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加入中信銀行后,羅焱先后任職辦公室副主任、股改辦副主任等。2006年,他成為中信銀行首任董秘,開啟董秘生涯。這期間一個有趣的插曲讓他記憶猶新。剛從股改辦副主任轉任董秘,羅焱就被“嚇”了一次:一位資深的投行人士告訴他,“羅焱,你已經是個董秘了,但是你不知道董秘意味著什么,你也不知道董秘有多大的責任和壓力”。
中信銀行的股改上市是“自費改革”,依靠控股股東的大力支持,完成了不良資產剝離和資本金補充等上市準備工作,順利實現了A+H同步上市。
此間,羅焱迅速熟悉并掌握了資本市場運作原理與實務。上市后,他進一步接受香港聯交所、上交所的培訓,參加各種學習。越學習,他越覺得責任重大。責任帶來壓力。有段時間,羅焱晚上會突然醒來,想起還有一些需要安排的工作。迄今,履職董秘逾4年,羅焱很有感觸 :“回過頭再來看,確實人家說的特別對。”
羅焱擔任董秘同時,還任職行長辦公室主任,這讓他能夠充分掌握董事會、監事會、高管層的工作信息,促進“三會一層”治理結構高效運作。羅焱很懂得背靠團隊——中信銀行頗具特色的董事會辦公室。中信銀行的關聯交易管理、投資者關系管理、海外并購、融資都在董辦。“我把董辦定位為一個業務部門,辦會是基本功,在此基礎上,董辦的人得有自己的專長。我很自豪我們董辦的人,幾乎都學有所長、業有專攻。”
在各方支持下,他將資本補充、并購重組、關聯交易管理等工作從無到有,建立了科學合理的工作組織架構,給上市公司注入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尤其是開創性的建立了中信銀行市場形象管理工作體系,進行每日輿情監測和投資者關系定期分析,有力地促進了公司在資本市場整體品牌形象的大幅提升。
接受記者采訪的當天,羅焱正忙于中信銀行的發債路演,緊接著的周末,羅焱同樣路演去了。忙碌成了他的常態。“作為大型上市公司的董秘,光環很大,壓力也是很大的。”羅焱笑道,“經常加班就是為了更好地履職。身為董秘,我現在還是一個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