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觀古今中外,有許多成功的企業家,他們或強勢,或儒雅;或激情張揚,或沉穩內斂。但究竟是怎樣的特質,使得這些個性迥異、風格不同的企業家都能夠取得成功呢?筆者認為,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都必須同時具備兩種核心能力:領導力和管理力。領導力體現的是企業家自身的影響力,強調的是管理中的藝術性,而管理力強調的是管理中的科學性。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共同構成了成功企業家的核心特質。
何謂領導力
領導力是影響他人的一種能力,就是感召力、凝聚力、意志力和遠見力。西方學術界對領導力的研究已經經歷了上百年的時間。在這一百多年中,領導力理論主要經歷了品質理論、行為理論、權變理論、領導的歸因理論、領導魅力的領導理論和交易型領導與變革型領導理論等發展階段。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們對領導力的認識也在逐步完善,但并未對其進行理論上的嚴格定義。
筆者認為,領導力就是一種影響力。影響力可以定義為影響并改變目標行動者的態度、價值觀、信念或行為的能力,可以用追隨者表現出的行為或態度來度量。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感召力、凝聚力、意志力和遠見力,其影響因素包括人格魅力、思想的力量、知識的力量、才能的力量。
感召力是一種不依靠物質刺激或強迫,而全憑人格和信仰的力量去領導和鼓舞的能力。有感召力的領導者,其影響力并不是來自于他的權力和職位。相反,一個領導者如果沒有感召力,而只是通過他的職位和權力來發揮作用,這往往是暴力的和不能服眾的。
領導者不是無所不能、“千手千眼”的超人,把大家團結到一塊,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用集體之力來實現目標,這就需要領導者具有凝聚力。古人講“兼并易能也,惟堅凝之難焉”,為什么?難就難在“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實踐證明,品德高尚才能凝聚人,方向一致才能聚攏人。要具備凝聚力,就須心胸開闊,能包容,以人為本,把員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意志力是領導者的基本品質。堅忍不拔,永不放棄,是意志力的表現,也是成功企業家的必備品質。商場如戰場,發自內心的堅強和充滿激情的意志力,才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基礎。自律也是意志力的重要表現。企業家用文化和制度去規范員工行為的同時,也應該用同樣甚至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自律力既是一種意志力,同時也是一種品格,自律能提升企業家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而這種能力恰是一切優秀的企業家所必備,一切失敗的領導者所缺乏的。
遠見力是領導者必備的能力之一,也是提高其領導力的一種方法。對于企業家來說,“遠見”是一種能力和品質。能夠準確預測行業未來,并且能夠把未來貼現變成實際行動的主導者,才能稱之為企業家,不然他只是一個商人或管理者。企業家要具備有遠見的領導力,就是要具備遠見卓識、總攬全局的戰略性思維和全球視野,開放的思維和精神,強調確定方向和遠景的能力以及強調前瞻性和開放性的戰略思考能力。首先,企業家需要成為思想者與戰略家,可以充分運用團隊資源,主導制訂生動的未來遠景,向組織提供清楚的發展方向。其次,企業家還需要成為專家,諳熟行業發展的脈搏,洞悉存在的趨勢與機會,明了企業資源的現狀,關注創造性與可能性。企業家的遠見最終輸出的不只是一幅令人激動的圖畫,更需要明確如何實現遠景的關鍵步驟與計劃。
何謂管理力
管理力是一種實現激勵與約束、風險控制與提高效率的能力,強調的是管理的科學性,其方法主要包括戰略管理、企業文化建設、制度規范、流程優化、人員的激勵與約束等。如果說領導力更多地體現在思想層面的話,那么管理力更多地涉及的是執行層面。比如制訂計劃與預算,建立組織及良好的人員結構,監控計劃實施的結果,解決計劃實施中出現的問題等。管理力所帶來的是公司發展的有序化,帶來的是量變和漸進式的發展。
在實踐中,企業家的管理力一般應通過三個層次和兩個維度體現出來,即文化、制度和流程三個層次,人和事兩個維度。對人的管理要進行激勵和約束,對事的管理是追求風險控制與提高效率的完美結合(見圖1)。

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基業常青之基。一個成功的企業必定是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的企業,如海爾、華為、聯想、蒙牛等無不如此。企業管理受到企業文化的牽引,企業文化對企業管理有綱與目、氣與血的關系。
公司的發展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學管理制度,這是關于一個企業是否擁有最基本的管理能力的問題,也是公司領導者的基礎管理能力能否體現的問題,沒有制度管理能力的公司老板,是永遠無法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的。
一般情況下,一個企業在達到一定規模之后,往往會出現“大企業病”,即效率降低,成本上升,員工的積極性不高等。這時就必須進行改革,進行流程再造。一方面適應市場及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提高效率,增強競爭力;另一方面達到強化風險控制的目的,以保證企業持續穩定發展。同樣,企業在進行戰略轉變時,企業流程也必須隨之改變。例如企業實行國際化戰略時,其企業流程也必須向國際先進的流程轉變,否則企業就不能真正實現國際化。
領導和管理的最終對象是人和事,也就是管理的兩個維度。人是企業的靈魂,是價值的創造者。對人的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前提,企業管理應以人為本,激勵與約束并重。對事的管理就是要達到提高效率與風險控制的目的。
領導力與管理力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成功的企業家須集二者于一身,在實踐中將二者有效結合。但企業在選拔中層管理人員的時候一味追求優秀的管理能力與領導者素質兼備也不現實,畢竟大多數人會有所側重。因此,企業的領導者就要對企業偏重于領導力與偏重于管理力的管理人員進行有效配置,使之互相支持與配合。在不同的商業環境和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家的領導力與管理力也會有所偏重。在相對寬松穩定的商業環境里,管理者的重要性更顯突出;相反,在競爭激烈,市場快速變化的環境中,企業更需要領導者。一般來說,在創業階段,企業家的領導力往往是成功的關鍵,而公司進入到成熟期,更需要管理力。當然在任何時候二者都缺一不可,只是有所側重。
(作者系中信銀行重慶分行黨委書記、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