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簡析:
本次習作是寫動物。提示語共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啟發學生寫發生在自己和動物之間的事,第2、3自然段是寫動物的具體內容,第4自然段是對文題的要求。插圖是牛、狗、貓、雞的圖片,可供學生選擇。讓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體會動物的可愛,思考怎樣與動物和諧相處,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表達。
設計理念:
本次習作教學采取“兩大重心,一個要求”的方針。重心之一: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作文不是加工一件現成的物品,而是用“我手”寫“我心”,是從“內心”生發出來的。心中無物,怎能寫作文。這次習作的主要任務就是豐富寫作內容,將著力點用在“內容”這把刀刃上。重心之二:“巧”引寫法。本次習作的謀篇布局不是難事,因為作文習作要求已經確立了寫作的提綱,關鍵是如何將文章寫得生動形象,更加感人。適當采取“例文指導”和“補充,加工”的形式,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豐富習作。一個要求:整節課注重趣味性引導,讓學生自主表達。
教學目標:
1.感知動物的奇妙,把自己了解的動物以及與它們之間發生的事寫出來,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的情感。
2.學習抓住動物外形特點和習性,做到觀察仔細,想象豐富合理,表達具體生動。
教學重點:
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把動物的外形、習性和交往的事寫下來。
教學難點:
抓住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細節,進行生動描寫,并真摯地表達情感。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大自然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動物,它們有的在空中,有的在水里,有的在樹上,有的在草叢中,為廣闊的自然增加了無限活力和生機。動物是最容易與人類交流感情的生靈,所以有許多動物就生活在我們的周圍,我們看得見、摸得著,我們抱過它、喂過它,甚至與他們朝夕相處。(生自由說。)正是它們的存在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情趣。你和動物們打過交道嗎?今天,就讓我們寫一寫它們。(板書:寫動物。)誰會成為你筆下的小主人公,你能介紹一下它嗎?
二、引導習作內容
1.學生自由表達。
2.師:聽了你們的描述,就仿佛在我眼前盛開了一朵嬌艷欲滴,鮮艷無比的鮮花,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太美了!不僅介紹了動物的樣子,還恰當地利用各種修辭方法,使文章更生動有趣,更吸引人。(板書:生動形象。)
師:這只小動物好像很平凡,不那么討人喜歡。如何將你的小動物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呢?
生: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方法。
師:是啊!比如小狗的尾巴時而蓬松蹺起,像一把毛茸茸的大傘;時而垂下,像一把雞毛撣子;時而又搖搖擺擺,像跳起迪斯科。(這句話使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整個句子又是一個排比句。
3.師:(總結。)介紹動物的外形特征要注意 按照一定的順序,并恰當地利用各種修辭方法,使文章更生動有趣,更吸引人。(板書:生動形象。)誰能補充補充使他介紹的動物更生動形象呢?小動物這回豐滿,有血有肉了,說得我也真想要一只了。你的朋友還有哪些生活習性呢?平時什么樣?喜歡干什么?
生:小貓玩線球、鴨子游水、小狗懂事……(生說動物習性。)
4.出示遠程教學的資源。
師:其實,正是它們的這些不同特征,會使我們之間發生過許多有意思的事。(板書:發生的事。)我就曾聽過這樣一首歌,大家也一定熟悉吧!歌曲寫的是誰?(小毛驢。)基調怎樣?(歡快。)寫出作者怎樣的情感?(喜愛。)你最欣賞哪處描寫?(①動作語言描寫、刻畫一個洋洋自得、悠閑自在的形象與后面形成鮮明的對比;②喜愛之情;③表示聲音的詞語;④語言幽默。)
師:(總結。)注意抓住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細節。(板書:富有情趣。)寫出了生活的趣味來,這段歌詞語言幽默、輕松。
5.再次整合遠教資源。
師:我還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視頻……(課件放視頻。)約翰和艾斯收留了獅子克里斯蒂安。并把它當成家中一員,與它嬉戲,踢足球。一年多后,獅子長大了,他們只好把它送到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區。幾年后,他們想見小獅子,但是被告知恢復野性的獅子有可能會威脅到他們。但當這兩位年輕人出現在保護區的邊緣時,感人的一幕出現了。克里斯蒂安在遠處出現后,先是慢慢向他們走近,然后顯然是認出了他們,于是加快速度,幾乎是奔向兩位前主人。獅子把前爪搭在約翰肩上,像幼時一樣用舌頭舔他的臉頰。約翰也張開雙臂擁抱了克里斯蒂安。重逢的激動與喜悅顯而易見。
師:多感人啊!本性兇殘百獸之王卻與人如此親密,是因為它有情,是因為它感恩。我們無法和他們進行語言交流,但聰明懂事又可愛的小動物們總會讓人情不自禁地產生憐愛之情,與他們的點點滴滴總是那么讓人難忘。你和動物之間發生過怎樣的事呢?是讓人高興、是讓人難過、還是讓人動情,能不能三言兩語簡單地向同學們介紹介紹,讓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沒有說一說你看到過的也可以。
三、明確要求,下筆成文
你們的主人公那么可愛!你們的故事又那樣富有情趣!是我們動筆習作的時候了。寫作時先寫動物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生活習性,重點寫你們之間發生的事。習性與事可以結合在一起寫,但如果習性和你要寫的事關系不大,將二者分開單獨敘述也可以。最后表達出對動物的情感。注意不要說空話,出真情實感。
動筆之前先要先確定主題,然后再圍繞著它展開描寫和敘述。下面就把我們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意通過筆端盡情流露吧!
四、多元評價
同學們,請把筆放下來。下面我先請一位同學讀他的文字,同學們注意聽,聽他的文字,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哪些地方還不夠完善,說說建議。
五、總結
這節課,我與同學們學得很開心,從你們的作文中,可以看到,你們平時很注意觀察,很注意積累。下節課,我們繼續完善自己的作文,你們會把小動物寫得更加活靈活現,越來越精彩。
評析:
趙老師執教的《寫動物》是一節習作課,整節課的教學從課前交流到課上的指導、習作、評價,始終以“小動物”為主旋律,以“調動學生的熱情,豐富學生的素材”為出發點,巧妙設計,暗藏玄機,水到渠成。
一、“激情、引趣”以解決“為什么寫”的問題
趙老師非常注重激情、引趣,借以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引起學生的習作興趣。課前交流中的帶有動物的成語和歇后語使學生感受到帶有“動物”的文化無處不在;古詩《鵝》是動物外形描寫的經典之作;兩個謎語引出了動物的外形和習性。再加上課堂上緊緊圍繞動物的交流,讓學生在“動物”的海洋中盡情徜徉,思路完全被打開,學生的文章幾乎看不到相同的內容。
課上播放《我的小毛驢》,學生喜歡的兒歌,且帶領學生饒有情趣地哼唱起來,怎知這正是趙老師巧設的一篇范文啊,接著又觀看《獅子與人類的情感演繹》動畫片,用這些手段,教師或以激情奔放的演講,或以飽含深情的訴說,或以娓娓道來的聊天,或以充滿懸念的講述,或以發人深思的設問等等,刺激學生的視覺,沖擊學生的聽覺,撞擊學生的心靈,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啟動學生興趣的按鈕。讓學生“生命本色”之花,含苞欲放,蓄勢待發。
二、“開源、導流”以解決“寫什么”的問題
“開源”就是開發寫作內容的“源泉”。開源,貴在廣,要多層面,多角度,讓相關的材料集合,多多益善,才能“百里挑一”,這樣就不是“無米之炊”了。“導流”就是把要寫的內容從“源泉”里導出來,也就是選材,導流貴在精。從眾多的材料中,通過比較選出自己最熟悉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材料,讓其最能反映出習作內容的“生活本色”來。為此,教者這次習作的主要任務就是豐富寫作內容,將著力點用在“內容”這把刀刃上。采取談話交流的方式讓學生說動物的習性,學生在努力的回憶與交談中使許多小動物的形象樹立起來。同時教師作了有效的補充,如:小貓玩線球、小毛驢尥蹶子、打滾等都為后面說小動物與人富有情感的事做了鋪墊。
接著選取了一首兒童喜聞樂見的兒歌《小毛驢》和一段表現獅子與人親密交往的視頻,利用學生最喜愛的歌曲和影像告訴學生動物與人雖無法用語言交流,但我們之間卻發生了那么多有趣或難忘的事情,啟發了學生的思維想象,開闊了他們的思路。學生打開了話匣子,在你一言我一語中學生回憶的大門一一被打開,腦海中迸出一個一個的素材,“心中有物,必定筆下有文”了。
三、“授法、構思”以解決“怎么寫”的問題
打破了以往“審題、立意、選材、成文、修改”的固有模式,追求一種“輕輕松松、自自然然”的境界。課堂開始,一句“哪個動物會成為你筆下的主人公呢?”拉開序幕,學生暢談動物的美麗、有趣的習性,在老師的引導下回憶動物那富有情趣的往事,在輕松的交流中學生就已打好腹稿。
怎么寫的問題,對小學生來說,是作文教學特有的任務,也是作文教學的難點。內容固然重要,但寫法也需要教師的“巧”引。本次習作的謀局布篇不是難事,因為作文習作要求已確立了寫作的提綱,關鍵是如何將文章寫得生動形象,更加感人。在外形特征的指導上,主要采取“補充、渲染”的方式,當一個學生簡單描述后,大家一起添枝加葉,讓它更有血有肉,在這個豐富的過程中,體會到要運用各種修辭方法,使描述更生動形象。另外還利用歌曲《小毛驢》進行寫法指導也很巧妙,一個“你最欣賞哪處描寫”讓學生如獲至寶般發現了描寫中的閃光點,明白了如何將一件事寫得更富有情趣,寫法指導不留痕跡。
編輯/李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