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強高校檔案服務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豐富的館藏、巨大的教育價值”是高校檔案強化教育服務功能的基礎條件。高校檔案是高校在從事教學、科研、黨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項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對學校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涵蓋了高校教學、科研、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及學校各個歷史時期發生的重大事件、參加或舉辦的重要活動。它包括的德育素材非常廣泛,從歷史的到現實的、從物質文明的到精神文明的、從自然科學知識到社會科學知識,以其歷史性、直觀性、原始性、知識性和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富有學校特色等優點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典型素材。
1,2新形勢下,高等學校迫切需要利用檔案信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個人享樂”與“拜金主義”等消極觀念蔓延到校園;網絡不良信息的沖擊,高校擴招帶來的生源素質下滑,都令部分學生道德水準下降。而高校檔案館(室)豐富的館藏、包羅萬象的資料具有豐富翔實、生動鮮活、易于接受等特點,十分符合大學生身心特征和“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要求。
1,3積極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檔案自身發展的需要。把檔案工作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能夠拉近學生與檔案本身的距離,提高檔案的知名度和透明度,提高社會對檔案的認識,從而更好地保護和利用檔案,發揮檔案的作用。
2 挖掘檔案內涵,增強高校檔案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服務功能
2,1創新服務理念,改進服務方式。要創新檔案工作的服務理念,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憂患意識;擺脫高校檔案工作受傳統理念的束縛,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積極參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變革。
2,2挖掘檔案內涵,豐富信息資源。要擴大檔案的收集范圍,豐富館藏信息資源,深入挖掘高校檔案信息資源內涵,展示大學文化精髓,用豐富的內容和翔實的史料來吸引大學生。如:歷任校級領導、知名校友或校內著名專家、學者的活動照片、獲獎證書、科研成果、先進事跡材料等,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今天我為學校而驕傲”的意識,激發“明天學校為我而自豪”的豪情。
2,3深化檔案編研工作,增強教育服務功能。要有目的地對分散在檔案中的信息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全面、系統地汲取學校檔案的精華,將高水平的編研材料奉獻給師生。如:利用教師的科研檔案編研出版科研資料集,讓學生感受到學校濃郁的學術氛圍,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組織編寫《大事記》、《校史》、《年鑒》,從歷史的高度縱觀學校的發展歷程,真實生動,使學生有“追根溯源”的滿足感和對知識與真理的渴求。
2,4拓展服務渠道,展現歷史真實。一是舉辦具有教育意義的專題展覽,如校史實物、圖片展覽,培養學生的榮譽感,激發學生愛校的熱情;二是充分利用“校園網”、“廣播站”、“校報”等媒體來展現學校優秀的文化資源;三是大力營造檔案館(室)文化氛圍,構建檔案館(室)和諧的育人環境。爭取使每位利用者都能感受到學校發展歷史,增強自信心與自豪感。
2,5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服務水平。高校檔案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擴大覆蓋面和影響力,同時,要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具有專業化水平的建檔、管理、講解、研究隊伍,增強高校檔案愛國主義教育的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