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印象中的何偉,應該是他在影片《高山下的花環》中扮演靳開來一角,但大家也許不知道,何偉原來也是話劇演員出身。如今,時隔16年的他再一次回到話劇舞臺,扮演阿加莎筆下的著名偵探“波洛”。
王:何偉老師,您離開話劇舞臺多年,是什么促成您又回歸戲劇舞臺,來演繹《黑咖啡》中的大偵探波洛的呢?
何:我上一部演的話劇是1994年上海人藝雷國華導演的話劇《奧賽羅》,到現在已經整整16年了,之后我一直進行影視劇創作,所以當要接話劇《黑咖啡》的時候,心里還不是非常有把握。不過,在我的心目中還是一直有一個波洛情節,尤其是那個演繹大偵探波洛的演員皮特·烏斯蒂諾夫爵士是我心中的偶像。
王:您的偶像非常特別,演繹大偵探波洛的演員皮特·烏斯蒂諾夫爵士是如何成為您的偶像的呢?
何:我是1974年在長春話劇團參加工作的,當年選拔演員時,一共招收6名男演員,我是第六名。在那個年代,男演員都是追求“高、大、全”的形象,而我的身高只有175公分,外貌等條件也不是非常突出,顯得很普通,我由此有些自卑。突然有一天,我看到了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中的大偵探波洛后,看到演繹大偵探波洛的演員皮特·烏斯蒂諾夫后,我的眼睛突然一亮。他,身材不高,挺著發福的大肚子,還有那令人過目不忘的翹胡子,讓我為之一振,給自己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自信。我突然領悟了,原來演員也可以有這個型的。我一直很感謝像皮特·烏斯蒂諾夫這樣的演員給了我表演自信,也為我的演繹道路開啟了一扇門。所以當我受到邀請演波洛的時候,我的心小小地震動了一下。沒想到,這事情真的成了,今天我真的當了波洛,也完成了我多年來的一個心愿。
王:您這次回歸話劇的演出感受如何?
何:我想之后如果有導演邀請出演話劇,如果劇本合適,機緣到了的話,我也會多多嘗試的。我認為一個好的話劇演員必定是一個好的影視演員,但是一個好的影視演員卻未必是好的話劇演員,因為好的話劇演員要用自己的氣場去打動臺下觀眾,要根據場地大小,讓每一排的觀眾都能感受到人物。我最初是一個話劇演員,擁有10多年的舞臺表演經驗,所以我認為演員應該每隔一到兩年回歸舞臺,通過演出話劇來提升自我,從而更好地沉淀自我,并在下一部作品中進一步提升,這是一個良好的互動循環過程。
王:您現在長期居住在上海,您的第一部電影作品也是謝晉導演的,您和上海特別有緣分嗎?
何:我目前在上海安了家,在上海長期生活。非常感謝謝晉導演,當年由他執導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開啟了我人生的另一扇大門。我從話劇演員變成了一個電影演員,也因此片我憑扮演靳開來一角獲第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和第五屆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這對于當年一個初出茅廬的電影新人來說,從此我有了一個很高的起點,自己也借此不斷激勵自我。之后我去了北京電影學院深入進修。之后,上世紀90年代,我又參加了《上海一家人》的演出,這部電視劇講述上海人的故事,當時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后又與上海人藝合作,在話劇《奧賽羅》里出演奧賽羅。在經歷了10多年后的如今,回歸舞臺的我又是從上海出發。所以可以說,我和上海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與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