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宗明
現任御宗律師事務所首席顧問等職。研究兩岸經貿法律、稅務、商務考察投資,經營團隊式律師、會計師事務所;現受聘擔任大陸地區逾550家臺資企業常年法律顧問。
本律師近期在辦案過程中,承辦多起涉及企業知識產權侵權方面的案件。借由這些案件,本律師針對知識產權方面應注意的問題向廣大臺商提個醒,并向各位介紹如何保護自身的知識產權并防范知識產權風險,以期對廣大臺商在大陸打拼事業有所幫助。
案例重現
案件一:
某臺資企業主要從事機械設備的設計、製造和生產。近日突然收到來自國外某知名電腦軟體廠商的函件,聲稱「該臺資企業未經過許可非法復製安裝該軟體廠商研發銷售的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應用軟體,用於生產經營活動。」
后該臺資企業向本律師諮詢如何處理此事件。經本律師調查瞭解,確有部分負責產品設計的員工為貪圖方便,未經公司同意,私自安裝了該系列設計軟體并在工作中投入使用。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47條和《電腦軟體保護條例》第24條的規定,未經許可非法復製安裝軟體的行為均屬於侵權著作權的行為。
由於該員工是在公司的電腦上安裝相關軟體并且應用於工作中,因此不管上述盜版軟體的安裝使用行為是員工個人行為還是公司的授意,作為公司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為此,本律師建議該臺資企業立即停止使用上述盜版軟體,并對公司使用的所有軟體進行正版化檢查,并且根據公司的實際需求與正版軟體供應商洽談購買事宜。
案件二:
某臺資企業為專業的平面設計公司,其曾經為大陸某個大型商業銀行設計某種金融產品的宣傳手冊。但在該宣傳手冊投入使用不久,該銀行即收到大陸某圖庫代理商的律師函,表示該宣傳手冊中所使用的多張宣傳圖片均為該圖庫代理商擁有合法著作權的作品,現該商業銀行未經許可擅自使用的行為已經構成著作權侵權。
為此,該商業銀行不得不停止使用上述宣傳冊,而該臺資企業作為上述宣傳冊的設計方也因此遭受了巨額損失。
案件叁:
某臺資企業為一家專業從事飲料產品生產銷售的廠商。前幾天突然被所在區的工商行政部門查處,原因是該公司銷售的一款飲料產品涉嫌商標侵權。
原來在該公司出品的飲料產品上,除了標注自己的商標外,還標注了一個英文名稱以作宣傳。公司自以為此英文名稱是該飲料產品的通用稱謂。但后經本律師調查,事實上并非如此。該公司標注的英文實際上為國外某公司申請註冊且在專用權有效期內的注冊商標。
因此,該國外公司就對上述英文商標享有商標法賦予的專有使用權,任何人未經許可均不得使用,否則即構成商標侵權。
現在該案尚在處理中,但該臺資企業很可能將為自己的一時疏忽而承擔不小的損失。
這叁個案件雖然有著特殊之處,但是各位讀者也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大陸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在越發嚴格,相關知識產權權利人的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因此,作為在大陸投資經營的廣大臺商,除對於企業的生產、銷售、財稅等部門工作加強管理之外,對於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務必加以重視。在此,本律師根據多年來處理相關案件的經驗,提出如下建議,以供廣大臺商參考:
1、了解知識產權構成類型
知識產權是企業或個人針對特殊領域,經過思考、探討而形成的、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和商業標記,及因此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可以稱作「研發成果」,下圖簡單表明知識產權的分類及產生形式。瞭解知識產權的構成類型是管理知識產權、預防侵權與被侵權的前提條件。
2、建立特定的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
對於規模較大的公司,建議在公司法務部門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對於規模較小的公司,建議由專人負責公司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具體工作內容包括:
(1)公司知識產權的申請(商標、專利、版權的申請);
(2)各類知識產權的權利證書的管理:如商標有10年的有效期,因此,務必在10年期滿前提出續展申請;另外,如專利需要每年繳納年費等;
(3)對公司相關產品包裝、宣傳廣告、合同文書是否涉及知識產權侵權進行合法性審查;
(4)對於第叁方涉及的侵犯公司知識產權的行為,收集整理相關證據材料,并交付專業律師處理。
3、加強對員工的知識產權培訓
建議公司聘請專業律師或相關的專業人員安排專項課程,對企業內部的各類人員進行培訓,強化知識產權意識,提高員工素質。具體培訓內容包括:知識產權的基本概念;商標、專利、版權申請的基本流程;商標、專利的合法使用;商業秘密的保護;各種侵權行為的認定;侵權證據的收集和打假的基本方法等。
4、強化企業知識產權壁壘的建立
具體工作內容包括商標的註冊、版權的登記、專利的註冊等。
如對於公司現行使用的各種LOGO、標記,因大陸對於商標採取的是「註冊在先」原則,也即誰先註冊,誰先擁有權利。因此,應及時向國家商標局提出註冊申請,以有效確認公司的權利。不僅可以有效避免侵權行為的產生,也可以利用商標法賦予的專有使用權而獲得商業競爭的利器。
5、理順公司組織架構、規范許可與加盟關係
對於一些餐飲、零售企業,隨著公司品牌影響力的擴大,公司的經營區域將不斷擴展。公司將可能以分公司、子公司、許可加盟等不同形式使用同一品牌在不同省市、區域開設新店。在此前提下品牌的管理將尤為重要,公司的組織架構必須理順、各類授權與許可關係必須嚴密規范。
6、若發現侵權行為(或被指侵權),及時委託專業律師提出交涉,并依法維權。
若一旦發現有侵犯到公司知識產權之行為(或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公司應及時委託律師向侵權人(或被侵權人)交涉,并選擇恰當的處理方式(溝通協商、律師函警告、行政舉報、民事訴訟、刑事舉報)予以解決。