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旗馮軍贈員工50%股權
日前,華旗資訊集團總裁馮軍已向華旗集團200多名員工發放了首批華旗“準期權”證書。馮軍表示,自己將把華旗資訊集團50%的股份分5年以“準期權”的形式無償發放給員工,“企業的優秀員工將免費得到準期權,另外凡是為愛國者品牌作出貢獻的或在公司干滿五年的,不論是研發專家還是普通員工,即使是搬運工也都會有”。
馮軍表示,拿出50%的股份并沒有任何壓力,只是為了企業的發展,凡是為“將愛國者建設成為令國人驕傲的國際品牌”作出貢獻的員工都有機會獲得股權,華旗集團員工有近800人,首批會有200多人共分得華旗10%的股份,其余的40%股份將會分4年再次分給優秀員工。
馮軍透露,50%的集團股份分完后,集團將會在國內上市,屆時擁有股份最多的前100名員工將直接成為上市公司股東,其余擁有股份的員工將通過向投資商出售“準期權”變現獲利。馮軍表示,華旗集團進行的股份制改造,將為民族品牌全面進軍國際市場打下基礎。
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看來馮軍深得此句精髓,也很有魄力。
上海新推國企股權激勵
“2010年上海國資國企工作會議” 1月12日召開。上海市國資委主任楊國雄表示,今年將出臺市屬國有企業薪酬管理辦法。楊國雄說:“今年,我們將結合企業上市,選擇2-3家主業明確、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經營穩健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同步試行股權激勵。”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表示,良好的激勵制度安排對于國企非常重要,這是加快國企發展、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推動力。上藥集團董事長呂明方表示,爭取讓上藥集團成為其中之一。
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沈紅光透露,今年上海將全面落實經營層負責制、將企業經營層負責人的任免權放至董事會,而不再走行政審批程序。今年一季度,政府將首期選擇6家大型國企作為改革試點。與薪酬管理辦法出臺對應的是,上海計劃在2010年強化對企業的考核。沈紅光表示,對企業領導人的考核“將以三年行動規劃為重點,以每年的績效為基礎”,能橫向“對標”的盡可能對標,同時也要有縱向的比較。
2009年,上海市國資委系統企業全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8028.78億元,同比增長10.6%;實現利潤總額408.71億元,同比增長53.3%。
目前,上海市屬70余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只有上海家化一家實施了股權激勵。上海家化董事長葛文耀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呼吁放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競爭性行業(的股權激勵)再不放開,企業就會留不住人,就會垮掉”。
2010年1月21日,《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A 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發布。股票激勵計劃擬授予的股票數量不超過869.53萬股,即公司總股本的0.84%,其中預留60萬股。股票來源為公司向激勵對象定向發行的普通股。授予價格為10.10元/股,購買價格為4.70元/股。激勵對象為104人,主要是公司高管、中層管理人員及子公司高管。光明乳業的控股股東為上海市屬大型國企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如果有條件的話,其實不妨多試行幾家企業。”這是艾寶俊的期許,應該也代表了很多國企高管的期許。
東北高速:洗心革面還是改頭換面?
東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1月13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東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分立上市方案的議案》、《關于東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分立上市報告書(草案)的議案》。、東北高速擬分立為兩家股份有限公司,即黑龍江交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分立完成后,原東北高速股票終止上市。龍江交通和吉林高速股票經核準后上市。東北高速在分立日在冊的所有股東持有的每一股東北高速股份將轉換為一股龍江交通的股份和一股吉林高速的股份。龍江交通與吉林高速的股本均為12.132 億股。這樣將完整的上市資產分立為兩家獨立個體后又雙雙上市的情況,在A股市場尚屬首例。
東北高速曾發生了一系列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問題。包括:為達成上市目的而設計9億元的債務從而留下隱患;董事長張曉光2005年因受賄罪、貪污罪、挪用公款罪被抓;公司因治理問題而被“ST”;前三大國有股東為董事會改選的爭斗導致董事會超期服役近3年。因對換屆不滿,董事會成員(吉林高速派出)、總經理陳耀忠2008年7月8日帶領部分原高管及幾十名員工,查封賬本,占領公司的辦公地。
“分立完成后,東北高速將分立為兩家股權結構清晰的上市公司,有利于理順公司治理結構,也有利于獲得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這是東北高速4位獨立董事關于公司分立的意見。這無疑在事實上形成了對上述股東爭斗、治理混亂歷史的回應。
如果不對公司治理洗心革面,分立上市,恐怕只會是一場改頭換面的游戲。
UT斯達康行賄被罰300萬美元
美國司法部和證券交易委員會日前發布消息稱,電信設備制造商UT斯達康公司將支付300萬美元罰金來和解其賄賂中國國有電信公司官員一案。
據美國司法部官方網站消息,UT斯達康為了獲得商業合同和保持客戶資源,花重金邀請中國電信公司官員出國旅游,所到之地包括紐約、拉斯韋加斯和夏威夷,UT斯達康將官員在這些城市的旅游花銷作為培訓費用入賬,然而該公司在上述城市并沒有分支機構。美國司法部稱,UT斯達康已承認違反了《反海外腐敗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從2002年到2007年UT斯達康共向中國的電信公司賄賂達700萬美元。UT斯達康還把美國的工作崗位提供給外國政府的雇員或者他們在中國和泰國的親戚。UT斯達康向他們支付了工資,即使他們沒有為公司做任何工作。
希望300萬美元買個教訓。守法,這是公司生存發展的底線。
萬科股權激勵三年兩落空
萬科1月5日發布關于 2007 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終止實施的公告,由此,萬科首期(2006~2008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三年股權激勵兩次落空”。2007年、2008年度激勵計劃均終止實施,按照王石在2006年獲得激勵股份的比例測算,王石少收入約572萬股,市值近5000萬元。
萬科2006年制定的股權激勵計劃中,對公司業績和未來3年公司的股價要求較高,如:公司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年凈利潤要比上一年增長15%;凈資產收益率12%以上;行權時,股價要高于上一年的均價。在股權激勵推出之時,王石就表示:“目前還沒有比萬科更苛刻的股權激勵方案。凈資產回報率12%作為激勵的底限是很苛刻自律的設定。”萬科也是A股唯一一家股權激勵方案與公司股票價格掛鉤的公司。
股權激勵是個好東西,如何合理地設計股權激勵以促成股東與管理層共贏,這是門大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