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銀行信貸規模、上調銀行準備金率、2009年“保八”目標實現……近來,諸如此類的消息頻頻傳來,業內人士紛紛預測,2010年銀行加息不是夢!
為了從容應對加息,并爭取從中賺取一筆,“近期理財宜短不宜長”的觀點成了眾人的共識。在這個時候,如果選擇存三五年的定期,可能損失加息后的利息。因此,縮短定期儲蓄的時間和購買短期保本理財產品成了穩健型女性理財人士眼中的熱點。
小小預測:長期定存恐吃“加息”虧
2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2月25日起,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將上調0.5個百分點。這也是繼年內1月18日以來第二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當然,這一“動作”肯定被眾多專家看做加息提前的信號,不少業內人士紛紛預測,央行可能將加息時間提前到第二季度。
日前,聞聽銀行近日可能加息,在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孫女士后悔地說:“虧大了,我剛剛存了一年的定期!改天去銀行問問能不能想辦法把定期存款取出來。”孫女士透露,上個月,她在銀行存了10萬元,如果近期果真加息的話,那就吃虧了。
對于孫女士遇到的問題,某銀行一理財專家表示,孫女士可以在加息的消息落實后,帶身份證和存折在存款所在的銀行轉存,即將原有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取出來,而后再轉為按當時的利率存定期。若辦轉存,存款期間的利息只能按實際存款時間的活期利率計算,利息就相應有所減少。
近期建議:請勿盲目轉存
“加息的壓力很大,所以近期的儲蓄最好以短期為主,3個月、6個月的定期存款都是比較好的選擇。”某銀行的國際金融理財師認為,目前,加息的幅度和具體時間都還不確定,對孫女士的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影響并不會很大,轉存并不必要。
就轉存問題,理財專家還表示,要根據儲戶的個人情況和需要來具體操作。
盲目地辦理轉存,有時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2007年我國連續6次加息時,不少市民在銀行排隊辦理轉存業務,但辦完之后,發現得到的利息反而少了。轉存有一個十分復雜的公式,就是在遇到利率調整的情況下,為客戶計算轉存是否能得到更多的利息,并且不少銀行都設有專業的銀行系統和特定的轉存業務計算轉存問題。
小貼士:辦個協議,轉存問題還給銀行
據了解,中國工商銀行的“存款利息調增轉存”協議和光大銀行“陽光加息寶”智能轉存,就是存款利率被調整時,由銀行的系統自動為客戶判斷,儲戶目前的存款是該提前支取、按新利率重新存入,還是應該存到期,并自動為儲戶進行操作。這兩個銀行的用戶,只需帶身份證和銀行卡或者存折,到銀行的營業網點開通轉存業務,支付一定的手續費,便可無需擔心應對加息的煩惱,也可避免利息的損失。
中期投資:選“短打”保本類產品
“在預期利率走高的情況下,投資穩健類理財產品應選擇期限短的品種,方便屆時靈活調度資金,以免錯過加息時獲取更高收益的機會。”不少理財師如是表示。因此,具有這方面優勢的保本型短期理財產品受到銀行和投資者的熱捧。
“這幾年,銀行短期的理財產品幾乎沒有本金和收益跌破預期收益的。其中,保本類理財產品頗受市民的歡迎。前幾天,有一款保本型基金新發行,一天之內便被一搶而空。”某銀行理財師指出,短期的保本類理財產品較穩健,風險小。
保本類銀行理財產品是銀行承諾保障本金的產品,但又根據收益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和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其起點一般為人民幣5萬元。保本類理財產品流動性小,收益并不高,僅比存款利率高出一點。據查詢,興業銀行的“天天萬利寶”系列、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匯理財穩利系列”、中國銀行的“博弈”系列、交通銀行的“得利寶”系列都推出了期限不超過兩個月的為期7天、14天、30天、60天的短期保本類理財產品。而這些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普遍在1.60%以上,相比3個月整存整取1.710%的利率略高。盡管收益不高,保本類短期產品還是勝在靈活度上,到達約定期限后,隨時可將資金存回銀行或進行其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