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化產業與煤炭產業既有關聯,又相對獨立。焦化產業是為冶金產業服務的重要基礎能源原材料產業,在山西省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財政稅收及穩定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支柱作用,在全國乃至世界焦化市場居于主導地位。2009年4月,山西省政府制定出臺了《山西省焦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為此我們對此項政策的出臺對銀行信貸資金的影響情況開展了相關調查。
山西省焦化產業基本情況
焦化產業是山西重要的支柱產業,支撐和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就業,為山西省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以2008年為例,當年山西省生產焦炭8239萬噸,占全國焦炭產量的26%;出口焦炭678萬噸,占全國焦炭出口量的56.5%。規模以上焦化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566.82億元,利稅總額212.75億元,占全省工業銷售收入、利稅總額的15.71%和15.61%。
但是,焦化產業長期粗放發展積累的矛盾和問題也較為突出。主要表現為產能過剩、產業集中度較低、產業技術水平低、產業布局不盡合理、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高等方面。2008年以來,受金融危機影響,焦炭市場需求大幅減少,價格急劇下跌,焦化企業經營困難。雖然此次金融危機對行業運行帶來嚴重影響,但也為山西省焦化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提供了良好機遇。
2009年4月,山西省政府出臺了《山西省焦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以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為指針,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后、企業重組、技術改造、優化布局、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為重點。確定了焦化產業發展目標,即:到2011年底,全省焦炭總產能控制在1.4億噸以內,淘汰技術裝備落后的焦化產能2000萬噸左右,焦化企業數減少到150戶以內,十大焦化園區焦炭產能占全省焦炭總產能的40%以上;到2015年,全省焦炭總產能控制在1.2億噸以內,再分期分批淘汰達不到準入條件的焦化產能4000萬噸左右,焦化企業數減少到60戶以內,全省前十位焦化企業產能占全省總產能的60%以上。此外,在裝備水平、焦化產業布局、自主創新能力、精深加工、節能減排等方面也明確了發展目標。
商業銀行在焦化企業信貸投放現狀
焦化行業貸款余額較大。截至2009年末,山西省焦化行業貸款余額為336.79億元,其中155戶焦化行業大客戶(單戶貸款2000萬元以上)貸款余額達312.40億元。信貸投放主體為民生銀行、建行、省聯社、中行和工行,對焦化企業的貸款余額分別為55.90億元、55.32億元、53.82億元、37.44億元和28.06億元。
焦化行業不良貸款率較高。截至2009年末,全省焦化行業不良貸款余額16.77億元,不良率4.98%。其中,焦化行業大客戶發生不良8戶,不良貸款余額4.6億元,不良率1.47%;發生逾期35戶,逾期貸款余額16.65億元,逾期率5.33%。
關停焦化企業涉貸余額較高。根據《山西省焦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要求,將淘汰技術裝備落后的焦化產能2000萬噸左右。目前,全省銀行業機構信貸支持的焦化企業中,314戶因達不到規劃要求已關閉或擬關閉停產,涉及貸款余額32.99億元,其中:焦化行業大客戶涉及關停的有15戶,貸款余額24.4億元,不良貸款余額0.35億元,不良率0.11%。
信貸風險分布主要集中于個別金融機構。從分布情況看,全省銀行業機構對焦化企業的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省聯社和中行。省聯社的焦化行業不良貸款余額為9.79億元,不良率18.19%;中行的焦化行業不良貸款余額為5.13億元,不良率13.72%。
焦化產業調整帶來的信貸風險問題
焦化企業盈利能力欠佳,資金周轉困難
一是由于金融危機波及實體經濟,國際市場的焦炭需求大幅減少,加之2008年8月我國焦炭出口關稅由25%上調至40%,山西省焦化企業出口銳減。據統計,2009年山西共出口焦炭35.23萬噸,同比下降96.8%,出口額1.41億美元,同比下降97.4%,月均出口焦炭不足3萬噸,與2008年全年月均出口焦炭91.4萬噸相差甚遠。
二是鋼材價格持續下跌,焦炭需求急劇減少,價格大幅回落。一級焦炭從2008年6月的3200元/噸跌至2009年12月的1750元/噸,企業利潤減少。如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12億元,同比減少24.49億元,凈利潤為-4.28億元。從2008年三季度開始,焦化企業庫存產成品積壓嚴重,應收賬款大幅增加,企業資金周轉困難。
三是受煤炭資源整合影響,部分焦化企業的自有煤礦也在兼并重組之列,不得不轉向外購煤炭;而大量煤礦關閉停產導致煤炭價格上漲,沒有獨立煤源的焦化企業外購原材料成本增加。焦化產業調整能否與煤炭資源相匹配,也將影響焦化企業的盈利能力。
四是焦化企業為維持生產經營,積極尋求多種融資途徑。如呂梁中陽的3戶焦化企業直接融資2.5億元,其中:民間融資0.8億元,月利率高達50‰;向國有企業融資1.7億元,月利率15‰。高息民間融資致使企業財務費用居高不下,加重了企業的經營負擔。
五是為加強煤焦企業管理,山西省實行焦炭銷售憑票運輸,以山西省煤炭銷售票、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山西省焦炭生產排污費定額副票來換取焦炭“出省票”。前兩種票由煤礦提供,因煤炭資源整合導致煤礦大范圍關閉停產,準銷票和基金票停辦,焦化企業無法取得合法票據,致使已簽訂合同的焦炭外運受阻,資金緊張局面進一步加劇。
銀行業機構授信客戶集中,信貸風險加大
由于對優質焦化企業客戶的選擇余地較小,銀行業機構多頭授信且金額較大,對焦化企業的真實財務信息及經營狀況缺乏了解,信貸管理難度增加,貸款集中度風險凸顯。截至2009年末,全省焦化行業大客戶戶均貸款達2.02億元,其中民生銀行信貸支持的25戶焦化企業均為大客戶,戶均貸款達2.45億元,僅山西沁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獲得該行13億元信貸支持。從客戶看,山西安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10家銀行獲得貸款15.30億元,山西美錦煤炭氣化股份有限公司從8家銀行獲得貸款13.68億元,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責任公司從7家銀行獲得貸款7.05億元。
企業抵押財產價值縮水,償債能力不足
山西省的焦化企業多數屬于民營企業,較難滿足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授信條件,城市商業銀行和信用社成為支持民營焦化企業的主力軍,往往按照抵押財產評估價值的70%發放貸款。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的房產、機器設備、存貨等價格持續下跌,銀行抵押財產價值大幅縮水,部分已突破了抵押財產價值70%的下限。加之焦化企業的資產變現能力較差,主要設備一旦停產就將報廢,企業償債能力不足。部分淘汰類或限制類焦化企業,可能利用資產重組、改制、破產進行逃廢債,銀行信貸資金安全得不到保障。
焦化產業調整蘊含銀行商業機遇
焦化企業技術改造創造信貸需求。《山西省焦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要求大力扶持骨干焦化企業推廣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開發推廣煉焦清潔生產新工藝。大批焦化企業為擴大產能、環保達標,必將引進先進技術、改造生產設備、興建環保項目,在此過程中將產生巨額資金需求。如山西興高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億元,引進清潔型焦爐余熱發電技術,實施清潔型熱回收焦爐替代改良型焦爐改造。
焦化企業整合提高銀行資金使用效率。根據《山西省焦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要求,2011年山西省焦化企業數減少到150戶以內,2015年再減少到60戶以內;同時,鼓勵骨干焦化企業兼并重組,建設具有技術優勢、規模優勢的大型焦化企業,鼓勵煤、焦、鋼、化企業的產權融合,建立產業鏈縱向延伸的企業集團。此舉將促進焦化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促進大型焦化企業集團發展,有效提高企業經營水平和財務管理水平,客觀上將使銀行的客戶結構進一步優化,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提高,信貸資金安全性進一步提升。
焦化行業退出資本促進銀行業務發展。通過焦化企業重組、淘汰落后產能,大量資本尤其是民間資本將退出焦化行業。這部分巨額資金,將成為各銀行業機構競爭的主要目標。一是通過創新理財產品,開展私人銀行業務,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為從焦化行業退出的民間資本提供多元化的投資渠道。二是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確立400多個項目以促進民間資本進入鼓勵類投資領域。從行業分布情況看,投向房地產業、旅游業較多,其次是裝備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食品等“四新”工業行業。目前,在建項目投資量約300億元。大批鼓勵類投資領域項目的開工建設,為銀行業機構拓展業務、發展客戶提供了良好機遇。
完善信貸支持的政策建議
在產業可持續發展中提高焦化企業綜合實力
一要清理焦化行業的政策性收費項目,嚴厲查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全面落實對焦化企業轉產項目的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負擔。二要改善焦化企業原料組織方式,穩定供氣供熱焦化企業和骨干焦化企業的煤炭供應。三要完善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建立淘汰落后產能的財政獎勵資金,對產能置換中淘汰關停企業多的市、縣采取轉移支付的辦法予以補貼,對列入淘汰名單的焦爐項目堅決實施“五停”(停水、停電、停運、停貸、停煤)措施。四要統籌預算內建設資金和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的使用,以貼息方式支持先進技術推廣應用項目、化產回收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的建設,促進焦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要加大對焦化企業的技術改造,增強其研發能力。首先,應大力提升焦化企業工藝裝備水平,推廣清潔生產技術,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提高資源能源綜合利用率。其次,結合焦化產業的技術發展趨勢,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超大型焦爐設計、建設、運營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再次,推行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促進煤焦鋼化一體化發展,在煤焦油深加工、粗苯深加工及焦爐煤氣化工合成等方面形成精細化工產品規模優勢,全面提升焦化企業的綜合實力。
關注行業動向,創新金融產品
一要加強對焦化行業的動態跟蹤,及時掌握政策變動、市場趨勢和企業動向,有保有壓,大力支持優勢焦化企業集團,穩妥退出淘汰類焦化企業。二要強化信貸風險管理,完善風險預警機制,及時落實債權、保全資產、追加抵押,保障銀行信貸資金安全。三要針對焦化行業退出資本,結合當地實際,推出適銷對路的理財產品,并適時開展私人銀行業務,不斷鞏固和發展銀行客戶。四要以經濟企穩回升、產業轉型發展為契機,積極創新金融產品,提供特色服務,為民間資本轉產清除障礙、暢通渠道、解決困難,以此拓展自身業務,有效提高市場競爭力。
加強風險監管,推動綠色信貸
應密切關注經濟運行態勢和產業政策調整對焦化行業的影響,加強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力度,嚴密監控焦化行業大客戶尤其是涉及關閉停產的焦化企業的貸款質量及遷徙變化情況,督促銀行業機構積極采取措施提高風險防范能力,保障信貸資金安全。同時,還應適時出臺綠色信貸指導意見。近期,山西省銀監局根據銀監會的安排部署,完成了世界自然基金會項目《防范煤焦行業環境社會風險,促進可持續發展》研究報告,并將以此為契機,適時出臺山西省綠色信貸授信指引,從而遏制“兩高一資”行業的盲目擴張。通過推動綠色信貸,強調社會責任,建立金融業與可持續發展的良性關系,促進山西省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
(作者系山西銀監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