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本文試以《我的空中樓閣》一文為例,分別從教學指導思想反思與教學過程反思兩大部分展開論述,希冀通過反思,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站在時代教育的前列。
【關鍵詞】反思指導思想 教學過程 不足 可取之處
美國學者波斯納曾提出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教師的成長等于經驗加反思。教學反思是“一種思考教育問題的方式,它是在對教學的道德責任以及技術性教學的實際效果的分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要求教師具有作出理性選擇并對這些選擇承擔責任的能力”。②它要求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覺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只有不斷反思才能在具體工作中不斷調整思路、步驟、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更富有新意,更有效。
有鑒于此,我在這里就中職語文課本中《我的空中樓閣》一課的第一課時,從教學指導思想、課堂教學過程兩大部分來談談自己的教后反思:
一、教學指導思想反思
《我的空中樓閣》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文字優美、筆調清新、意境深邃,它以詩一般的語言將作者特有的生活情趣和小屋四周的景物完美地融為一體。我以語文課程標準上的要求為指導思想將教學目標設置為三個方面: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誦讀與速讀掌握多側面、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理清思路,提高閱讀與寫作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感知課文的過程中,學會基本的朗讀技巧及梳理散文結構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作者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之情及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學會詩意生活。這種教學目標的設計體現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特殊性質。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以有效教學的理論為指導,以情感熏陶為貫穿教學的主線,以情促學,而不是讓學生只顧跟著教師預設的問題一個個機械解答。實踐證明,這些指導思想是正確的,正因為有其指導,才使整堂課進行得很順利,也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中收獲頗豐。
二、課堂教學過程反思
1.情境導入反思
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設計了情境導入環節。以往的傳統式教學往往不重視導入,為了節約時間,很多教師放棄了導入這一環節,直接進入新課教學狀態。其實這樣不僅沒有真正節省時間,而且還影響了教學效果。本人認為教學不是形式、口號,而是真正有效地教學生學,所以只有良好的導入才能引人入勝,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才會更好。所以我利用多媒體播放優美的大自然風景圖片及配樂,用形象直觀的語言——“同學們,大自然是很美好的,我既愛泉水的清澈,也愛小溪的歡暢,既愛雄偉的山川,也愛浩瀚的海洋。誰都會有這樣的時刻,某個夜晚,當我們凝視那月光下的樹影,聆聽山間的鳥鳴,忽然覺得自己擺脫了俗世的一切煩惱,得到了心靈的寧靜。在高競爭、快節奏的現代社會生活中,我們需要時不時放慢腳步,與自然對話,同自然擁抱。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臺灣作家李樂薇進入他的空中樓閣去感受一份別樣的幸福吧!”帶領學生進入一個心情放松、風景優美的自然世界。導入效果與預設一樣,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整體感知環節反思
本人在“有效教學”的理論指導下,在教學時著重解決梳理文章結構這一關鍵問題,考慮到中職學生學習基礎薄弱的情況,我設置了由易到難,由淺至深的若干問題,讓學生逐漸把握全文。首先,本人采用朗讀法引導學生明確全文的感情基調。在從范讀到教讀的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閱讀寫景抒情散文的一般技巧,又真正融入了課文中?!凹ぐ禾庍€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③,有利于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散文優美清新的語言風格。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明確此文的兩大結構框架——立足于屋外、立足于屋內,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整個整體感知環節進行得很順利,這使我明白了備課一定要備學生,不能只想著把預設的知識灌輸給學生?!皩W生并不是一張白紙。在現代社會中,學生們接受著來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經驗,教師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來備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④
3.深入理解環節反思
首先,本人引導學生以“屋外”和“屋內”兩大立足點為框架,試畫本文的結構圖。然后再啟發學生通過思考小屋與現實塵世給大家的不同感覺來探究作者的精神追求。在畫結構圖這一環節中,存在著可取之處,也存在著不足的地方。可取之處是我給出了三大步驟提示:1.將不同立足點的景物列出來,2.在文中提煉詞語來形容每處景物,3.發揮想象,思考作者的觀察角度。這樣既教授了學生梳理散文結構的方法,又降低了學習難度。但是,不足之處就在于讓學生合作討論交流的時間不夠,學生思維還未完全打開,本人就進行講解了。這樣讓學生的合作討論只是停留于表面形式,沒有真正達到效果。上完課之后,我才發覺。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注意這一點,留足時間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而且,以后再安排教學內容時也不能安排太多,否則一堂課時間有限,只能不斷搶時間。
4.拓展延伸環節反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雹菰谶@一環節,我借用了唐代山水田園派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引導學生通過對另一部作品的解讀,體會出中國文人的山水情結。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對這一古一今兩位文人的共同追求的把握,很好的體會到了中國文人自古以來的山水情結,而且還開闊了視野。
5.課堂小結環節反思
哲學家柏拉圖說過:“在教育上,音樂比其他方法更為有效。”因此,在課堂教學的最后,本人用大自然仿真音樂為渲染氣氛的工具,用優美的語言引導學生學會排解煩惱與壓力,學會尋找精神寄托,詩意地生活!學生們都沉浸在這美好的意境之中,感受著情感與美得熏陶。本文的主題也在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升華,達到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
總的來說,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今后可以繼續沿用的成功經驗,也有今后需要改進的地方。無論如何,語文教師只有在不斷地自我反思與磨礪中才會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只有時時反思、事事反思,并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矯正自己的教學行為,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語文教學水平。正如考爾德希德所說:“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于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⑥
【注釋】
①引自《荀子·勸學篇》
②引自《教育心理學》,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第228頁.
③引自《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09年第8期,第47頁.
④引自肖成全等著《有效教學》,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第41頁.
⑤引自《詩經·小雅·鶴鳴》.
⑥引自李艷著《語文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重慶市朝陽中學.
【參考文獻】
[1]《教育心理學》,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
[2]《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09年第8期.
[3] 肖成全等著《有效教學》,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4] 李艷著《語文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重慶市朝陽中學.
[5] 朱紹禹主編《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物流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