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南寧市第三十七中學的物理老師。他胖胖的,忠厚樸實,南寧口音濃重,談吐幽默風趣。因為老師姓王,又教物理,上課知識涵蓋豐富,條理清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頗有王者風范,于是,學生們尊稱他為“物理王”。學生們說,只要那一天有“物理王”的課,同學們一定會開心一整天,學習效果也好得多。
王鈺的課堂是輕松而有條理的,學生們往往在歡樂的氣氛中,不知不覺掌握了知識。如上壓強這一課,王玨說到壓強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時,有學生提到了啄木鳥,只見王鈺氣定神閑地說:“同學們,因為這只啄木鳥嘴很小,因此樹的受力面積小。”接著他又說道:“如果我們把它的嘴尖磨鈍了,會怎樣呢?”“一定啄不進樹!”學生們大聲回答。“對,啄到它腦震蕩為止,也啄不進!”學生們哄堂大笑。“那么,同學們知道駱駝為什么被稱為沙漠之舟嗎?為什么駱駝在沙漠里行走沒有困難,而馬很難在沙漠里行走嗎?”王鈺沒有放過學生,繼續追問。“因為駱駝的腳板大,地面受力面積大;馬蹄小,地面受力面積小。”有學生回答。“如果駱駝趕時髦,穿上釘鞋,能在沙漠里順利行走嗎?”有趣的問題配合王鈺濃重而夸張的南寧口音,引得學生們先是哈哈大笑,續而陷入沉思,過一會,有學生舉手道:“給駱駝穿上釘鞋,它走起路來蹄子會陷入沙里,走起來不順暢。”“這是為什么呢,你能解釋嗎?”王鈺繼續不依不饒地提問……就這樣,在輕松愉快的笑聲中,壓強和受力面積關系的知識深深地烙進學生的腦海里。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王鈺十分重視書中的每一幅插圖和每一個實驗,注意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授課時,他采用多提問、多練習的方式作為學生主動思維的助動器,用友好和激勵的語言增長學生學習的信心,用風趣幽默的風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做“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實驗時,他先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然后請學生對出現的現象進行分析,并用激勵的語氣說:“如果哪位同學對這個現象分析準確,你就厲害咯,老師就佩服你咯。”學生們很想得到自己佩服的“物理王”的佩服,目不轉睛地盯著實驗,同時快速地組織語言,回答道:“壓力的作用效果就是壓強,壓強和壓力大小有關,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壓強越大,作用效果越明顯。“緊接著,王鈺請學生用所學總結歸納物理現象產生的原因,得出結論,并拓展開去,解釋實驗得出的物理規律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書本知識和生活知識得到有力的結合。
教學時,王鈺還有和其他物理老師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他非常注重讓學生記筆記。筆記的內容融合了王鈺個人的智慧和對考綱的解讀——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考試的重點、熱點、難點。他給學生統一的時間記筆記,每當到要做筆記的時候,他會說:“看上來……把筆記記在第幾頁的某處空白處。”每個學生的筆記都是統一的,而且記在他規定的位置。如果發現有學生沒有按照要求寫在規定的位置,“物理王”會嚴格地要求他重新寫。如記者看到課本第77頁上方,學生們都按照王玨的要求,寫著:
面積單位換算1m2=10dm2=10cm4,1cm2=10-2dm2=104m2在課本中間,圖14.1—3的下面,又統一寫著
1.對比甲和乙:在作用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強就越大,陷得越深。
2.對比乙和丙,在壓力大小相同時,作用面積越小,壓強就越大,陷得
王鈺說,記筆記有助于對所學知識的復習和記憶。如果不記筆記,復習時只好從頭到尾去讀教材,這樣既花時間,又難得要領,效果不佳。學生記筆記并不是為記而記,而是為了使用才記的。物理科是系統性很強的學科,章節之間知識連貫性很強,這一節學過的知識往往是學習新課的基礎,有必要經常溫習。筆記記在統一的位置,上課用到的時候,復習的時候,方便教師清晰地指導和學生查找。
這樣輕松幽默,深入淺出的教學能力和王鈺平時的積累是分不開的。作為一名優秀的物理教師,王鈺有他從事物理教學的二十八字“秘訣”,那就是明確課標、吃透教材、提高效率(上課)、專研考綱、熟練命題、強化專題、教會(學生)考試。有了這樣的認識和積累,王鈺的課堂在輕松幽默的同時,知識含量和練習量都很飽滿。書本上的每一道例題,每一道練習題,王玨都可以帶著學生延伸開去,提出6、7點與此題相關的問題,拓展學生的做題量。這一點,和王鈺平時對中考試題的鉆研有很大關系。
因為教輔材料的泛濫,許多教師與自主命題疏遠了,習慣了卷來伸手。但是王鈺卻沒有這樣做,他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說:“教師是否能自己命題,是否能命好題,這是考量教師業務素質是否精通,是否達到高境界的重要體現。教參上的題,輔導資料的題,各地中考題是別人辛勤勞動的成果,我們不能只會做別人的題,編別人的題,選別人的題,還要會命屬于自己的題。”為了能夠命好題,王鈺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熟悉王鈺的人都知道,他平日里會去書店買《中考題庫》回來做,也經常上網研究全國各省市的中考題。他認真鉆研各類題型立題的知識點,鉆研它新穎的命題角度,注意命題的繼承性、延續性、穩定性,收集題集中優秀的命題和易錯的命題。在長期研究命題的過程中,王鈺更深層次地領會到,自己命題,能提高教師整體把握課標、學科教學目標和教材的能力;能促進教師反思平時教學行為,從而調整教學策略與方法,提高教學實效;能更深入地分析學情,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他在辨別和借鑒別人好題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融入自身的智慧,編制出一份份科學、合理又新穎的訓練題和試題。王鈺編制的題,絕不是泛泛的無選擇的讓學生做題、講題,而是根據學生對所學掌握的情況,有所選擇地命題來訓練學生,從而指導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使學生學會學習。這樣做,既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又有針對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作為西鄉塘區教研室的兼職教研員,每次考試前,他都會命2、3套題給學生做,題量不大,但都是濃縮了的精華,學生也因此而受益匪淺。學生告訴我,“‘物理王’從來不拖堂,也從來不占用其他學科的課和自習課,他總能在打鈴的時候給我們下課,哪怕他還有一題沒有講完,他也不會繼續講下去。但是在下一節物理課,他講課的節奏相對會緊湊些。重要的是,所有的練習題‘物理王’都在課堂上舉一反三地解決,課后基本不給我們布置課外作業。”王鈺認為,靠截流學生,占用學生休息時間加班加點,磨平學生的靈氣,透支學生的智商,那將是虧了教師一個,苦了幾百人。他把一節課的知識和練習都在45分鐘解決,他的課堂,自然成為高效的課堂。
王鈺就是這樣,以他的實干精神、幽默高效的課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帶出了一批又一批成績好、素質高的學生。他也因此多次榮獲南寧市西鄉塘區優秀教師、優秀教研員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