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既是區域率先發展的核心引擎,也是實現經濟跨越發展的不竭動力,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們揚州市廣陵區正進入“兩城三區”全面突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發展期。未來我們要全力突破“288”千億攻堅計劃,即到2012年,實現GDP200億元、規模工業產值800億元、財政收入80億元。
一是以做大骨干企業為主題,推動都市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突出政策驅動,著眼于壯大主導產業、鞏固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的目標定位,用活用足國家各類扶持優惠政策,推進落實工業獎勵扶持發展政策的配套措施,鼓勵和引導優勢骨干企業,在發展規模上做大做強,在質態品位上創新促優,在經濟效益上爭創一流,加快形成以一批市場稱雄、行業領先、優勢超群的超10億元企業為龍頭、一批超5億元企業為骨干、一批超億元企業為支撐以及5000萬元以上企業群為基礎的規模企業梯次發展新格局。突出創新推動,全力搭建技術創新平臺,不斷強化企業科技研發中心建設,鼓勵、引導和支持企業實行吸收消化與自主創新“雙輪驅動”,再培育一批高新技術骨干企業群體。突出品牌帶動,以行業品牌優勢來提升區域品牌優勢,推動現有品牌的延伸與升級,引導具備條件的企業積極創牌,加快實現由“貼牌”向“創牌”、由“制造”到“創造”的轉變,形成以知名龍頭企業、核心企業為主體的“區域品牌”效應。突出創業拉動,加快培育一批主業突出、帶動能力強的“航空母艦”和“單打冠軍”,使之成為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主導力量。
二是以壯大優勢產業為支撐,促進都市工業經濟集群發展。牢固確立“高水平是財富、低水平是包袱”的理念,充分利用自身的區位、資源和現有產業特色優勢,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圍繞做大做強精密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瞄準國內、國外兩個資本市場,搶抓先進生產力,大力促進同類企業、產業鏈延伸企業簇群發展,逐步形成具有廣陵特色的“塊狀經濟”和“產業走廊”。重點擴張電子信息類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機械制造類產業、食品加工類產業、醫藥化工類產業。未來三年,我們要努力把這五大產業培育成為體制相同、市場相通、資源共享、產業互補、競相發展的產值超400億元的工業規模經濟增長極。
三是以突破重大項目為抓手,加速都市工業經濟跨越發展。堅持項目為王、結果導向的發展意識,下決心抓好一批產業關聯度大、產品鏈條長、帶動能力強、在經濟發展中有重大影響的骨干項目,推動項目建設快發展,加速工業經濟新跨越。實施重大項目,全力抓好在手總投資達100億元的40個5000萬元以上的投資項目,強力推進總投資在30億元以上的35個千萬元以上的工業技改項目,做到有效益的速度一點不慢、有競爭力的投入一刻不停、有發展前景的項目一個不讓。通過以重點帶一般,以示范帶面上,以項目的滾動發展,培植大企業,扶持大項目,構建大產業。突破旗艦項目,在現有的龍頭型、基地型項目的基礎上,又新開工了9個注冊資本1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和20個總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民資項目,并簽約了12個單體投資在2000萬美元以上的外資項目,新注冊了2個2億元以上民資項目。其中,簽約的意大利瑪薩嘉利鋼管項目,總投資4.2億歐元、協議注冊外資1.428億歐元,這不僅是意大利在華最大的投資項目,也是揚州目前注冊資本最大的外資項目之一,更是塑造區域發展形象的重要標志。招引高新項目,圍繞“做大做強支柱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扶持壯大產業集聚、積極培植高新技術產業”的總體思路,著力招引一批高新產業“孵化器”項目。同時,大力實施以企引企、以商引商,在競爭中尋找大客商、大集團,加速集聚一批高端企業、“總部項目”和新興產業,實現生成一批、儲備一批、壯大一批、提升一批,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高新產業項目集群。
四是以“兩城三區”戰略為主導,引領都市工業經濟創新發展。“兩城聯動、三區一體”的五大主體功能區已經成為我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競相發展的優勢平臺、產業支撐的核心基地。下一步將縱深推進以廣陵產業園、食品工業園、商貿物流園和信息服務產業基地為主體的四大經濟板塊建設,使之真正成為以特色取勝、以主題見長的都市工業密集區、外商投資樣板區和可持續發展示范區。首先,按照提升項目、提升產業、提升形象的要求,加快精密機械、汽車及其零部件、電子信息等三大產業集群,并依托海沃機械和瑪薩嘉利項目,促進上延下伸,打造世界級的液壓油缸基地。同時以優化資源配置和管理為根本,擴容產業園發展空間,完善園區產業規劃,力爭2010年三大產業產值超200億元,加速“三年再建一個產業園”。其次,按照出形象、出特色、出效益的要求,切實加快天味食品、錦通食品等在建項目進度,抓緊落實親親食品、揚大乳業、中華食品等在手項目,圍繞污染防治、環境優化、資源共享進行合理布局,建設生態文明綠色園區,做強江蘇唯一食品專業園區的品牌,打造輻射華東、面向國際的食品加工制造基地。第三,按照快規劃、快推進、快見效的要求,以工業品市場、鹽業中心庫、萬都金屬城的入駐為動力,迅速啟動碼頭項目,加快建設各類專業市場、物流基地,形成二、三產業相互支撐、相互配套、相輔相成的發展局面,力爭用三年時間,建成年貨物吞吐量1000萬噸、年交易額達1000億元、輻射蘇中、蘇北及長三角地區的社會化、專業化、現代化的物流中心。第四,按照“有限目標、集中突破、發揮優勢、形成特色”的思路,以先人一籌的速度和氣魄,加快規劃面積2.52平方公里、總投資50億元的江蘇首家信息服務產業基地建設,打造華東乃至全國具有品牌影響力的規模化、國際化的數據處理產業基地。
責任編輯: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