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寧市第三中學有這樣一名政治教師,她在自己的崗位上誨人不倦、刻苦鉆研,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最充沛的精力奉獻給了學生,奉獻給了教研,奉獻給了她“敬畏”的教育事業。在她工作的26年里,先后獲得了南寧市教壇明星、廣西優秀政治教師、全國中小學優秀德育教師、中學政治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她就是李曉翎。
善用生活教政治
在近幾年的元旦前夜,南寧市第三中學都會舉辦熱熱鬧鬧的元旦“美食街”活動。食街上的商品琳瑯滿目。物種齊全,有賣湯圓的、有賣炒面的、有賣涼茶的……學生們使盡法寶在自己裝飾得頗具創意的攤位上叫賣著,儼然一副生意人模樣。
看著人聲鼎沸的“美食街”,李曉翎看到了教學的新契機。這食街不但是學生們“做生意”的市場,也是學生們學科學習的活教材。她想,政治教學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時刻感受到生活在發生的變化,知道在學習中要做什么和如何做,進而在學習中學會生活,在生活中學會學習。教師應該讓學生帶著生活中的問題和興趣走進教室,然后帶著更多的問題、更大的追求走出教室、走出校門、走向生活。
于是,在“美食街”活動開始前,李曉翎和其他政治教師對學生進行“培訓”,在課堂上給學生作市場經濟特征、工商、稅務、宏觀調控、反不正當競爭、成本核算、經濟效益、消費者權益等相關知識的介紹,并派發校“工商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在經營活動過程中,分派政治組老師充當市場巡視員巡查,并設有消費者投訴站,指導學生規范經營、公平競爭。活動結束后,要求學生以小論文的形式加以總結,升華在實踐中感悟到的經濟學理論知識,這種采用“做”中“學”,從而達到“初識—感悟一理解”經濟學知識的方法,成效相當突出。
學生鐘某在論文《商品怎么交換才能成功》中寫道:“糖炒板栗的價格定多少呢?有同學說糖炒板栗營養豐富,價格定高一些;有同學說農民付出了艱辛勞動,價格定高一些大家能接受;又有同學說按市場價格賣。據我了解,市場上出售的糖炒板栗,售價是8~12元一斤。最實際的就是根據買人糖炒板栗的價格確定新的價格,這樣才能使糖炒板栗賣出并盈利。但是因為糖炒板栗吃起來比較麻煩,各班經營的美食又很多,同學們選擇的余地很大,所以,糖炒板栗也許不是暢銷的商品。事實證明了這一點,我們開張兩個小時也沒賣出多少。我終于知道了:勞動產品如不用于交換,不能成為商品;勞動產品如果交換不成功。也不能成為商品。所以,商品是以交換成功為前提的。”
李曉翎就是這樣,善于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條件,讓學生在做中學,在體驗中學,把令人望而生畏的理論知識變成易于接受甚至是自然滲透的東西,讓學生學得靈活、學得有趣。
教考結合創佳績
如何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提高學習成績結合起來,如何整合出一套適合學生的教學資源,走出一條教考相結合的路子?李曉翎用她26年的實踐探究,提供了一個可供參照的樣本。
工作多年來,李曉翎一直堅持建立《學生個人學情檔案》,檔案里記錄著她所帶班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其中存在的優點和問題;各科考試的成績、優點、出現的錯誤、需要改進的地方;各科考試得分與年級平均分比較情況、與班級平均分比較情況;學生對自己考試情況的反思、心里的困惑、急需解決的問題……李曉翎根據學生不同的學情材料進行數理統計、分析,并設計實驗,進行量化的、精確的測試并推導出結論,然后兼顧學生不同的個性,分別采用面談、筆談等方式與之交流,即時解決學生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讓他們知道自己學習需要努力和改進的方向。
面對學生在政治學習中遇到“記不住,忘得快,用不上”等困難,李曉翎千方百計、挖空心思地把《經濟常識》、《政治常識》、《哲學常識》等每一本政治教材的主要內容梳理濃縮,嚴格按照“原理名稱”、“原理內容”、“方法論(指導)”、“其他基礎知識”4項內容列舉,精心匯總在一張A3紙大小的簡單的表格中,哪里是考核重點,學習和答題的關鍵詞是什么都標識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做到“宏觀知識框架化,微觀知識表格化,答題知識術語化,答題模式規范化”,科學地解決了學生學習實際中的困惑。
針對學生在考綜合試卷時,沒有合理地分配好各科的答題時間,或者沒有注意到答題技巧,成績往往沒有單科分開考得好的情況,李曉翎提出了“非智力因素提分法”,并針對學生在綜合考試中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答題問題,做了深入細致地探討,編寫了《文綜考試答題指南》,從時間分配、答題順序、考試策略三大方面給學生科學的答題指導,深受學生歡迎,使南寧三中文綜高考成績年年名列全區前茅。
李曉翎以自己對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嚴謹踏實的作風給學生以表率,在成為學生良師益友的同時,深得學生信任和愛戴。她的學生在來信中這樣說:“老師,謝謝您對我的幫助和指導,您的教導使我更快更好地成長,也使我對學習對人生都充滿了信心。無論今后我身在何處,做出怎樣的選擇,您都將是我人生道路上最好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