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南省18個省轄市以及縣、市、區檔案部門已全部成立了“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中心”,各級檔案館都已開展了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工作。
1 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中心的基本情況
1.1 河南省各級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中心概況。河南省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中心于2008年5月在河南省檔案局保管利用處設立,主要接收省直各單位2008年以來形成的規范性、無涉密、可向社會公開的紅頭紙質現行文件及政務信息。該中心主要是通過省委文件交換站設立的政務信息收集專柜,接收省直各單位已公開的紙質紅頭文件,同時在省檔案館一樓設置專門對外的閱覽大廳,為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提供電子目錄、電子原文和紙質原文的查閱服務以及提供網上查閱電子目錄及原文的服務。目前,河南省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中心已接收已公開現行文件及政務信息8000余份,均可實現在利用大廳和河南省檔案信息網上進行目錄及全文查閱服務。河南省各級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中心借鑒了“深圳模式”經驗,結合河南實際,于2002年,在焦作市和開封市率先成立了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中心;2004年,全省42.1%地市的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中心成立,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工作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頒布后,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工作走上了法制軌道,并在各方面得到支持與保障。
1.2 各級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中心均是經過當地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授權或直接下發文件批準成立,并成為當地政府公開政務信息的指定場所。
1.3 各級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中心基礎設施和人員分配到位,能夠保障現行文件的利用、服務工作。
1.4 62.5%的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中心在成立初就形成了明確接收、利用已公開現行文件的規章制度,保證了現行文件規范化管理和利用工作的開展。
1.5 服務方式靈活多樣。一是各級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中心,87.5%在檔案部門開辟有專門的閱覽場所,可直接提供查閱利用服務。二是有75.5%的服務中心,可提供網上直接查閱現行文件目錄及原文。三是均可接受信函查閱的委托服務、電話預約的承諾服務以及咨詢服務。四是12.5%的服務中心是通過行政服務中心或行政審批中心“窗口”提供服務的。
1.6 利用效果明顯。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則,我省各級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中心已累計接待利用者10余萬人次,提供文件19余萬件次。
2 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隨著時間的推移,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宣傳工作沒有跟上或力度不夠,使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此項工作的不多,從而直接影響到查閱利用的效果。
2.2 有些單位的領導對此項工作的重視度不夠,致使主動報送文件的積極性不強,報送和收集的文件、政務信息不齊全,報送工作不連續,影響其實效性。
2.3 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已公開現行文件及政務信息包括:勞動就業、福利待遇、社會保險、房屋拆遷、土地管理、招商引資等方面的太少,利用率較低。某市六年內借閱已公開現行文件及政務信息人數才285人次,借閱文件1041件,平均173件,年。
2.4 各級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中心全部設置在檔案館內部,人員80%是兼職人員,層次結構不合理,無獨立的經費來源,硬件和軟件設備不太齊全,使得文件及政務信息不能實現數字化管理和應用。
2.5 對已公開現行文件和政務信息報送的時間和期限缺乏統一標準和規定,影響其實效性和權威性;對其報送范圍與涉密性質界定不到位,易致泄密發生。
2.6 對各級單位的報送情況沒有形成規范性的約束與制約機制,影響現行文件及政務信息報送的齊全、完整和安全,保障不了報送工作的連續性和長效性。
3 對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服務工作的建議
3.1 要進一步加大已公開現行文件及政務信息利用服務工作的宣傳力度,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了解中心的職能和作用,切實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實需要。
3.2 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加強已公開現行文件及政務信息工作,及時向社會披露和解讀政策性強、關注度高的相關政務信息,加大信息資源的整合力度,推動政府信息公開與電子政務工作的結合。
3.3 建立切實有效的協調機制,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與配合,確保報送工作的準確、及時和已公開現行文件及政務信息的齊全、完整。
3.4 建立主動公開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工作程序、公開方式和時限要求,明確審查責任、程序和責任追究辦法;建立定期催報機制,對各單位的報送情況要及時進行通報。
3.5 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根據利用需求,主動、依法有序地公開現行文件及政務信息,拓寬服務領域。
3.6 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對專職人員要定期進行業務及技術的培訓和學習。
(作者單位:河南省檔案館 來稿日期:201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