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輪到我午間管理。鈴響后,孩子們陸續走進教室,等我發話。我迎著他們期待的眼神,轉身在黑板上寫下幾行字:“午間自主學習任務:1.抄寫第26課生字新詞一遍;2.默讀26課3遍;3.閱讀課外書。要求:裝啞,不發出一點聲音。時間:30分鐘。”雖然背朝著孩子,但我能猜到,他們看到這幾行字,會懷揣怎樣的新奇,甚至能想到幾個調皮的孩子在互相交換著“好玩”的眼神。我回轉身,作了簡單的解釋:“自主安排完成3個學習任務。不允許口頭交流,必要的交流也只能用遞紙條解決。”
從來沒有老師提出過這樣的學習要求,每個孩子都是一臉的興奮,眼睛里也似乎閃著亮亮的東西。我知道他們都認可了我的安排,而且也都想迫不及待地嘗試。一聲令下,每個孩子都開始了他的“30分鐘裝啞行動”。
我也坐了下來,一邊批改本子,一邊不時地抬起來,觀察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小賓挺著腰,半低著頭,眼睛盯著本子一筆一畫地描著生字、新詞,如果我有相機真愿意把他的樣子定格下來,那絕對是一幀詮釋全神貫注極自然的照片。小興端正地坐著,兩手捧書,嘴巴一張一合的,看來他先安排自己完成默讀的任務。小銳是個聰明卻有些調皮的孩子,高高大大的個子,班主任老師請他坐在前排,為的是便于對他的管理和監督。只見他一臉興奮地笑著,半歪著身子,扭著頭,用目光向教室進行了一次全方位掃瞄,發現沒人注意他,回過身來,慢慢地拿出了自己的本子,打開筆蓋,也開始做自己的事了。教室里安靜極了。
這群孩子很好動。幾位任課老師對他們的共同評價是:亂,學習習慣不好。甚至有個別老教師會流露出不愿到這個班任課的意思。聽著這些意見,我心里很是著急。我不否認這群孩子的學習習慣不理想:沒有學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主管理。不知道如何進行預習,如何進行早自修、午自修,如何合理安排并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等。經常會有一些學生忘做作業,忘交作業。也許是因為這群孩子與兒子同年,我特別喜歡他們。喜歡他們的活潑,喜歡他們的純樸,喜歡他們的天真,喜歡他們對我夸張的歡迎。每次上語文,總有一個孩子在門口張望,看到我了,會大聲地喊:“老師來了!”于是等我走進教室的時候,個個孩子都精神抖擻地迎著我的目光,就像在期待得到什么禮物。
怎樣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讓孩子自己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呢?我一直思考著。我可以告訴孩子,在某一段時間內,你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這個方式很簡單,但孩子會接受并認同,甚至有所感觸,從而養成可以終身受用的習慣嗎?孩子是最喜歡游戲的,如果能在游戲式的體驗中讓他們收獲到學習的快樂和進步,相信比嚴厲訓斥,比簡單告訴要有效得多。于是我設計了“裝30分鐘啞巴”的學習活動。
陸陸續續,有孩子完成了一項或兩項任務。我站起身,在教室里巡視了一周,每個孩子都學得很投入,學習任務也完成得相當出色。如果,孩子們在沒有人管理的情況下,都能如此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那該多好啊!我覺得時間已過半,該強化一下他們的學習行為了,于是把黑板當成了表揚公告欄,開始進行無聲表揚。一個又一個名字被工工整整地請到黑板上。有時候還會寫一個短句:小昕的字漂亮極了!小豪在完成額外作業了!小琦讀書的姿勢真好看!無聲表揚挺有效,為了讓自己也“板上有名”,每個學生都學得更加認真了!
30分鐘到了,孩子們也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學習任務。我宣布活動結束,請他們談談“裝30分鐘啞巴”的感言。憋了30分鐘,每個孩子都想一吐為快:
“我們好像從來都沒有這么長時間安靜過。平時我們都愛吵吵鬧鬧的,有時連上課都會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哈,當‘啞巴’的滋味還挺好。雖然不能說話,有點難受,但是,至少我們懂得了抓緊時間,不讓時間流走。這樣一來,在短時間內也都能完成作業了。我真正體會到了,抓緊時間,不讓時間流走的好處。”
“只要我們班的同學,以后上每一堂課都像這30分鐘那樣就好了,這樣我們的紅旗就會多起來,這樣我們的學習就會好起來,這樣我們就不會被任課老師批評。”
“時間到了,我覺得挺奇怪,明明是30分鐘,怎么好像只過了15分鐘。一看表,呀!30分還超過了呢。我真不敢相信,平時的我,不說話也只能憋住5分鐘。可是如今我卻堅持了將近一節課的時間。如果我以后天天上課都這樣,恐怕我的成績會更高一籌。讓我感到更快樂的是:我已經完全懂得了怎樣才叫自修,自修時間應該干什么。”
“其實不說話也是一種享受。在那么安靜,鴉雀無聲的教室里寫作業真輕松。”
…………
這都是孩子的心里話,孩子是天真而幼稚的,他們的行為習慣養成需要教師用心去引領。今天,我只是讓孩子在輕松的游戲體驗中明白了自己的學習責任,懂得如何去管理自己和安排學習任務。我想我的目的是讓孩子慢慢地學會學習,終而成為他一生生命發展的資本。這才是教師之道。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樹人小學)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