和鏑元素(Dy)。此后化學家又相繼發現了釤(Sm)、銪(Eu)和镥元素(Lu),1947年馬林斯基、格倫丹寧和科里爾從原子能反應堆用過的鈾燃料中成功分離出最后一個稀土元素钷(Pm)。

這些稀土元素的發現,是人類科技發展史上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之一,極大地開闊了人類的認知視野,帶給人們無盡的“發現的快樂”。到目前為止,稀土元素包括化學元素周期表中15個鑭系元素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兩個元素,總計17種元素。根據稀土元素物理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和差異性,通常把鑭、鈰、鐠、釹、钷、釤、銪等統稱為輕稀土或鈰組稀土,把釓、鋱、鏑、鈥、鉺、銩、鐿、镥、釔稱為重稀土或釔組稀土。

稀土是一組典型的金屬元素,其之所以珍貴異常,不僅因為儲量稀少、分離提純和加工難度較大,更因為其廣泛應用于農業、工業、軍事等行業,是新材料制造的重要依托和關系尖端國防技術開發的關鍵性資源,被稱為“萬能之土”。

稀土是聞名遐邇的“工業維生素”。憑借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稀土能夠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在合金的制造中,稀土的存在可有效脫硫,使合金耐高溫、耐腐蝕;稀土分子篩裂化催化劑是用于石油裂化工藝的性能最優良的催化劑,可大幅提高石油的生產效率;稀土磁性材料是最優異的磁性材料,被廣泛應用于宇宙航器的儀表、精密儀器、微型電機的制造中;稀土玻璃是制造高級光學鏡頭不可缺少的材料;紡織化工材料中,稀土添加劑是五彩斑斕世界的制造者。

稀土被稱為“戰爭金屬”,幾乎所有高科技武器都有稀土的身影,且稀土材料常常位于高科技武器的核心部位。據報道,美國“愛國者”導彈之所以能夠輕易擊毀“飛毛腿”導彈,主要得益于前者精確制導系統中使用了大約4公斤的釤鈷磁體和釹鐵硼磁體用于電子束聚焦;M1坦克能做到先敵發現,也受益于該坦克所裝備摻釹釔鋁石榴石激光測距機,該測距機在晴朗的白天可以達到近4000米的觀瞄距離,普通T-72的激光測距機測距則不超過2000米;美國F-22超音速巡航的功能,因其大量使用稀土材料的強大發動機以及輕而堅固的機身,F119發動機葉片以及燃燒室使用了阻燃鈦合金,這種鈦合金的制造據說是使用了錸,F-22的機身則用稀土強化的鎂鈦合金武裝。相比傳統兵器,高技術兵器的優點在于其更方便、更靈敏、更準確、更容易操縱,集中體現了當今材料科學、電子科學以及工程制造的最高成就。這些成就的獲得,往往是源于稀土的某些特殊功能的發現和應用。據稱當今世界每出現四種新技術,其一必與稀土有關。

2009年9月28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稱,如果沒有稀土,“我們將不再有電視屏幕、電腦硬盤、光纖電纜、數碼相機和大多數醫療成像設備”。該報援引稀土專家拜倫#8226;金的話說,稀土是形成強力磁鐵的元素,“很少有人知道強力磁鐵是美國國防庫存所有導彈定向系統中至關重要的因素”,“沒有稀土,你還得告別航天發射和衛星,全球的煉油系統也會停轉,稀土是未來人們將更加看重的戰略性資源”。

“中國沖擊”與中國式競爭

全球已探明的稀土礦產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等少數幾個國家,其中中國又是“一枝獨秀”。1989年美國礦務局出版的《礦產品概覽》報道,中國稀土資源儲量為3600萬噸,占世界已知儲量的80%。從種類上看,中國是唯一能夠提供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特別是軍事用途突出的重稀土,中國占有的份額更多。中國白云鄂博礦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礦山,占國內稀土資源儲量的90%以上(以輕稀土為主),號稱“稀土之都”。與中國在這領域的壟斷潛力相比,恐怕連掌握了全球69%石油貿易額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也要自嘆不如。

20世紀60年代,由于國內稀土生產工藝和技術十分落后,我國只能低價向外國出口稀土礦,然后再高價進口稀土制品。一些國家把稀土生產技術作為高度機密對中國實行封鎖,中國對于如此重要的礦產資源,只能把它當作一種最原始的原料賤賣給掌握核心開發利用技術的國家,嚴峻的現實迫使中國加快稀土分離和提純技術的開發。

1972年,北京大學化學系徐光憲教授等接受了分離鐠、釹的緊急任務,開始了中國稀土分離提純技術領域“前無古人”的嘗試。17種稀土元素的化學性質極為相似,分離提純十分困難,鐠、釹分離更是難上加難。當時國際上稀土分離的主流選擇是“離子交換法”和“分級結晶法”,兩種方法分離成本均很高,提煉出的稀土元素純度較低,不適合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徐光憲等首次采用研究多年的萃取法技術,來嘗試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當時—般萃取體系的鐠、釹分離系數只能達到1.4~1.5,徐光憲等從改進稀土萃取分離工藝入手,通過選擇萃取劑和絡合劑配成季銨鹽——DTPA推拉體系,最終出色地完成了這項緊急軍工任務,鐠、釹分離系數打破了世界紀錄(達到了4)。此后徐光憲課題組又深入研究L.阿爾德斯提的串級萃取理論,發現了阿爾德斯串級萃取理論在稀土推拉體系串級萃取過程中的弊端與問題,依照自主創新的串級萃取理論成功設計出整套工藝流程,實現了稀土回流串級萃取,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用推拉體系高效率萃取分離稀土的工業生產。

1975年8月,第一次全國稀土會議在京召開。徐光憲課題組在會上提出了自己的串級萃取理論,引起巨大轟動。計劃經濟體制下,重大的科技發現一般通過國家舉辦講習班、培訓專業人才等形式加以推廣,科技成果的普及和推廣十分迅速。1978年,“全國串級萃取講習班”順利舉辦,徐光憲課題組的科研成果迅速在包頭稀土三廠、上海躍龍化工廠、珠江冶煉廠三個國營稀土大廠得到推廣,大大提高了中國稀土工業的競爭力,稀土工業領域的領頭羊已由昔日的美國、法國和日本變為中國,這一巨大變化被國際稀土界稱為“中國沖擊”。技術和工藝上的重大突破為稀土大規模生產創造了條件,經過1980年代的蓬勃發展,中國稀土的產能迅速擴大,逐步成為全球稀土儲備大國和生產大國。

1990年代后,“市場化改革”成為中國大地最炫目的字眼,中小國有企業普遍通過引進外資或民營資本、MBO等形式改制為民營企業,“利潤最大化”成為公開的主張和行動的目標,“有水快流”則成為大多數生產企業的行動指南。稀土行業是當時的高利潤行業,地方企業和私營企業紛紛涌入,在計劃體制下徐光憲課題組發明的生產工藝并沒有獲得專利保護,國有企業技術人員“跳槽”引發的技術外溢導致稀土生產門檻大幅降低,無數的稀土生產企業破土而出,在“對外開放”旗號下中國幾乎采取的是開放生產、開放供應的政策,短期利潤誘惑下中國稀土產量和出口量同步擴張。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單一稀土產量約為20噸,2006年已達到8萬噸,約是1980年代初的4000倍,中國稀土年產量已占世界稀土產量的90%;在巨大產能帶動下,1990~2005年間中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出口總量則占全球的80%,成為全球稀土成品生產企業的主要資源供給地。

急劇增長的出口量背后,是不計其數的稀土企業展開的“中國式競爭”,惡性競爭、相互殺價成為市場常態,導致國際稀土價格急劇下跌。1990~2005年,稀土礦石價位從11700美元/噸跌至7430美元/噸,國際單一稀土價格下降了30%~40%。價格下跌導致稀土生產企業更加依賴規模擴張,到2005年時中國稀土冶煉分離年生產能力達到20萬噸,已超過世界年工業需求量的一倍。作為戰略性資源的稀土金屬居然出現了惡性價格戰,中國企業事實上是在敞開國門、不計成本地向世界供應戰略性資源。

中國稀土產量急劇擴大、價格持續下跌,為美日加快開發高技術稀土材料及相關產品創造了條件,也為這些國家的所謂“戰略儲備”提供了天賜良機。在全球高科技電子、激光、通訊、超導等材料需求呈幾何級增長的同時,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一方面不斷加大稀土金屬的技術創新,推出了大量依賴稀土資源的高科技軍事裝備和民用消費品,另一方面加快稀土資源的戰略儲備步伐。90年代,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擁有稀土礦的國家普遍實行限制或停止開發本國稀土礦的政策,轉而從我國進口作為戰略儲備。稀土儲量位居全球第二位的美國封存了國內最大的稀土礦芒廷帕斯礦,全面停止鉬生產及其他稀土礦的開采,每年從我國大量進口稀土進行戰略儲備。目前美國、日本等國收購、儲備的高質量單一稀土至少可供工業生產使用20年(有媒體報稱超過40年),發達國家的資源品貿易和生產企業完全控制了國際稀土價格,中國稀土儲量則快速下降。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中國稀土儲量十幾年前接近全球總量的90%,2008年已迅速下降到了52%。國土資源部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現代化所需的45種主要礦產資源中能保證需求的只有6種,按照目前的開采出口規模,再過30~50年中國將從鎢礦、銻礦、稀土礦的資源大國變成小國。對中國稀土工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徐光憲院士痛心疾首地講:“稀土資源非常寶貴,特別像是南方五省,都是非常寶貴的中重型稀土,工業儲量150萬噸,現在已經開采掉了90多萬噸,只剩下60萬噸,如果再不加以保護,按照現在的開采速度,10年就開采完了。到時候,我們就需要向美國和日本買,他們可能會以上百倍、上千倍的價格賣給我們!”

中國稀土之觴

中國稀土資源廉價外銷的背后,是掠奪式開采、惡性競爭及產業政策的嚴重錯位。本應留給子孫后代的戰略性資源在近一代人的時間內敞開國門、不計成本地瘋狂兜售,堪稱中國稀土之觴。

惡性價格競爭、微利經營是中國稀土企業的經營寫照。2005年前后,中國有近200家稀土生產企業同時對外銷售,這些生產、出口戰略性資源的企業一面在低價外銷我國寶貴的稀土短線產品釹、鋱、鏑、銪等,另一方面由于價格戰激烈,生產企業在微利線上掙扎,陷入了“賣得越多,賺得越少”的惡性循環之中。由于存在管理混亂、無序生產及盲目出口等不正常現象,稀土這一戰略礦產資源并未發揮出應有的效益,且面臨產業重復建設、市場供過于求、環境日益惡化、國際市場定價權缺失等不利局面。美日稀土企業目前雄居產業鏈高端,掌握著生產稀土功能產品的核心技術和系列專利,并始終利用專利技術扼住中國的咽喉。在計劃體制下,中國曾堅信“外國人能做成的,中國一定也能做成”,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創新的技術成果,贏得了舉世矚目的“中國沖擊”;在急劇市場化進程中,無數的企業熱衷于“用市場換技術”,淪落為廉價出口戰略資源的“打工仔”,技術創新能力退化、短期利益至上,惡性競爭、微利經營的中國稀土企業不斷飲下的其實是自己釀成的苦酒。

破壞性、掠奪性開采是稀土生產中的突出問題。1990年代后遍地開花的中小稀土生產企業在開采過程中對原礦的品位、儲量等數據掌握不清,技術設備、工藝相對落后,“采富棄貧”情況嚴重,往往采一毀十,浪費了大量資源,導致中國稀土生產回采率低、浸出率低、回收率低。目前國內國有稀土礦山的資源回收率一般為60%,那些被一些經濟學家贊美有加的民營礦山普遍不足40%。我國最大的包頭混合型稀土礦回收利用稀土僅為開采量的10%左右,其余90%進入尾礦壩儲存。由于未能采取分流、分堆等保護措施,大量的稀土在浸取中流失,稀土精礦成分不穩定,直接影響了稀土產品的深加工質量。我國特有的南方地區離子型稀土礦,屬于世界罕見、儲量有限的中重稀土資源,目前的平均利用率只有20%~50%。

嚴重的生態環境代價是稀土工業無序發展的必然結果。中國資源開發中的生態環境代價之高,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對稀土礦的亂采濫挖及其產生的“三廢”,造成了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大量耕地荒蕪;由于稀土礦伴生大量放射性元素“釷”,稀土礦開采的環境問題也嚴重于一般礦床的開采;由于自然條件等因素,我國一些地區中重稀土一般埋藏在花崗巖風化殼之下,每采一噸稀土,土層剝離量大約在1000噸左右。由于缺乏統一布局和集中管理,只顧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稀土開采過程中普遍造成了河床堵塞與農田破壞。據報道,白云鄂博地區大量稀土礦的尾礦壩分布在黃河附近,一旦出現地震或者大規模降雨,將致使尾礦壩決堤,尾礦流入黃河后,大量放射性廢物將進入黃河水源地,帶來的生態災難難以想象。

稀土悲劇的背后,是稀土產業政策的嚴重錯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一直缺乏明晰有效的戰略性資源管理政策,關系子孫后代生存福祉的戰略性資源被作為實現GDP增長目標、出口換匯的普通商品。在幾乎是放開生產、敞開供應的產業政策下,稀土開采長期缺少總量計劃和出口管理政策,更缺少國家收儲制度。在不少地方政府非常短視的“發展”政策指引下,破壞性、掠奪性開采屢禁不止,國土資源部等遲到的總量控制政策大多成為一紙空文。中國盡管在1975年就成立了國務院稀土領導小組,1993年更名為“國家計委稀土辦公室”(后隨計委改名為“國家發改委稀土辦公室”),該辦公室也確實出臺了許多產業管理政策。但從產業政策的實施效果看,稀土產業發展的統一規劃形同虛設,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則始終只是寫在紙上的“愿景”。馬克思講過:“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勝過成千上萬冊的書。”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稀土資源嚴重浪費、“教訓十分慘痛”的事實表明,我國稀土產業政策整體上是失敗的,無序市場化、國際化的代價非常沉重。在無數的文件闡述中國稀土產業政策的同時,有人用“七大難解之謎”對稀土行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進行了不無諷刺的概括:以產業政策為導向的宏觀調控始終難以奏效;調整產業結構和控制生產總量的政策一敗再敗;可持續發展開采無法實行;以統一規劃為方針的加強管理措施難以實施;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產業升級的愿望永遠只是愿望;依靠聯合重組實現行業自律的對策無從下手;強化推廣應用從而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目標至今達不到。

不僅如此,我們還要非常遺憾地說,中國稀土之觴其實只是眾多戰略性資源領域“發展教訓”的一部分。與稀土命運相似的還包括焦炭、煤、鎢、銅、鋁、鎳等戰略性資源。煤炭領域除了掠奪式開采、惡性競爭外,還包括動輒數以百計的事故傷亡以及不斷涌現的財富驚人的“煤老板”。在“GDP主義”盛行、不計代價地創匯創利倍受喝采,在不計成本不論公平的民營化及市場化幾乎成為意識形態領域的主調、國家計劃管理廣受嘲諷的輿論環境下,在城市房地產開發的瘋狂鏟車甚至可以拆毀曹雪芹故居及南京千年歷史文化區的情況下,“稀土之觴”的出現幾乎是必然的。

“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

戰略性資源開發管理的影響遠遠超出一時的利益得失,事實上關系國家未來的戰略地位。正因為如此,世界各國均對稀土等戰略性資源加以有效管制,嚴格保護、大量儲備成為美日等國稀土政策的中心內容。

早在1923年2月27日,美國總統哈丁頒布第3797A號行政命令,將總面積達10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列入國家油儲基地并禁止開采,正式開啟了國家礦產資源基地儲備的先例;1950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國防生產法》,要求政府將稀有金屬轉換為軍需生產和儲備;1980年代里根政府制定的《國家物資和礦物方案》規定:“必須執行物資和礦物政策計劃,以確保一旦爆發戰爭和國家處于緊急狀態時,美國有能力派出和支持戰斗部隊,也不會因為缺乏關鍵原料而受影響”;1982年美國“戰略礦物原料特別工作組”以總統的名義,向國會提交一份長達33頁的報告指出,必須采取行動加強儲備,并著力開拓全球資源。在這一戰略指引下,美國對戰略性資源實行了嚴格的開采管理,對于即使是美國能夠自給的礦產也在設法增加儲存量。美國阿拉斯加州、科羅拉多州、猶他州及懷俄明州均擁有豐富的石油儲量,但均被劃為國家石油儲備地,實施“只探不采”的儲備政策,并不斷實現海外石油來源的多元化。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鈾國,但長期以來美一直從國外大量購買鈾用作儲備。美國的稀土儲量居全球第二位,但從1999年就已逐步停止開采本國的稀土資源,并通過政府撥款等形式不斷增加稀土等戰略性資源的儲備規模。

1981年下半年,里根政府決定撥出1億美元購買戰略資源(其中包括62種礦物、金屬和其他原料),1982年又決定撥款125億美元專門購用鉻、鈷、鎢、鐵礬土等戰略資源。到1985年末,美國儲備的戰略資源已達到63類93種。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設法確保美國在全球范圍內擁有持續、穩定和價格合理的資源供應。美國憑借其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通過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面向全球的多層次、多渠道的礦產資源供應保障體系,逐步形成了對全球戰略性資源具有市場控制力的定價權。

日本也已建立了戰略性資源儲備制度,以官民并舉的方式加大對石油、稀有礦產的儲備力度。根據《日本經濟新聞》2009年6月29日頭版頭條報道,2009年4月日本石油的國家儲備量達到相當于103天的原油進口量,與民間石油企業石油儲備量相加,達到8608萬千升(1168升等于1噸),相當于184天的原油進口量。日本政府規定國家和民間對釩、錳、鈷、鎳、鉬、鎢、鉻等7種稀有金屬必須進行戰略性儲備,其中國家儲備的主體是獨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民間儲備的牽頭單位是財團法人國際礦物資源開發協力協會,該協會由新日本制鐵、日本聯合鋼鐵、神戶制鋼所、住友金屬、日立金屬、大同特殊鋼等30家有關企業和團體組成。日本目前是全球稀土和有色金屬消費大國,2004年日本消費的鎳占到了世界消費總量的15%、錳占5.7%、鉻占3.7%、銅占7.8%、鋅占6.2%、鉛占4.1%,這些稀土和有色金屬加上“日本制造”的技術與品牌,奠定了日本的經濟競爭基礎,確保釩、鉻、錳、鈷、鎳、鉬等31種稀有礦物資源穩定供應被作為日本“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戰略資源中的鉑、銦及稀土類稀有金屬都是日本最頂尖的汽車、電子、信息等產業的必需物資,日本與美國聯合進行的導彈防御項目需要大量銦來制造高靈敏度的導引頭,日本積極尋求引進生產的美制F-22隱形戰斗機的遠程探測雷達和隱形座艙蓋都需要銦作為原料。從美、日稀土資源儲備情況看,美國由于長期推行稀土資源基地保護政策(“只探不采”)及資源儲備政策,基本已無稀土短缺之虞;日本從中國進口并儲備了可使用20年以上的單一高質量稀土礦,可預見的未來仍然將是全球稀土高技術成品的重要制造國,并將在全球稀土貿易中占據主動地位。

目前,全球共有美國、日本、法國、德國、瑞典、瑞士、挪威、芬蘭、英國、韓國等10個國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礦產品戰略儲備制度,這些國家的稀土資源儲備大多來自中國。日本稀有金屬儲備集團審議董事馬場洋三的研究報告坦陳:“中國的一些稀有金屬生產量占世界生產總量的極高份額,稀有金屬資源和生產大國的資源政策將極大影響世界市場的需求和價格?!卑l達國家礦產品戰略儲備庫中的儲備稀土和其他稀有金屬(如鎢、銻、釩、鋇、銦、鉬等),事實上大多都來源于中國的廉價出口。對這些國家而言,擁有廉價的稀土和其他稀有金屬儲備和穩定的供給來源,本身就是他們熱烈鼓吹的“全球化”的目標之一,是許多所謂“友好合作”項目的本質訴求。偉人早就講過,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共產黨宣言》)。關系子孫后代福祉的戰略性資源掠奪性開采并廉價兜售,成為戰略競爭國家的“戰略儲備”,或許正是“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的絕妙寫照。

沒有結尾的故事

中國稀土的故事仍在繼續,故事的演變似乎正給關注中國戰略性資源的人們帶來新的希望。2006年4月,中國國土資源部開始停止發放稀土礦開采許可證,開始了對“稀土礦的開采、加工和出口”的調控。2007年,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公布了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目錄中“鎢、鉬、錫(錫化合物除外)、銻(含氧化銻和硫化銻)等稀有金屬冶煉”、“稀土冶煉、分離(限于合資、合作)”被列入限制外商進入領域,而鎢、銻、稀土的“勘查、開采、選礦”則完全禁止外資進入。2008年中國再次采取減少出口配額和增加關稅等措施,12月商務部公布《2009年稀土出口企業名單》,入冊企業(20家)比2007年減少19家。2009年4月,國土資源部發布了新的《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進一步降低國內產能,并繼續凍結新的開采許可證。

這些調控政策似乎也產生了積極效果:中國稀土出口量從2006年的5.33萬噸下降至2008年的3.46萬噸,稀土產品價格曾一度進入上升通道。以稀土標志性產品“氧化鐠釹”為例,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價格從7萬元/噸上漲至17萬元/噸。

這一價格“回歸”過程非常短暫。早已囤積了大量中國稀土的外國貿易商和生產商減少進口、消耗存貨,中國稀土生產企業在產品積壓壓力下又開始降價銷售,“中國式競爭”仍然不可避免地展開。此后金融危機爆發并導致全球稀土需求萎縮,氧化鐠釹價格2009年8月又回落到7萬元/噸左右。2009年8月7日,國內著名的稀土生產企業包鋼稀土發布半年報稱,2009年上半年虧損6718.71萬元,并稱虧損的主因是“主要稀土供應商、消費商以消化庫存為主,導致稀土產品價格一度低于生產成本?!毕⊥辽a企業稱“需求減少了,為了規避風險不得不大量拋售”。在中國稀土生產企業艱難求存的同時,廉價的中國稀土仍舊在支撐著美日高精尖稀土成品生產,美日擴大戰略儲備面臨更為有利的條件,鄧小平同志“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辦好”的諄諄叮囑仍然不啻長鳴警鐘。

2008年,85歲高齡的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院士聯合師昌緒等14位院士再次呼吁,保護我國白云鄂博寶貴的稀土和釷資源,避免包頭市和黃河受到放射性污染。此前他曾分別于2005年、2006年兩次上書國務院,緊急呼吁保護白云鄂博礦釷和稀土資源?!跋⊥林浮钡拇舜紊蠒艿搅司硟让襟w的廣泛關注,甚至引起了部分境外媒體的注意。

中國稀土,已備受國人關注?;蛟S,未來面臨重稀土短缺威脅的國人會更加關注。

關注并不代表問題的解決。但我們相信,無數人的關注就會成為解決問題的契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相信,中國稀土的故事結局或許并不會是一出悲劇!

(作者單位:中國工商銀行資產管理部、城市金融研究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先锋资源|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欧美色视频日本|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日韩va|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免费a级片| 找国产毛片看| 成人亚洲国产| 中文成人在线|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久久6免费视频| 偷拍久久网|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久久免费成人|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性天天|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性视频一区|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日本精品视频| 2020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喷水视频|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久久77777| 欧美高清三区|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亚洲视频| 丝袜亚洲综合|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毛片网站观看| 青草精品视频|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天天激情综合| 在线欧美日韩|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av在线手机播放|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精品久久久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www.99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 欧美啪啪网|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午夜精品区| 欧美在线国产|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婷婷亚洲最大|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亚洲午夜综合网|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