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教育是指在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以外,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實施的各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英語課外教育活動是針對英語學科的特點由學校或班級組織的英語教育的活動,其過程發揮著特殊的作用,具有實踐性和趣味性,包括除英語課堂教學以外的一切英語活動,如英語角、英語墻報、英語小報、改編英語劇等。英語課外教育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延伸,它是學校英語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英語課外教育,會不斷促使課堂教學質量提高。
一、開展英語課外教育活動的常見問題
(一)思想認識方面的問題
在學校,不少人的眼光仍只盯著課堂教學,而忽視了英語的課外教育。誠然,課堂教育這塊主陣地固然重要,但課外教育這塊輔助陣地也絕對不能忽視。學校和教師必須認識到英語的交際功能,認識到英語課外教育的重要性,積極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實踐英語。可現在仍有一些學校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普遍缺乏對英語課外教育的正確認識,基本上沒有開展英語課外教育活動。同時,很多學校由于認識不足,未將英語課外教育活動納入學校的整體教育工作計劃之中,在具體開展活動時,也未能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實施過程方面的問題
1 機械照搬課堂教學的模式。有的教師組織英語課外教育活動像在給學生補課,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展英語課外教育應該要寓教于樂,使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得以充分發揮,使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但很多教師只是簡單地組織一些興趣小組,在小組中相互抽背句型,只求完成任務了事。這些模式與很多課堂中的操練模式相似,了無新意,有時活動中的氣氛甚至比課堂教學中的更呆板、更枯燥。許多活動組織者或教師在活動中仍占主導地位,他們不是從不同學生的特點、個性及趣味性出發,而是從組織者或教師本人的愿望出發來組織活動。
2 活動內容缺乏實踐性與創造性。英語課外教育活動,惟有充分發揮集體和個人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才能真正吸引學生,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發展學生的才能。然而,現在很多活動內容缺乏實踐性與創造性。學生主要在同桌之間、前后桌之間操練句子,缺乏更廣泛地使用語言的基礎。許多詞匯還是在沒有創意下機械地使用,大多數的句子是學生死記硬背下來的。學生大膽使用課外知識的情況很少,有的學生即使是對活動的內容很熟練了,句子也能對答如流了,但他們都是在機械地重復,久而久之,就會感到枯燥。
(三)組織活動方面的問題
1 形式單一,缺乏靈活性。英語課外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個人活動。但現在大多數的學校只開設英語角,許多學校沒有舉辦過一次英語parly,也沒有其他的活動形式。
2 沒有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狀態。從組織活動看,應著重于長遠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狀態。大多數組織者忽視了這樣的信息:低年級學生多是抱著好奇的心理參加活動,而高年級的學生是懷著獲取知識和鍛煉能力的心理來參加活動的。若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狀態,組織活動不當,會降低學生的熱情,甚至使他們遠離英語課外教育活動。從學生參加活動的情況來看,從低年級到高年級。人數由多至少,極不平衡,基本上是低年級學生參加人數比高年級學生參加人數多、熱情高。這些情況在充分體現了年齡特點的同時,也體現了組織者沒有把握好年齡特點的問題。高年級學生會以時間緊、升學壓力大等為由不再參加活動。其實,課外教育活動與課堂教學并不矛盾,也并不會浪費時間,高年級學生不愿參加活動的主要原因是活動沒有結合學生的心理狀態來設計和組織,缺乏靈活性,缺乏趣味性,沒有吸引力。
二、對開展英語課外教育活動的建議
英語課外教育活動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必須有利于教育學生、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每項活動必須有明確的、具體的方案,從而防止“為活動而活動”的形式主義傾向。應該做到“三個堅持,一個預防”。
(一)堅持開展活動
不少教師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學生并沒有保持當初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少高年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蕩然無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課外英語教學得不到延伸,英語極少能得到應用。應該堅持開展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應用英語的機會和場所,讓課堂知識在活動中轉化為個人能力,使他們有成就感,有激情,把“要我學英語”轉化為“我要學英語”,從而提高其英語能力。
(二)堅持合理安排
1 內容的合理安排。教師應對課外活動作出長期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合理安排好各個年級、各個階段所要進行的活動。活動要循序漸進。活動內容的難度,最好低于相應年級的教材難度。同時,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大力表揚他們應用課外知識。內容可取材于課本,如打電話、購物、借書等,也可取材于閱讀材料、報紙雜志,或組織參觀周圍的商店、工廠等,不應僅僅依賴課本。活動一定要注重實用性和交際性。如某校初三年級學完第九單元visit factory之后,教師分批帶領學生參觀了該校的印刷廠。學生興趣盎然地用英語問這問那,相互交談。回來后,教師要求他們把看到的東西和感想談一談,并允許他們用對話表演、解說、日記等多種表現方式,結果有幾組同學還能以對話采訪工廠工人的方式進行。這樣的活動內容安排恰到好處。
2 組織形式的安排。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有集體活動,如講故事、背誦詩、唱英文歌曲、演講比賽、講座、開party等;分組活動,如戲劇、小品表演、做游戲等;個體活動,如制作英文報、剪輯英文報刊、收集英文廣告等。組織形式的安排要靈活多變,間隔進行,而不能以某種方式長期進行,更不能規定學生死背某一組對話。否則學生很容易厭倦那樣的形式,下次開展活動就困難了。
3 開展英語角活動。可先邀請各年級英語口語表達較好的同學來進行,由高帶低;也可以邀請其他教師或高年級學生來參加活動。由于低年級學生面對的是高年級學生,而高年級學生面對的是其他教師或低年級學生,互相間是新面孔,從而增強了新鮮感、成就感,保持了學習興趣。
(三)堅持有活動記錄
在活動結束后,負責教師應對每次活動做一次記錄并進行小結,這樣,有利于其他教師觀摩備用,也有利于自己總結經驗,還有利于對學生的情況做跟蹤調查。
(四)預防無話可說
由于學生的英語知識有限,詞匯量較少,還不能表達出他們想要講的話,久而久之,就會降低學生參加活動的熱情。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發生,應該做到:
1 做好活動前的準備。教師在活動前可將可能會出現的生詞、詞組以書面形式或口頭形式教授給學生。如參觀印刷廠時,教師可以先用書面形式列出單詞或詞組(machine,cutting machine,print,printing machine,edit,roll,fit together…)分發給學生。同時,要求學生了解活動的目的及意義。
2 教師應積極參與。教師要經常以普通成員的身份參與活動,這樣,既可指導學生活動,為其排憂解難,又可經常參與他們的討論,增強師生間的溝通。在活動中,教師既不能放任自流,一概不管,又不能一切都管。這些要點,教師都要靈活掌握。
總之,英語課外教育工作的范圍廣泛,內容豐富多彩,活動方式靈活多樣、生動活潑。它在英語教育過程中發揮著特有的作用。教師應該不斷探索和總結中學英語課外教育的成功經驗,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