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輪家電下鄉已經開鑼,政策會有什麼新動向?日前工信部提出要寬頻下鄉,對臺灣經濟而言是否又是一劑大補丸?兩岸多項商貿互動全面展開,大陸市場將為臺灣開放多少商機?郵政協作、家電下鄉「兩位一體」下的掘金點在哪裡?
在當前兩岸關係新形勢下,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全面推進,經貿合作更加緊密,人員往來也愈加頻繁,雙贏局面更加鞏固。從整體上看,兩岸產業優勢互補,對接互動發展的空間非常大,互惠互利,這必將有助於振興金融危機后的兩岸產業經濟。
郵政合作天塹可以變通途
為了協助臺灣中小企業拓展大陸市場,踩著2009年的末班車,作為臺外外銷主要推手的臺灣外貿協會與臺灣中華郵政,於2009年12月29日簽署了策略聯盟合作備忘錄,二者的結盟象徵著物流、金流和資訊叁者的有機結合。這項合作備忘錄的意義遠不止於島內的互利互惠,其重點是將目標鎖定在開拓大陸市場,旨在使臺灣產品在大陸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臺灣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在記者會上表示,大陸農村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0%,外貿協會今后要積極拓展大陸農村市場,讓大陸農村居民享受到臺灣中小企業和傳統產業的平價商品。而中華郵政EMS服務據點遍及大陸各地,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優惠、便捷的快遞及物流服務。通過中華郵政的支持,結合臺灣外貿協會下屬臺灣經貿網的虛擬網路行銷機制,臺灣外貿協會旗下的上千家廠商可以直接進行網路行銷,買家只要連上網,線上就可以一次完成即時下單和付款。物流、金流和資訊叁者的整合使得為大陸農村提供臺灣中小企業和傳統產業的質優、平價產品更加可行和便利,也正是因此,交易成本得到降低,外銷效益大增。
兩岸關係日漸轉暖的新環境讓這項合作更加引人注目。大陸方面堅定地擴大內需,推進家電下鄉,再加上大陸農民收入2012年比2008年增長一倍的目標,都為臺灣外貿協會與中華郵政的合作提供了更多掘金的可能,可謂商機無限。
事實上,2009年大陸採購團赴臺採購已經為臺灣的出口貿易助益良多。王志剛在記者會上提到,「臺灣對大陸出口到2009年8月為止是負成長,但9月已轉為正成長0.3%,10月正成長10.6%,11月正成長47%,12月則達到了91.2%。」隨著大陸採購團來臺下單效益的陸續浮現以及家電下鄉的進一步推動,兩岸外貿出口還會大幅增長,對臺灣經濟也有很大助力作用。
下鄉有新政家電廠商卷土再戰
隨著大陸商務部、財政部公佈2010年家電下鄉實施細則,在家電廠商的翹首以待中,2010年家電下鄉產品招標公告終於塵埃落定。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在解讀新政策時表示,已公佈的2010年家電下鄉政策主要發生了兩個變化:
首先,財政部、商務部、工信部叁部門提高了下鄉產品的價格上限,其中彩電從3500元(人民幣,下同)提到7000元;冰箱從2500元提高到4000元;手機從1000元提到2000元;洗衣機從2000元提到3500元;壁掛式空調從2500元提到3500元,落地式空調由4000元提高到6000元。家電下鄉的補貼力度將超出預期,高於以舊換新。對於原來限價內的下鄉產品繼續按照銷售價的13%予以補貼,限價提高部分的下鄉產品統一按原限價13%的補貼標準實行定額補貼,預計提高限價后下鄉產品的市場份額要占到80%~90%。
第二,2009年的家電下鄉政策覆蓋范圍并沒有將國有農場、林場的職工吸納進來。而從2010年1月1日開始,這個政策將把農場和林場包含在內,國有農場、林場將與農民一樣享受補貼待遇。而受益人群的增多也就意味著潛在消費者的增多,對於企業來說自然更是干勁十足。
家電下鄉新政策的出臺使得廣大家電廠商都開始行動起來,過去一年的「試點」,讓趕上家電下鄉這班車的企業精神大振,而失意者如今也醞釀著捲土重來。
家電下鄉能為臺資企業帶來什麼切身利益?從過去一年的經驗來看,家電下鄉為家電製造商特別是面板製造商描繪出一個美好藍圖,大同、東元以及聲寶等臺商家電大廠積極與大陸彩電廠商接觸,與此同時,臺商面板廠包括奇美電子、友達光電等也都接獲大量訂單,許多已經停工的生產線又重新開通。
在家電下鄉大潮中,面板產業已成為兩岸重點合作的專案。據了解,在大陸電子資訊產業中,臺資電子企業的營收占總體產值的20%,而且重點合作的兩大產業之一,就是大陸彩電業與臺灣面板產業的合作。所以這波大浪潮,也正是推動臺資面板廠赴大陸投資,與大陸業者共同發展的最佳時機。工信部副部長婁勤儉就表示,「兩岸未來合作領域,應聚焦平板顯示器、TD、積體電路(半導體)3大關鍵技術,并促成兩岸企業共同建立3大產業的研發中心。家電下鄉為此提供了很好的機遇。」
寬頻下鄉延續家電下鄉熱潮
2010年,工信部將擴內需的目光投向了農民。在家電下鄉的基礎上,工信部將考慮讓更多的產品「下鄉」,只要是農村有需求潛力的、農民需要的,都可以考慮納入進來,比如進一步推動建材下鄉、資訊下鄉、寬頻下鄉、啟動輕紡等消費品的農村市場等。這樣,也使上文所提到的「郵政合作」有了更多施展拳腳的地方。
工信部副部長婁勤儉于2009年11月24日在臺灣表示,「大陸明年推動資訊下鄉及寬頻下鄉與家電下鄉結合,臺廠從設備、晶片、網通到終端產品,都可以參與。」而在工信部發佈出要在農村推動「寬頻下鄉」的資訊之后,臺灣業界也紛紛作出反應,市場預期臺灣網通業者最有可能在其中爭取商機,復製面板業者在上一波家電下鄉中的成長動能,所以在「寬頻下鄉」消息發出后,臺灣網通股股指紛紛上揚,彰顯出臺灣業界在「家電下鄉」帶來面板業成長之后,期待著網通行業的火熱復蘇。
事實上,大陸方面剛喊出「寬頻下鄉」口號,臺灣方面已有公司受到助益。2009年底,大陸推動寬頻基礎建設,需求量在金融危機中呈現逆勢走揚。臺資企業網通IC設計「誠致」搭上了大陸擴大內需的潮流,2009年其ADSL晶片出貨量年增率達到57.7%,市占率也大幅上升,成為全球領先的ADSL CPE晶片供應商。如果「寬頻下鄉」政策全面鋪開,它對從網路建設端的基地臺、晶片、IC設計、網通到終端消費性產品等行業都具有很大的助推作用。由此可見,寬頻下鄉,對產業成長的助力是很大的。
根據臺灣拓墣產業研究所的預估,2010年全球通訊設備市場規模達4670億美元,年成長率達8.9%,主要動能來自大陸、印度等新興地區;由於大陸電信業者陸續開出標案,臺灣網通業者也可望受惠,預估2010年臺灣通訊設備產值將可達258.28億美元,年成長率達9.8%。在「寬頻下鄉」的帶動下,臺灣網通產業的復蘇已做好準備。
無論是郵政合作還是家電下鄉,以及由此延展開來的多種「下鄉」,其目標瞄準的都是廣袤的大陸農村市場。農村的經濟現狀也許不如都市,但是也有更多的機會和更少的風險。在日前城市經濟過度繁榮的環境中,用「農村包圍城市」或許不失為臺資企業進軍大陸、占領大陸市場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