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考結束后,我綜合了學生答題情況、同行們的看法、中考評卷實情、學生中考成績以及自己備考做法等方面的情況后,幾經思考,總結出了自己對中考語文復習的一些看法。
一、語文教師應具備突出的中考復習指導能力
中考語文復習是一個緊張、艱苦和漫長的過程,需要學生有堅強的意志來支撐。事實上,往往有不少的學生因為支撐不住而中途松懈或放棄,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少的語文教師也只能本著職業操守把該講的東西照本宣科地說個遍,完成任務而已。要想改變此局面,語文教師應該在中考復習中展現自己突出的指導能力,讓學生會學進而樂學,達到復習的效果。
一是出色的解題能力。中考復習階段。學生對教師的信心是很重要的,如果學生堅定地認為教師一定能帶領他們復好習,考好試,那么他們就會聽從教師的教育,認真地按老師的要求去做。當學生詢問一些學習當中的問題時,如果教師大半天沒能反應過來,無法解答,學生就會質疑教師的能力,甚至于懷疑他所講的內容,自然不可避免地產生一系列的后遺癥,導致對該科的學習松懈下來。基于這樣的體觸,我們教師也應該像學生一樣勤于獨立鉆研,再參考答案,修正偏差,提升思維品質,不斷提高快速而準確的解題能力。事實上,教師這樣認真做題之后,再去引導和評講題目更有針對性、實效性,學生也更加欽佩教師,最終實現“親其師,信其道”的美好愿景,何樂而不為?
二是較為準確的預測能力。對未來之事的預測不是教師的專長,但凡事未雨綢繆那也是應該的,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規劃、指導自己的工作。從這個角度來說,畢業班的教師就要對本地以往的中考進行一番深入地分析研究,理清它們的發展脈絡,再聯系當下全國的中考趨勢,做到既吃透本地考試大綱、考試說明,又能把握時代命題脈搏,才能高效地指導自己的備考工作。如果再把自己的這些設想擇機向學生適當闡明,他們就會動力倍增,受益多多,不光是知識上的收獲,更是為人謀事上的豐收。
三是雷厲風行的作風。現在的學生猶如溫室里的花朵,嬌貴得很,享受的意識特頑固。因此,作為一個畢業班的教師,一旦布置了任務,就要堅決按要求檢查落實,絕不能放松。否則,你后退一寸,他前進一尺,如此一來,你的任務就沒法完成,進度就會受挫。教師假如從嚴要求,就會使學生養成一個高效做事的良好習慣。
二、語文教師的中考復習計劃應突出可行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但是,中考復習怎樣“預”才能“立”呢?
首先,從復習的形式上說,中考語文復習計劃不妨分為專題訓練、綜合模擬、查漏補缺等階段,教師可在每個階段依據復習內容粗略定下一個時間段,時間段的安排以時間稍微寬松為佳。這樣的規劃,既做到了有條不紊地復習,又保證了單位時間的復習的效率,并且對一些可能的意外情況有時間上的可控性,做到了一萬又防萬一,從而使師生的復習情緒既鎮定又有信心。
其次,復習資料的選取也很講究。具體地說,該資料的訓練重點、難點和命題樣式要大體上符合當地中考實際情況,同時兼顧最新的考試題型,用好這樣的資料,才能最大限度地應對中考。
最后,復習知識要重在落實。復習階段的知識容量是很大的,但它已被分配到各個時間點上了,我們只有逐點逐點地融會貫通,最終才會積小勝為大勝,否則,到最后就會漏洞百出,不戰而敗。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反復做好復習、檢測、批改、評析這四個環節,并且是及時地定時定量地測評,才能使學生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語文教師應做好中考前的學生培訓工作
考前培訓工作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教育學生要做到能吃苦、肯聽話。復習階段是個艱辛的過程,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需要我們腳踏實地地過關斬將,方能笑到最后。事實上,每年總有那么些許平時成績較好的學生自以為是,不聽忠告,直到名落孫山之后才后悔不迭。因此,做好這些學生的思想工作尤為重要。二是要向學生介紹一些考試中應注意的事項。語文是中考的第一科,考生如果實現了開門紅,就會信心增強,假若失手了,甚至是技巧上的失誤,則會遭到打擊。所以,向學生傳授些實用技巧是必需的,諸如答題上的先易后難原則,判斷上的第一感覺原則,作文中脫題補救的方法等,盡量讓學生熟悉,避免不應有的失誤。
總之,中考復習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績。教師就必經全方位的對學生進行指導,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獲得中考的勝利。
(責編 李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