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建檔工作,對于社旗縣而言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為加強這一事關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新農保建檔工作,社旗縣檔案局進行了初步探索,使這項工作一開始就步入了規范化管理的軌道。
1 社旗縣新農保檔案的形成與特點
1.1 新農保檔案的形成背景。社旗縣總人口65.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9.6萬人,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009年,社旗縣被國務院批準確定為全國新農保試點縣。目前,新農保工作已在全縣15個鄉鎮普遍開展起來,已有9.9萬名農民參加了新農保。縣鄉新農保經辦機構在辦理新農保業務過程中,直接形成了大量的具有保存和利用價值的專業性文字材料、電子文檔、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和不同載體的文件材料。隨之也形成了一種新的專門檔案——新農保業務檔案。現實工作迫切需管好這些新農保檔案,依法為參保農民提供檔案信息服務。
1.2 新農保檔案主要內容。一是申請新農保對象的申請表、居民戶口簿或居民身份證復印件;二是民政部門批準享受新農保的審批表、參保人員花名冊、繳費明細表、到齡人員花名冊、養老保險金領取申請表、養老保險金發放花名冊;三是民政部門對新農保對象進行動態管理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包括民政部門停發、新增養老保險金的審批表、花名冊和有關審核材料,還有大量的圖表、聲像、電子數據等不同形式和載體的文件材料。
1.3 新農保檔案的特點。新農保檔案是一個新生事物,屬于民生檔案的范疇,是民生檔案眾多種類中的新成員。其特點是:很強的專業性、獨立性、動態性、現行性,具有突出的現實使用價值,服務對象大多是農民個體。
2 新農保建檔工作的方法和途徑
2.1 主動協調,建立監管機制。為了使新農保建檔工作一開始就步入正常、有序的發展軌道,并把這項工作抓出成效,縣檔案局領導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并多次向主管新農保工作的縣領導匯報加強新農保建檔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促成了以縣民政局為新農保建檔工作牽頭單位、新農保經辦機構具體管理新農保檔案、縣檔案局負責業務指導的新農保建檔工作管理體制,明確以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中心和各鄉鎮民政所為新農保建檔平臺,全面開展新農保檔案建檔工作。
2.2 加強宣傳,贏得領導支持。新農保建檔工作是一項新生事物。要把這項工作做好,使建檔工作和新農保工作同步發展,并服務好新農保的各項工作,僅靠檔案部門努力是不行的,還必須取得縣鄉民政部門有關領導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尤其是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支持,這是抓好新農保建檔工作的關鍵。但要爭得各級領導對新農保建檔工作的支持,并非一件易事,因為新農保工作開展之初,各項工作千頭萬緒,又加上一些領導對新農保建檔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到位,根本沒有將新農保建檔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和責任目標。對此,縣檔案局以“將對將、兵對兵”的方式逐級逐單位宣傳新農保建檔在新農保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爭得他們的支持,使其對建檔工作由忽視變重視,由被動變主動,經常過問建檔工作,及時解決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做好新農保檔案管理提供可靠保障。
2.3 深入調研,明確歸檔范圍。新農保建檔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無章可循。為了把新農保建檔工作搞好、搞出特色,縣檔案局領導帶領業務指導人員,深入基層,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在對新農保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及管理情況進行調查摸底的前提下,編制新農保檔案歸檔范圍,以縣民政局、檔案局聯合發文形式印發給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中心和各鄉鎮民政所,使新農保建檔工作有章可循。
2.4 抓重點,樹典型,示范帶動。選派業務指導人員到縣農村養老保險管理中心進行建檔試點,幫助其建立檔案室,配備必要的硬件設施,對新農保檔案進行規范化整理,使之成為新農保建檔的典型。然后組織各鄉鎮民政所檔案人員到試點參觀學習,現場講解整理方法、整理標準。收到了“以點帶面、全面開花”的輻射效應,使全縣新農保建檔工作得以順利展開。
2.5 建章立制,創建新農保檔案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是做好新農保檔案管理的重要保證。縣檔案局通過多次現場指導,幫助新農保經辦機構建立了歸檔制度、保管制度、利用制度等檔案管理制度,并在實際工作中加強監管,確保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用制度來規范建檔工作,不斷提高檔案人員專業水平,逐步使其檔案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從而帶動和促進新農保建檔工作的進一步完善。
(張懷珍組稿,作者單位:社旗縣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