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實現歷史課程標準、完成教學目標的關鍵。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把豐富的歷史知識傳授給學生,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果,使老師教有所得,學生學有所獲,我們一直在探索著……
1.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有問答模式、授課模式、自學模式、合作模式、研究模式。歷史教學應針對不同教材的特點和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做到優化選擇,綜合運用。隨著時代發展,新的教學模式如自主——合作——反思探究模式、建構主義模式、虛擬歷史情境法、模擬辯論探究法、聯系生活實際法、多媒體輔助視聽法、制作HTV法等被運用到歷史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取得可喜的效果。下面著重介紹制作HTV(History Television)法:制作教學用的HTV,必須是短小精練型的。也就是說,在介紹歷史人物、講述故事情節時要借鑒歷史劇制作的方法但又要講究精練,注意必須和史實相吻合。具體說來,要符合課堂教學的要求,內容不宜過多,以教材所述為主,不宜過多發揮;時間也不宜過長,一節課以25分鐘為宜,要有一定的空余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同時教師要做適當的歸納和分析。比如,中國近現代史中“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后中國社會各階層的態度及行為等都可制作成HTV。這樣學生對事情的經過就有直觀的印象,這對學生的學習和歷史知識的再現都是很有益的。因此,在教學實踐中,適當采用該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達到現代素質教育的目的。
2.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即備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
課堂教學效果如何,關鍵在于備課。因為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礎和根本。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上課時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備課要做到以下幾點:一要做到全面。既備學生,又備目標,明確教學目標;同時還要備教材和教法,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和課程類型,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二要把握好教材的深度。把握好教材的深度是完成教學任務,上好一節課的重要基礎。當前的現狀是相當一部分老師忽視了教材的要求。在課堂上要不就是照本宣科,要不就是丟三落四。如一老師在教“九一八事變”時,只簡略地講了一下時間、地點、結果。對教材中激動人心的小字既不講也不讀,結果是老師講得淡然無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這種教法顯然沒達到教學目標,如果能結合小字內容及材料閱讀,學生對“九一八事變”就會產生深刻的印象,從而激起對侵略者的仇恨,加深對中華民族國恥的認識。只有認真備課,了解學生該學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該教什么;只有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加強歷史教學的針對性,才能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把握教材深度并不是越深越好,關鍵是做到深淺適宜,恰到好處,讓學生感到津津有味,樂學好學,能最大限度的獲取知識。只有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探索和研究歷史課堂教學藝術,對提高教學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課堂教學是一門創造性很強的藝術。我們可能都有這樣一種經歷:聽了一位優秀教師的示范課,連稱得到了藝術享受。教學藝術包括導入的藝術、講授的藝術、組織教學的藝術、板書的藝術以及過渡的藝術、提問的藝術、語言表達的藝術等。就語言表達藝術來說,教師講授的語言必須準確精練,節奏感強,抑揚頓挫,生動形象。再如導言設計的藝術,有聯舊引新、制造懸念、故事激趣、渲染氣氛、激發情感、設疑問難、引用資料等。導言設計的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沒有固定的模式??梢砸蛉恕⒁驎r、因地、因材而變,應該出奇制勝。導言的藝術性體現在教師的無窮創造上。有經驗的教師,每堂課的導言絕不會千篇一律,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不同。即使是同一堂課,只要深入鉆研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根據教師的自身素質、教材的具體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也可采取不同的導言方法。如:我在講《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曾經用過以下幾種導入方法:預習導入、復習導入、概念導入、插圖導入、懸念導入、趣事導入、聯系實際導入等等??傊虒W藝術體現在教學的全過程,它是教師素質的綜合效應。一節好課會使人感到是一種藝術美的享受,它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樂學好學的氣氛中掌握知識。
4.以學生為本、師生互動、精講內容、巧設習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本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與教師密切合作。要想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備課時要全面考慮如何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在課堂上要善于啟發各類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不同程度地努力發展自己。特別是那些成績差的學生,把轉化學困生的工作做成功了,才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老師。通過師生的互動,使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始終處于亢奮的情緒之中,體驗和享受學習的樂趣,在合作、創新的情境中,建立起平等、和諧、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中學歷史兼容古今中外,內容相當豐富,歷史教材是整個歷史過程的高度濃縮。因此,歷史課堂教學要注意詳略得當,不可平均用力,要改變教學過程中一成不變的按歷史事件的時間、經過、意義、影響等程式化的教學方式。教師應該緊緊抓住教學重點,層層深入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綜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講述鴉片戰爭,要針對鴉片戰爭爆發的背景及其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這兩個重點,通過對鴉片戰爭前后中國社會狀況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狀況的對比、分析、歸納、概括,得出鴉片戰爭爆發的歷史原因和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使學生充分認識中國近代史為什么以鴉片戰爭為標志。巧設課堂練習,課堂練習是對所學知識的強化、鞏固。因此,在課堂練習的設計上要下大功夫,針對重難點自行設計課堂練習題,或從資料中尋找最佳的練習題,爭取自行設計或尋找的練習題能起到一點帶面,舉一反三的強化作用。在平時注重中考動向和中考試卷,使平時的上課和中考聯系在一起。在設計課堂練習題時,注意聯系考點。
總之,只要我們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教學實踐中改進創新教學方法,歷史課堂教學效果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果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重要課題,我們將堅持長期探索與實踐,以期收到更好的成效。
(作者單位:安徽省宿州市蕭縣張莊寨鎮壽樓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