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爾夫漸漸全民普及的時候,幸好有了馬球,它不但具備了高爾夫的自然、清雅與舒展,同時還含有騎馬中更多的趣味、激情與挑戰(zhàn),是一項最紳士的運動
“如果你有200萬美金,就去打GOLF;如果你有2000萬美金,那么最好去玩POLO。”
忘乎所以熱愛馬球的人們與馬球運動本身就呼應(yīng)著彼此身上的“藍血氣息”,于是,在世界頂尖的馬球賽場上,我們可以輕易得見一些原本只可能耳聞的顯赫人物。他們正執(zhí)酒杯與身邊人談笑風生,微微的醉意源自他們對馬球的投入。為了馬球,種種大手筆的奢侈行徑只是他們用以交換情趣的小小代價。
劉詩來,馬球的資深玩家,景鴻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第一個中國籍職業(yè)馬球手。劉詩來有自己的一筆“馬經(jīng)”:“租用一匹適合自己的馬的價格在每7分鐘100美金,而托人養(yǎng)馬的價格通常在每匹3000元至5000元人民幣/月。除了馬本身,馬球手在馬球場上的花費也非小數(shù)目。中國不同于美國。在美國,只要有牧場就能玩馬。相比之下,中國目前的專業(yè)馬球場并不多。因為打造一個高質(zhì)量的馬球場,需要專業(yè)的馴馬師、獸醫(yī)、優(yōu)秀的草坪,同時毫無倦怠地對其進行日常維護。這些開銷的總額有時會高達逾千萬元一年。”
即便是花錢如流水,但劉詩來卻依然樂此不疲。在他看來,馬球不光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有效武器,更是他生命中難忘的邂逅,所以放棄什么也不能放棄馬球。“我二十多歲的時候喜歡騎馬,二十一二歲的時候開始學,到現(xiàn)在十幾年了,馬術(shù)自我感覺相當了得。”他說。
馬球是一個勇敢者的游戲,它需要的是毅力、冷靜和專注。
其實,馬球令人心醉的卻不是運動,而是某個畫面,光澤油亮的純種馬總是不知疲倦地奔跑著。五顏六色的大帳篷稀稀落落地扎著,精致的太陽傘,貴婦人穿著漂亮的禮服裙子,優(yōu)雅地坐在草地上,太陽帽上的蕾絲邊和她們身上那迷人的香水味道,伴著她們的笑聲隨意地飄著……通過這個畫面,所有人都找到了一個共同點,要么是馬球愛好者,要么是看馬球愛好者。堅持成為有某種嗜好的人聚集在一起津津樂道,勾勒出一個場景。公共活動的本質(zhì)消失了,用馬球這種私人會話的方式創(chuàng)造了一種和諧的場景,在交流中彰顯成功人士及新興貴族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