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到來和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創業已不再是那些個別“優秀”大學生的“專利”,大學生創業群體正在進入一個以普通學生創業為主的多元化時代。為鼓勵大學生創業,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河南省教育廳也出臺了相關意見,促進高校創業教育的開展。為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帶動全省高校創業教育及實踐活動的開展,河南省教育廳確定河南科技大學、河南農業大學、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3所高校為首批“河南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學校”。本期“就業”欄目將“關注”定格在3所創業示范校,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學校已經獲得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給其他學校以借鑒,推動全省高校創業教育的蓬勃開展。
“從師兄李少峰和4名同學投資創建這個塑料大棚那時起,我們已經是第六屆創業者了,現在蘑菇種植年收入4萬多元。”在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食用菌創業基地,2007級三班學生耿登科、陳燕捧著新采收的平菇高興地說。
在河南科技大學,這樣的創業社團和學生并不少見,目前該校有40余個校內創業基地和16個創業社團。多年來,河南科技大學積極構建創業教育、創業實踐、創業研究“三位一體”的創業教育體系,努力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高度重視,建立創業教育長效機制
河南科技大學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積極構建“三位一體”的創業教育體系,成立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加強對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的組織協調、建章立制、條件保障,以建立長效機制。
早在2003年,學校就出臺了《關于在全校學生中深入開展創業教育的意見》,就創業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基本內涵、基本原則、具體措施等提出明確要求,并通過申報和考核確定園林系、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等5個院(系)為學校首批創業教育示范院(系),為每個院(系)提供1萬元的經費。
學校還出臺了《河南科技大學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TP)實施細則(試行)》《河南科技大學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TP)項目獎勵辦法(試行)》《河南科技大學學生課外素質教育學分管理辦法(試行)》。2006~2008年,學校支持學生創新項目436項,投入經費近100萬元,9000余名學生從中受到了鍛煉,466人獲獎,發表科技論文100余篇。2006~2007年,學校還對評選出的18項由學生完成的優秀學術成果進行了獎勵,共發放獎金17.2萬元。
為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河南省乃至全國的“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學校出臺了《河南科技大學“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管理辦法》,并設立了50萬元“大學生科技活動創新基金”。2006~2007年,學校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及校級“挑戰杯”等競賽活動的獲獎者,共發放獎金48.32萬元。其中,對獲得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的學生獎勵2萬元,對指導教師獎勵3萬元,對學生所在的院(系)獎勵8000元。
學校積極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在校內,向大學生免費開放了38個專業實驗室(中心)和工程訓練中心;依托有關院(系)建立了“大學生食用菌實踐基地”“大學生食品加工實踐基地”“大學生果樹盆景實踐基地”等創業實踐基地;在校外,結合專業特點建立了221個教學實習基地、就業見習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目前,學校正在與洛陽國家高新開發區創業中心共同籌建“河南科技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孵化中心”和“河南科技大學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
二、加強創業教育研究,多舉措開展創業教育
2003~2004年,學校先后選派13名教師參加了教育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辦的“全國創業教育骨干教師培訓班”,他們全部獲得合格證書,其中有兩名教師獲得了全國KAB項目的“講師”職稱。目前,學校擁有40余名水平較高的創業教育專、兼職教師,大大增強了學校創業教學與教育的力量。2008年11月,素質成功學理論創始人、國際勞工組織創業指導專家帥龍到校作了題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講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03年3月,學校與北京市社會科學院聯合在北京舉行了“中國創業學”研討會暨新聞發布會,就創立“中國創業學”學科體系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同年4月,學校成立了“河南科技大學創業學研究所”,建立了創業學研究和教學基地,組織了30多名教師、學工干部,從心理學、法學、經濟學等10個方向進行專題研究,并于2005年1月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國第一部“創業學”系列叢書,共10部專著。幾年來,學校教師共出版創業教育方面的教材、著作13部,在創業教育方面的獲獎成果及在研課題10項。
從2003年起,河南科技大學在企業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點中開設了“創業教育”研究方向。學校還通過“創業教育論壇”“青年創業大講堂”等,先后邀請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院長朱明德教授、北京環宇飛揚數碼有限公司董事長鐵守俠等多位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創業成功人士到校為學生作專題報告。學校各院(系)還結合專業實際,定期邀請知名人士及校友現身說法,舉辦各種專業性較強的創業講座、報告會和座談會。
此外,學校還把《就業指導與職業發展》課列入教學計劃,從2004年起,相繼開設了《創業與人生設計》《創業管理》等十幾門公共選修課。從2007年起,學校引進并開設了聯合國勞工組織開發的全球青年創業教育項目《大學生KAB創業基礎》公共選修課,成為國內最早開設該門課程的50所院校之一。
三、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努力推動創業實踐活動蓬勃開展
學校充分發揮5個創業教育示范院(系)和十幾個學生創新創業社團以及一些大型競賽活動的示范、帶動作用,努力推動全校大學生校園創業實踐活動的蓬勃開展。
早在2001年,林學院的李少峰等5名學生自籌資金3000余元,搞起了食用菌種植、開發和銷售,并取得了成功,當年就收益6000余元。李少峰畢業后,于2006年創辦了鄭州眾邦食品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萬元,年銷售額2000多萬元。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業中心的學生開展了以酸奶、傳統肉制品、飲料、果品等食品實用加工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系列創業實踐活動。
學校不斷豐富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載體,充分利用各類競賽活動,有效調動了廣大學生、教師及院(系)的積極性,取得了可喜成績。在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學校榮獲高校優秀組織獎,并以總分160分位列全國高校第59名;在第五屆河南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中,學校以總分第三名的成績榮獲“優勝杯”和“優秀組織獎”。在2007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在第十一屆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學校榮獲一、二、三等獎各1個,并獲得全國優秀組織獎;以總分160分的成績位列全國高校第67名,河南省高校第二名。
在2007年第五屆河南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陳韜等學生的“軸承滾動體及鉚釘缺失在線檢測”成果以35萬元轉讓給浙江新昌新皮爾軸承有限公司。學生張華的“康寶生物科技項目”榮獲“2008年第二屆諾基亞青年創意創業計劃大賽”金獎(全國共6項,河南省僅此1項)及5萬元創業基金。
學校多年的創業教育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果,為進一步深化創業教育奠定了堅實基礎。2006~2007年,學校獲得“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7年11月,學校被團中央、全國青聯、國際勞工組織共同命名為“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2008年1月,學校由團中央、全國青聯、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青年創業教育計劃”活動中,被授予“全國創業教育示范高校”。2008年12月,學校被全國青聯、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授予“全國青年創業教育2008年度先進集體”。2009年5月,學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三所首批“河南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學校”之一。"
責編:路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