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一經形成,就能成為促進認識和活動的強大動力。學生對寫作文有了熱情和興趣,就能夠快樂完成。因此,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中應注重去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盡量地讓學生勤于動筆,樂于動筆,為此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組織參與活動。國外的大量資料表明,在學校里人才成長的主要途徑有三:一是課堂教學引導;二是課外科普、傳記、文學讀物的啟迪;三是課外科技、文體、社會活動的培育。這后兩條途徑都屬于課外活動的范疇,實際上是兩條途徑,即課內與課外,而課外活動又分校外和校內兩種。
1 校外課外活動。一是讓學生去接觸大自然,運用課內學到的觀察本領去廣泛地觀察大自然,從而豐富感性知識,豐富自己的語言;二是讓學生去接觸社會,把語文教學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在社會交際中,積累語言,發展思維。
2 校內課外活動。校內課外活動,我們可以以校園活動為范圍,配合學校教育活動進行策劃和實施。如:校園建筑物的命名活動、學校精神討論活動、學校安全教育活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以及校園文化周活動等,讓學生參與這些活動,并要求學生用文字形式進行記錄。
除此之外,還可進行另外一些活動方式,如進行口語作文,在課前開展三分鐘演講,朗讀、講故事、交流與交談、社交禮儀用語等。這些活動方式也是作文訓練的重要形式。“先說后寫”或“寫后再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能促進學生語言表達的規范程度,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另外,還可以展開社團活動,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如作文興趣小組、班報、黑板報,文學社團活動等,讓學生從中訓練寫作能力。
二、設立專題講座。作文講究方法、技巧,每種文體有它自身的要求,因此,上好作文專題課,針對學生進行輔導,給學生指明方向,點明要求,這是促進學生寫作欲望的重要措施。
作文專題課的內容,力求切合學生的實際,滿足其需要,并且應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如針對學生的審題立意,我設立《話題作文擬題技巧》《話題作文要細審提示語》《關系型話題的審題誤區》《話題作文立意指津》等專題;針對作文的開頭結尾,設立《雕飾鳳頭,先聲奪人》《巧鑄豹尾,余味無窮》《踢好作文的頭三腳》《議論文妙筆開篇六法》等專題;針對作文結構思路的特點,開設《話題作文快速構思》《如何迅速打開作文思路》《“代入法”在議論文中的運用》等專題;針對學生運用材料,謀篇布局的特點,設立《巧婦能為無米之炊》《考場材料運用技法》《寫什么事易出彩》等專題;針對語言運用方面,設立《作文語言幽默六法》《巧用修辭壯文采》《亮化語言,美化細節》《滿分作文的亮點》等專題。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每個專題的設置都應在學生作文之前,明確每次作文的要求和重點,這些專題講座都應使學生覺得實在、有用,能夠學得到手,不空談,才能讓他們產生興趣,增強自信心,樂于作文。
三、提供仿文和美文。每次作文的指導,除了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外,也有必要給學生提供同題材、同內容的寫作范例。目的是說明本次作文該怎樣寫,使學生有所參考與憑借。提供的寫作例文,力求切近學生實際,對學生能“止渴”。提供的仿文與美文主要來源以下幾個方面:
1 老師寫下水文。老師寫下水文給學生作示范,就像教游泳一樣,教練親自下水游給學生看,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指導。老師通過寫下水文就更能領略作文的甘苦,在作文指導中更有針對性、現實性,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對學生的啟發效果更佳。在一次話題為“舍得”的作文中,我作了一篇《舍棄是一種美麗》的議論文,從舍棄和獲得的關系出發,以“我們應該學會舍棄”的觀點論述舍棄的必要性,指明什么是真正的舍棄以及舍棄的原則、方法等,文章給了學生很大的啟發,此次作文絕大部分學生做到觀點鮮明,內容充實,思路清晰。
2 提供滿分作文和美文。采用中考滿分作文來指導學生無疑是條成功的捷徑。面對中考特殊場合特定時間的速寫作文,能夠行云流水地反映主題,能夠得到評卷老師的認可,當然值得我們欣賞與借鑒。況且,同齡人的思想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我總愛搜集部分比較適合我們這個地方的學生素質的滿分范文,讓學生對此進行賞析:抓文眼、尋線索、品風頭、揚豹尾、看過渡,概括事件、反映主題,融入自我,找“真我”影子,捕捉文中的細節描寫,評優批劣。然后提出新思考:如果是我來寫,我會從哪個角度來寫;如果是我的心理刻畫,我將會用什么樣的心情面對這個問題。讓學生不是為了欣賞而欣賞別人的作文,而是站在“我”的角度來重新審視這范文。
除此之外,我還從一些雜志中選摘一些美文供同學借鑒,或朗讀,或復印張貼于學習園地,因為那些文章的思想內容比較成熟,技巧亦臻于完善,這樣的文章亦能更好地給予學生啟發,從而促進他們創作的熱情。
總之,在學生的作文指導中,我們老師應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使學生不再是為應付而作文,而是為情趣而寫。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別致新穎、匠心獨運的文章就會脫穎而出,作文教學的預期目的也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