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和省委的統一部署,我市從2009年3月開始,周密部署、精心組織,有力有序推進了兩個批次的學習實踐活動,既努力實現了中央和省委“規定動作”要求,又突出了泰州“自選動作”特色,取得了較好成效。分類指導的農村工作方法、直評村官的做法分別得到了習近平同志、李源潮同志的批示肯定。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們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必須始終緊扣”。
一是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必須始終緊扣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特征,深化理論學習,用科學發展觀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泰州是一座有著特殊意義的城市。近年來,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把泰州建設得更加美好”的指示精神,團結拼搏、開拓進取,全市經濟社會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但對照當前泰州正處于爬坡、越坎、闖關的關鍵階段,我們還有許多不完全適應的地方,突出表現在:一些黨員干部的發展激情還不夠足,一些黨組織推動科學發展的理念還不夠新,等等。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我市于2008年4月起開展了“踐行科學發展觀、我為泰州作貢獻”主題教育活動。中央作出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重大戰略部署后,我市繼續以此為主題及時跟進,“踐行科學發展觀”,是對中央戰略部署的貫徹;“我為泰州作貢獻”,是對總書記指示精神的落實。立足于認清形勢、創新理念,各地各單位堅持把深化理論學習放在首位,并結合實際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干部的精神狀態有了明顯提升,黨組織推動發展的思路逐步明晰。實踐證明,只有正確判斷時代特征,準確把握發展趨勢,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引導黨員干部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思考,通過解決思想層面的問題推動工作層面問題的解決,變壓力為動力,才能真正把思想和認識統一起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共同完成黨的中心工作。
二是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必須始終緊扣經濟社會奮斗目標,迎難而上、砥礪奮進,做到開展活動與推動發展兩促進?!皩崿F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三年再來一個大變化”是市委三屆五次全會提出的奮斗目標。實現這一目標,泰州必須以超出全省平均水平的速度跨越發展,必須盡快縮小和蘇南發達地區的差距,這就要求全市上下開拓創新、大干快干,把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作為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最大實際,把推進重點工程、重大項目、重要民生實事的落實,作為檢驗學習實踐活動成效的標準,注重統籌兼顧,破解發展難題、轉變發展方式,致力打造機電(船舶)、生物醫藥、化工以及新能源和IT等千億產業。2009年,全市經濟繼續在上升通道運行,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51億元,同比增長13.8%;完成財政收入343.8億元,增長31.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38.6億元,增長37.1%。實踐證明,無論是學習實踐活動中激發出來的政治熱情,還是黨建工作中所產生的組織優勢、先進優勢,都是重要的發展資源。只要把這些資源轉化為推進工作的強勁動力,轉化為奮發有為的巨大力量,就能獲得黨的建設與經濟社會建設的“雙豐收”。
三是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必須始終緊扣各地各單位實際,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同時,鼓勵基層創新,形成實踐特色。各級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注重超前謀劃,針對不同主體明確不同要求、不同單位明確不同目標、不同層面設計不同載體。各級巡回檢查組以及指導組和指導員,突出地方和行業特點,分類施策、現場指導。各地各單位在認真完成相關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泰興市建立了“四聯”機制,即黨群部門聯“弱村”、經濟部門聯“窮村”、政法部門聯“亂村”、涉農部門聯“專業村”,推動了農村基層的發展;姜堰市深入開展了鎮村“三資清理”活動,即清理資金、清理資產、清理資源,有力有效維護了集體和群眾的利益;高港區開展了“同崗同級學習與思考”活動,推動黨員干部開闊眼界、開闊思路、開闊胸襟,促進內在素質和外在能力的共同提高,等等。實踐證明,基層是創新的沃土,群眾是創新的主人。充分調動和尊重基層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不僅能使學習實踐活動精彩紛呈、充滿活力,而且對團結和凝聚全黨的意志必將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四是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必須始終緊扣發展惠民宗旨,以為民辦實事、解難事的實際成效贏得群眾的認同和支持。各地各單位從學習實踐活動一開始,就注重把“取得實際成效”和“打造群眾滿意工程”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扎實調研、全面掌握社情民意的基礎上,積極深化“你點題、我整改”活動。在富民惠民、公共服務、教育扶持、醫療保障、企業發展等多方面推出一系列舉措,努力為群眾辦了一大批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一些群眾反映說“搞活動與不搞活動就是不一樣,黨員干部真能為我們老百姓著想”;一些黨員干部由衷感到“通過這次學習實踐活動,自己與群眾的聯系明顯增多了、距離拉近了、感情加深了,在群眾中的威信和認可度也提高了”。實踐證明,無論是集中教育活動,還是黨建日常工作,都必須把是否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來考量;任何黨建工作的成效,都必須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為標準。
五是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必須始終緊扣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為主的方針,注重選樹標桿,推進典型引路。一個先進典型,就是一個榜樣、一面旗幟。在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市精心篩選了26個科學發展的典型,其中靖江市和醫藥園區被確定為全省科學發展的先進典型,2.5萬多名黨員干部先后到靖江等地參觀學習;在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市又及時選樹了陳燕萍、張金文等一批先進個人,其中“全國模范法官”陳燕萍,被中央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中宣部列為2010年的第一個全國重大典型。通過學習典型,各地各單位、黨員干部加快發展的責任感、緊迫感進一步增強,發展的標桿進一步調高,發展的狀態進一步調優、發展的措施進一步調實。實踐表明,選樹標桿、選樹典型,是推動學習實踐活動和黨的建設不斷深化的重要方法,只要組織到位、宣傳到位、引導到位,就能感召和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立足崗位、扎實工作,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一流業績。
六是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必須始終緊扣強基固本這一根本,為有力有序推進學習實踐活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各地各單位堅持把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作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機遇,扎實推進新一輪“強基工程”。著眼于擴大黨的基層組織覆蓋面。及時成立了泰州市律師行業協會黨委和會計師行業協會黨委;著眼于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在全市全面開展了“村民直評村官”活動,開展了鄉鎮黨委、村居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測評,實施了110名機關干部赴村任職;著眼于構建城市基層區域化黨建格局,加強了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建立健全了社區黨組織經費保障機制,強化了社區組織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建設,以及創設了“區域聯建”多位一體的運行模式等,做到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場所議事。實踐證明,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重要基礎和重要政治保障。基礎不牢,不僅黨組織的影響力不到位,戰斗力渙散,而且可能會造成地動山搖的嚴重后果。
七是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必須始終緊扣創新體制機制關鍵,著眼長遠需要,促進加快發展與持續發展的有機統一。從學習實踐活動一開始,我市就將建立健全促進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作為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各地各單位本著“缺什么補什么、什么急建什么”的原則,按照“感性認識理性化、零碎經驗系統化、成功做法制度化”的要求,采取“梳理現有制度修訂完善一批、貫徹省委文件精神配套落實一批、結合泰州實際探索創新一批”的辦法,初步形成了《關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實施意見》以及《關于加強科學發展評價考核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基本實現了相互銜接、系統配套,簡便易行、務實管用的目標要求,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制度保障。實踐證明,集中活動能集中全黨力量辦大事,每次集中活動都能形成新的成果。不斷鞏固和擴大成果,是推動黨的建設、黨的事業不斷向前的重要舉措。
責任編輯:夏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