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意義上,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在充分認識教育教學工作意義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專業精神、增強專業修養與掌握教育教學規律,拓展專業知識、強化專業技能的過程,是教師在教育這這一特殊崗位上充分實現自身人生價值、服務社會、造福人類的過程。作為學校領導,應該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思想認識,并將其納入學校的工作重點。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幾個層面
(一)教師的專業精神
教師這個特殊職業的社會價值決定了這個職業具有專業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點,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要對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教師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都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是一種社會事業。因此,教師必須忠誠自己的職業,敬重自己的職業,要把職業當作事業來做。
(二)教師的專業修養與職業道德、倫理追求
教師的行為首先是合理合法的。所謂“合理”就是要合乎社會公認的倫理道德,體現社會主流意識和民族審美價值的要求,教師要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以培養學生的高度自尊、自信、善良、誠實、勇于承擔責任的優秀品質為己任;“合法”就是要依法執教,教育內容、教育行為要合乎黨的教育方針、國家有關規定的要求。因此,教師要講師德,要提高個人的修養水平:有仁有愛、心胸開闊、誠實守信、人后不非人、敬業奉獻、有較好的人際關系和團隊合作精神,為人處世能給學生起到表率作用。
(三)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與能力
1 教師在自己所教的學科領域必須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對本學科的科學方法論與學科發展史有較深刻的把握,同時,要有較豐富的人文知識。
2 能站在較高的角度俯瞰學科的整個知識系統,能準確判斷整個系統中的重點內容和關鍵環節。文科教師應有較強的寫作能力,理科教師應有較強的切題能力和演算能力。要準確把握本學科的發展狀況,了解本學科、本行業的前沿知識。
3 具有人文思想和人文知識,能很好地與學生溝通,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4 作為優秀教師,還應具備以下幾種基本能力:(1)準確把握學生發展水平的判斷能力;(2)課內外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3)較好的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能力;(4)對教育教學活動效果和學生發展水平的預見能力;(5)自己的學習、反思與研究的能力;(6)較強的知識、理念更新能力。
(四)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定位
1 南寧市第三十七中學把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定位為“四化”。即“教師工作責任理性化、課堂教學藝術化、教育活動人性化、專業發展現代化”。
2 鼓勵教師的課堂教學形成個人風格。課堂教學風格指一個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組合和運用,體現著教師個人一貫的穩定的教學心理品質。具體說來,課堂教學風格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一是教學的藝術性,指教學過程中對技能、技巧的運用恰到好處,體現著一種藝術效果,給人一種和諧、流暢的感覺,充滿藝術感染力。二是教學的創造性,指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過程的組織具有獨特性,教師個人的創造性思維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充分發揮和運用。三是教學的實效性,指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智能、技能的訓練和思想品德的發展是行之有效的。四是心理品質的穩定性,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所一貫堅持和追求的,體現著教師個人良好的心理素質、鮮明的個性以及建立此種教學風格的高度自信心。通過對實際課堂教學的觀察分析,筆者發現,許多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從風格上大體可分為理智型、自然型、情感型、幽默型、技巧型、啟發型、善導型、表演型、民主型、訓練型等。在實際教學中,每個教師應根據自己的實際,結合教學實踐,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從而使教學取得更加理想和完美的效果。
二、名師的特征
作為教師,成為名師是專業發展的最高境界。所謂名師,就是出名的教師。他們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楷模、教學的專家,是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教師群體中因其自身特殊才干和突出的教學效果而著稱,他們有較大的、較好的社會影響。一般來說,他們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 時代性。名師總是一定時代的產物,他們的教育思想總是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教育技能也總能跟隨時代經濟、科技進步的潮流,總能把學生帶到時代的前沿。
2,群眾性。名師是在教書育人的實踐中產生的,他們生活在群眾之中,產生于群眾之中,他們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成效都得到普遍的認可和推崇,是教師群體中的帶頭人。
3 權威性。作為名師,他們的權威來源于他們的高尚人格和超群才干,他們的言行總是被他人當作楷模去學習、去模仿。
4 實踐性。名師的成長與成名可以說是一個不斷實踐的過程,他們能夠主動與被教育者交流,學習新東西,了解被教育者的需求,然后發揮自己的教育教學特長來改變被教育者的思想和初始知識狀態。
5 風格明顯性。名師比一般教師更有名氣,是因為他們把才干轉化為了明顯的教學特色,他們的課學生喜歡,教學效果比一般教師更好,使學生終身受益。(如作文的三個法:水漲船高法、粽子評價法、考試作文法。)
6 效果特殊性。同樣的學生素質,名師的教學過程令人賞心悅目,在收獲知識的同時,還受到思想的洗禮和美的熏陶,教學效果明顯比一般教師要好。
三、名師的素質要求
(一)思想素質
教師一定要具有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民族優秀文化的政治品質和基本覺悟。在此基礎上,作為名師,在下列幾個方面還要有突出的表現:
1 有崇高的事業心和強烈的敬業精神。具有強烈的學生觀,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以學生、學校的利益為主,能夠理性地對待工作責任。
2 具有強烈的開拓進取意識。名師不是依葫蘆畫瓢的“教書匠”,而是勇于探索教育教學新路子的創新者和開拓者,具有勇往直前的品質。
3 具有科學的教育觀念和人文思想。名師善于把握時代脈搏,懂得現代人的成長規律,通人性、懂人情,讓每一個學生看到希望,使學生成為具有高度自尊和獨立人格的、心理品質穩定的、合格的共和國公民。
4 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這是提高課堂教學品質和陶冶學生高尚情操的需要。名師會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層面,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
(二)專業素質
1 具有扎實的專業業務功底。只有精通自己所教的學科,具備淵博的知識,才能熟練、靈活地運用教材和教法,才能在較高層次上駕馭教材。
2 具有不斷學習、積極進取的習慣。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
3 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要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夠總結自己的經驗,具有獨立完成獨立課題的能力。
4 能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與手段。這是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及時應用現代科研成果和教育成果的需要,確保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永遠保持在同行前列。
(三)能力素質
教師的能力主要體現在教育與教學的過程中,名師在能力的體現上,比一般老師高出一籌。這主要表現在:
1 語言駕馭能力較強。課堂上,他們語言表達鮮明,表述準確,思路清晰,總能刺激學生的興奮點。
2 創造性思維能力強。他們善于思考,有發散式思維,思考問題的角度總有獨到之處,符合原則又高于現實。
3 具有與自己教學特色相關的特殊技能與能力。他們的氣質、修養、為人處世態度對于培養學生的特長、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都提供了可能和條件。
4 人際交往能力較好,能較好地與人相處,心態平和,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
5 具有較高的處理日常工作和事務的能力。日常教育教學的常規工作既多又繁雜,而且單調,能夠做到有條不紊地、迅速地、穩重地處理,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主要的教學工作當中。
(四)心理素質
1 有穩定的情緒,積極的情感。當遇到一些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內心情感的起伏時,能夠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情緒,性格開朗,心胸豁達。
2 積極進取,不怕困難,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在工作中充滿自信,永遠相信自己是一個前程遠大的人,具有不屈不撓的氣質。
3 淡泊名利,立足奉獻。能夠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以育人為己任,善于體驗育人過程中的快樂,不求學生及家長回報。
4 不卑不亢,從容做人。有高尚的做人原則,有自尊,講骨氣,堅信自己職業的高尚,從容做人。
四、教師促進自身發展的途徑
教師促進自身發展的途徑主要有:堅持教中學,學中教,融入學生,把引領和學習相結合,在師生交往中發展自己;注重教學反思,在總結經驗教訓中提升自己;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在理性認識中豐富自己;做適當的教學研究,在思考中把握規律,端正自己;尊重同行教師。主動合作,在借鑒他人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