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歷檔案是人們在醫院就醫期間形成的全部醫療檔案,即人們就醫后由患者或家屬陳述病情、病史以及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診斷、治療、護理和愈后追蹤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文字、圖表及其他載體的原始記錄。病歷檔案是醫院最寶貴、最有特色的檔案財富。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信息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有些醫院在提供利用病歷檔案時,忽視了病歷檔案的保密性,造成單位的科技成果、經濟數據、分析資料以及病人的隱私泄密;而有些醫院又受傳統保密觀念的影響,重保管輕利用,使病歷檔案沒能得到合理使用。本文就如何做好病歷檔案利用與保密談幾點認識。
1 科學審核病歷檔案利用的條件
國家有關法規明確規定了病歷檔案利用者的條件和利用范圍,只有符合條件的利用者才有資格利用病歷檔案。這里所指的“條件”可概括為兩層含義:一是需要利用的病歷檔案的內容是否符合開放條件,二是利用者的身份是否符合規定的條件。這就需要我們嚴格把好利用入門關,做好病歷檔案利用前的審查工作。
審查是病歷檔案利用前至關重要的工作,是確保病歷檔案安全利用的前提,其主要內容包括:準確判斷利用者的合法性、嚴格辨別利用者的有效身份、科學判定病歷檔案的開放范圍。要想做好這項工作,就要讓有較高責任心和業務能力的檔案工作人員重點把關,以確定其取舍,對個別不能確定的,應由科主任或醫院領導定奪,最終決定病歷檔案的開放與否以及開放的范圍和內容。
2 圍繞病歷檔案的提供利用,做好病歷檔案的保密工作
經過長期的工作實踐,筆者認為,病歷檔案的保密工作應圍繞“服務于醫療、服務于患者、服務于科研”三個重點開展工作。
2,1堅持病歷檔案的保密工作服務于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大局。要堅持病歷檔案“服務于臨床一線”的原則,無論何時,只要醫療工作需要,檔案部門就要積極配合,為病人的正確診治提供翔實的病歷檔案資料。平時,要做好病歷檔案的跟蹤、檢查,按時催還。針對個別醫務人員對借閱的病歷檔案亂丟、亂放、不按時歸還的不良習慣,檔案部門要及時給予提醒,并做好保密宣傳,使醫務人員了解病歷檔案泄密的危害性、嚴重性,增強做好保密工作的主動性。要教育利用者依法利用病歷檔案,做到病歷檔案資料不該看的堅決不看,不該說的一律不說,防范、制約醫務人員在利用中因一些不良行為帶來不必要麻煩。
2,2堅持病歷檔案的保密工作服務于患者的需求。患者是病歷檔案利用中最大的需求方。隨著社會發展,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社會保險、交通事故理賠、工傷認定等需求增多,醫療檔案利用率愈來愈高。為保護患者的個人利益,在嚴格審核利用者身份的前提下盡可能提供最大的幫助。但要防止超范圍利用,以免泄露醫院機密,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工作中要做到專人負責,并根據不同利用者的不同目的,觀察其心理和思想動機,加強重點監護。既要保證使患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又要保證病歷檔案不宜公開內容的絕對保密。
2,3堅持病歷檔案的保密工作服務于科學研究的需要。病歷檔案是醫院醫療活動中產生的最直接、最原始的醫療文件,它不僅真實記錄疾病的發生、病情的發展和治療過程以及愈后和不良反應等一系列過程,而且能夠真實地反映醫院科技活動的歷史發展過程。為防止病歷檔案的濫用和泄密,在工作中,檔案部門要嚴格按制度辦事,對屬于非醫療活動需大批量調閱病歷檔案的,要及時報領導審批,并做好登記工作。
3 轉變觀念,建立健全病歷檔案利用、保密制度
3,1轉變觀念,積極開發利用病歷檔案資源。要切實轉變思想觀念,樹立防范和責任意識,增強工作人員做好涉密病歷檔案工作自覺性,真正做到無隱患、無漏洞、無疏忽,確保涉密病歷檔案萬無一失。同時,要切實完善工作職能,最大限度地開發病歷檔案信息資源,為領導決策服務,為醫學科研服務,為患者服務。
3,2建立、健全病歷檔案利用保密制度。病歷檔案利用保密制度要細化,應具有可操作性,能指導病歷檔案管理人員的具體工作。制度要具體規定什么樣的人與部門可以借閱利用,什么樣的人可以復制病歷檔案。不但要對檔案的內容密級進行劃分,還要根據利用人員和部門進行劃分。凡劃入控制使用范圍的病歷檔案,應當依照國家有關法規并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制定審批手續并嚴格執行,不得擅自開放或者擴大利用、接觸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