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展覽作為檔案館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主打品牌,已在各級檔案館中形成了共識。本文就基層檔案館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及抓住重要活動、重大事件和重要紀念日的時機,開展檔案展覽的實踐,探討基層檔案館如何開展檔案展覽。
1 基層檔案館開展檔案展覽要善抓時機
當今,調整視角、換位思考已成為檔案部門和檔案工作者關心和關注的話題,基層檔案部門開展檔案展覽也是調整視角和宣傳檔案工作的突破口。
筆者認為,基層檔案館舉辦檔案展覽,最應該抓住的時機是黨委、政府以及本地區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動等,因為這是一個時期黨委、政府領導部門和社會關注的焦點,基層檔案館抓住這種有利的客觀條件舉辦展覽,相對容易得到資金支持和贏得社會各界的青睞,取得更大的宣傳效果。2009年,南陽市十三個縣、市、區檔案館舉辦了35次檔案展覽,大多是借這種機會。如桐柏縣檔案局與桐柏縣紀委聯合舉辦的“葉家大莊桐柏革命紀念館(原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紅色廉政文化展館”;南召縣檔案局與南召縣楚長城研究會、旅游局、文化局、廣電局等七家單位聯合舉辦的“南召縣楚長城研究成果巡回展”;南陽市檔案局館、臥龍區檔案館和南陽市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百年老照片展”,等等。從南陽市幾年的辦展經驗來看,最關鍵的問題在于要有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意識,這種意識決定著基層檔案館能否抓住時機。每年,基層黨委、政府都有工作重點和重大活動,每個時期都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對此,基層檔案館要有高度的敏感性,提前分析、預測舉辦展覽的可能性,還要積極主動爭取黨委、政府領導的重視、支持,做好籌備工作。如上面提到的展覽都是很早就開始籌備,爭取支持。如果缺乏為中心服務的意識,這些展覽就不可能適時推出。
2 基層檔案館開展檔案展覽要彰顯地方特色
檔案展覽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創造過程,涉及檔案工作的面廣,需要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和多方面的有效協作,開展檔案展覽的核心是確定主題和組織內容。
首先,要彰顯地方特色。基層檔案館要以珍貴檔案的仿真件揭示、展示基層檔案館厚重的歷史文化。如內鄉縣舉辦的宛西地方自治展館,共展出各種圖片160余幅、各種歷史見證實物130件(包括真實槍支以及繳獲日軍的戰利品)和蠟像一組,從時間到空間,客觀真實地展現了20世紀30年代宛西地方自治時期的產生、發展和衰敗的過程。南召縣檔案局與南召縣楚長城研究會、旅游局、文化局等七家單位聯合舉辦的“南召縣楚長城研究成果巡回展”,以楚長城發現研究的時間為序,共分解密之旅、高端會議、媒體報道、社會關注、情寄楚城、楚城遺韻、楚城連線等10個部分,13幅版面、240張照片、4000余字文字介紹,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地反映了楚長城考察工作取得的一系列可喜成果。這次展覽相繼在南陽、鄭州、北京等城市進行巡回展出,成效顯著。展覽作為檔案館公共服務的主要品牌,在選題上既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又要以小見大、寓教于樂;在策劃上既要突出重點,又要面向社會、親近百姓;在形式上既要適應需求、靈活多樣,又要做到走出去、請進來;在吸引參觀上,既要精心策劃、善于宣傳,又要雙向互動,引人入勝。要把現代服務理念融入參展全過程,使之成為宣傳基層檔案館的“拳頭產品”。
其次,基層檔案館要善于借力。基層國家綜合檔案館開展檔案展覽在確定主題和組織內容的基礎上,還要善于借力與合作,以提高檔案展覽權威性和展品的廣泛性,避免基層國家綜合檔案館唱“獨角戲”。特別是重大題材的展覽,如果能與有關部門合辦,其展覽重要性將會凸顯,社會關注度也會增加。如桐柏縣檔案局與桐柏縣紀委聯合舉辦的“葉家大莊桐柏革命紀念館(原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紅色廉政文化展館”,受到了原省委書記的高度關注,并為桐柏紅色廉政文化展館題寫了館名,中央紀委副書記李玉賦等領導同志及桐柏縣數千名干部群眾參加了開館儀式,該館被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確定為重點項目,被河南省紀委列為“全省廉政文化建設三大精品工程”之一。
最后,網上展覽將成為基層檔案館進行檔案展覽的有效延伸。隨著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基層檔案館信息化技術也在飛速發展。目前,全市14個檔案館有6個建成了檔案信息網站,6個在政府網站設立了網頁,2個建立了局域網,為基層檔案館在網上舉辦檔案展覽提供了舞臺。網上展覽將成為基層檔案館檔案展覽的有效延伸,其內容和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參觀展覽不受時間、地域限制,可隨時、隨地參觀,參觀者獲取的相關信息也更為詳盡。
(張懷珍組稿,作者單位:南陽市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