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耕地保護政策的深入執行,部分地區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突破行政界線的耕地保護已成為當前的一個熱點問題。本文對這種突破行政界限的耕地保護模式暫時定義為區域協調耕地保護模式,并利用博弈模型對現行耕地保護模式和區域協調耕地保護模式進行分析,得出在使用相同的成本下,區域協調耕地保護可以實現耕地保護的最優化。
耕地是關系到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已引起各國政府高度重視,我國也特別重視耕地保護。近年來,我國“吃飯”和“發展”的矛盾日益尖銳,突破行政界線限制的耕地保護呼聲越來越高,是否實行“異地指標調劑”現在已成為我國耕地保護中的一個熱點問題。筆者對這種“異地指標調劑”暫時定義為區域協調耕地保護模式。區域協調耕地保護模式影響到方方面面利益。從耕地保護所獲利益主體不同,筆者將其劃分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農戶。由于耕地保護獲利主體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社會經濟地位差異以及所獲利益大小不一,造成所采取的耕地保護行為也不盡相同。因此,筆者采用博弈模型對這種區域協調耕地保護模式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