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航運業是否會走出低谷、全面復蘇?航運企業能否擺脫經營慘淡、業績虧損的困境?日前,一項針對航運企業經營者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前景依舊不容樂觀。2009年歲末,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第一個航運景氣指數(CSPI)。這個指數依據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55%的航運企業認為2010年第一季度的經營狀況一般,因此2010年第一季度的景氣指數預計環比略降0.8,為102.78,比上年第四季度的103.58,略有下降,但仍有望保持在景氣區間。
與CSPI一同發布的,有中國航運信心指數(CSFI)、中國航運預警指數(CSAI)、中國航運景氣動向指數(CSCI)等四大指數。據介紹,中國航運景氣指數(CSPI)與中國航運信心指數(CSFI)從微觀層面反映中國航運業的發展狀況,為每季度發布。其中景氣指數的數值介于0和200之間,100為其臨界值。當景氣指數大于100時,表明航運業所處狀況趨于上升或改善。CSPI和CSFI兩個指數的形成主要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航運企業作為樣本,建立了定期調查聯系制度。對航運景氣度的首次調查共列出了22個指標,包括企業經營、資金狀況、人員需求等微觀指標,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91份,其中航運企業30份,港口企業19份,航運服務企業42份,含貨代、船代、金融服務等,基本囊括了港航業的各大企業。
據中國航運信心指數(CSFI)預測,今年第一季度的中國航運信心指數為99.12,相對于2009年第四季度上升7.22。去年第四季度的中國航運信心指數為91.90,處于微弱不景氣狀態。其中,港口企業信心指數最高,為103.12,處于微景氣狀態:船舶運輸企業的信心指數最低,為80.42,處于較為不景氣狀態。但從去年第四季度的調查結果看,僅有16%的航運經營者認為中國航運業目前發展良好,58%的航運經營者認為發展狀況一般,26%的航運經營者認為發展狀況很差。而接受調查的企業經營者預測2010年一季度的信心指數與上述結果大致相當。這表明,有超過八成的企業經營者對航運業復蘇缺乏信心。
首次發布的中國航運預警指數(CSAI)與中國航運景氣動向指數(CSCI),將發揮市場監測和預警的作用。其中,預警指數選取了與航運業密切相關的進出口總額、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等作為指標,可以將中國航運業運行中的一些問題率先反映出來。利用CSAI指數與CSCI指數進行分析,就是用中國航運各變量之間的時差關系指示景氣動向,分別以綠燈、藍燈、黃燈、紅燈等直觀顯示過熱、偏熱、穩定、偏低和過冷的狀態。根據中國航運景氣動向指數的走勢,可以看到,目前國內航運業2009年1月觸底之后正在緩慢上揚,并伴隨著小的波動。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秘書長真虹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航運大國,上海正在建設國際航運中心,但在航運景氣監測、航運信息服務方面,國外機構仍掌握絕對話語權。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經過長期跟蹤航運市場變化,比較國內外對景氣指數的研究和實際應用,建立了一套能多層次、立體反映中國航運發展實際情況的景氣監測指數體系,主要包含上述“四大指數”。
他坦言,與倫敦港等國際航運中心相比,中國航運數據目前仍然比較稀缺。但“四大指數”共同組成了中國航運業的首個景氣監測預警體系,它的編制與定期發布將有助于國內航運企業應對周期波動、保持健康發展。同時,這些指數也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一部分,將為航運中心軟環境的建設提供重要支撐。據公布,中國航運景氣指數與中國航運信心指數為每季度發布,中國航運預警指數與中國航運景氣動向指數為每月度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